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住建局坚决落实“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的部署要求,积极践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今年6月,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顺利通过了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组织的考核验收,圆满完成三年目标任务,为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贡献了宿迁经验、宿迁模式。11月,因在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海绵中心集体受到市委组织部记功表彰。
一、建设成果丰硕,绘就宿迁海绵新画卷
今年以来,持续推进打造超过100个海绵示范项目,鸟悦园、英雄园等7个项目成功入选2024年江苏省海绵城市示范项目,总数位居全省第二。推动完成宿豫区阿里山河片区、湖滨新区山水绿廊片区等5个特色鲜明的海绵城市示范片区建设,中心城区海绵城市达标面积达69平方公里,占建成区面积的52.8%,在全国名列前茅。城区内无明显易涝积水点,水环境考核断面和城市河道水体水质保持良好,海绵城市建设成效显著。
二、健全推进机制,打造宿迁海绵新样板
优化体制架构,建立完善推进机制,确保海绵城市建设项目顺利推进。今年以来,海绵中心持续落实巡查、通报、简报机制,跟踪督查交办15次,现场巡查交办150余次,完成海绵专项方案审查70余项,其中市级10余项,区级60余项。
“海绵管控指标纳入规划条件”“专人审查+专家会审”“区级审查+市级抽查”三项做法入选住建部5月公布的全国海绵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入选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了有益借鉴。
三、坚持守正创新,探索海绵建设新发展
完成了《宿迁市海绵城市设计导则》等8项技术文件的编制工作,涵盖海绵城市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维护等各个环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术规范体系,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详细的技术指导和标准,确保了海绵设施建设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进一步提升了海绵设施的功能。
探索研究了分流式雨水口、格栅式雨水花园、截污式雨水口三种改造方式,并在通湖大道、五台山路、虎丘山路等项目中进行了应用,建立“小雨进海绵,大雨进管网”的排涝形式,对路面径流污染进行削减,有效应对道路绿化空间不足的情况,实现了雨水蓄存的功能。
四、科技赋能管理,缓解内涝困局迎蝶变
海绵城市建设成效监测和智慧管控平台正式投入使用。平台采用“1+6+N”模式,建立了实时监测+预警管控+全域评估的监测评估体系,及时、准确地应对城市内涝等突发情况。
坚持 “一点一策、建管结合”。今年以来,海绵城市智慧管控平台利用147台设备持续监测,完成45场降雨监测分析。7月8日—9日暴雨中,中心城区12小时降雨量125.6mm,主城区积水深度0-10cm,易涝路段雨停后20分钟内排干,内涝治理成效显著,真正实现“小雨不湿鞋,大雨不内涝”。
五、多元宣传发力,奏响海绵建设好声音
《宿迁:“四个坚持”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宿迁市海绵城市条例〉助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等信息获住建部、省住建厅等推介宣传。全年发布宣传信息180余篇,其中国家级4篇,省级4篇,市级170余篇。分层级、分批次组织政府职能部门、施工单位等进行海绵理念宣传,开展技术培训学习10余次。
精心打造宿迁市海绵城市展示中心,建设了包括生态停车场、雨水花园等涵盖12种不同类型的海绵设施,使参观者能够近距离、全方位地感受海绵设施的独特魅力与实际功效,全年接待了包括国家三部委、省住建厅、中规院水务院、昆山海绵办等在内的39批次、1200余人次观摩。
积极创办丰富多样的特色活动,鼓励公众踊跃参与海绵城市建设。深入社区发放精心制作的海绵宣传手册,走进校园开展趣味盎然的微课堂活动,使普通群众逐步转变为海绵城市建设的积极宣传者,让莘莘学子成为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有力科普者。
六、加强对外交流,描绘海绵建设新图景
今年以来,海绵中心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接待了来自苏州、临沂、吴忠等地的领导和专家莅临考察交流海绵城市建设经验。组织参加全国海绵城市建设成果凝练的考察学习活动,与各地专家深入交流,进一步提炼经验做法,促进宿迁市海绵城市建设常态长效推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