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发布日期: 2025-04-22 来源: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访问量:【字体: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积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全国公共文化馆、图书馆评估定级为契机,推动市、县区公共文化场馆新建、改建,市、县区涌现出一批新的文化地标。全市6家公共图书馆、6家公共文化馆全部定级为国家一级馆;市图书馆新馆、宿豫区图书馆新馆建设有序推进;沭阳县文化馆新馆、图书馆新馆建成并投入使用;50个公共文化场馆入选省“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对象;县级文化馆分馆、图书馆分馆乡镇(街道)覆盖率100%,公共数字文化乡村覆盖率100%;95个乡镇(街道)文化站均达到三级以上标准。

二是公共文化供给总量明显提升。不断优化文化供给模式,提升服务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契合度。连续9年将文化惠民工程列入民生实事项目,全市年均开展文化惠民活动2000余场次,组织传统戏剧、曲艺送戏下乡500余场次,结合地区文化资源禀赋开展“四季村晚”100余场次。“乡村书场”年均开展传统戏剧、曲艺表演近2000场次,群众身边的“随身听”效能更加明显。截至2024年底,我市“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为6.85,提前完成宿迁市“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目标值。

三是公共文化品牌建设成效显现。激发社会参与活力紧扣群众文化的群众属性,引入社会力量创新打造市民文化艺术季品牌两届活动吸引近3000人报名参赛,线上线下惠及群众200余万人次,被《中国文化报》头版报道开展“宿秀千技·非常精彩”非遗嘉年华活动,组织“走北边”民俗巡游,被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关注宣传。沭阳县“沭水欢歌”流行歌手大赛、泗阳县流行音乐大赛、泗洪县“唱响泗洪”全民K歌大赛等品牌文化活动已成为当地知晓度广、群众参与度高的群众文化活动,文化惠民模式更加多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