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宿迁,1分钟生产的纤维长丝可以绕赤道19圈,每年300多亿个废弃塑料瓶化身再生聚酯纤维,高端纺织产业产值连续三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
作为江苏最年轻的地级市,宿迁坚持“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去年更是位居省内增速亚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当地在2022年底提出“千亿级产业攻坚三年行动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逐年推动新能源、高端纺织、绿色食品三个产业产值突破千亿级。数据显示,2024年,该市高端纺织产业产值达1018.2亿元,如期成为其第二个千亿产业。
如此一个千亿产业如何“织”就?
江苏桐昆恒阳化纤有限公司(下称“桐昆恒阳”)的繁忙,从古泊善后河新建码头就开始了。在这里,吊机卸下从连云港、南通等地运来的PTA,转运到公司聚纺车间加工成长丝,再经加弹、织造等工序实现从丝到布的完整链条,之后供给下游服装和家纺企业,部分还销往海外。
总投资150亿元、占地4200亩,这无疑是一个巨无霸项目。据了解,桐昆恒阳2020年底落户宿迁沭阳县临港工业园,2022年7月投产,其生产自动化率高达95%。据了解,该公司去年实现开票销售113亿元,成为宿迁高端纺织产业破千亿的重要支撑。
“随着各条生产线陆续建成投产,公司产能还在不断释放,全产业链优势逐渐凸显,眼下又有了新的业务增长点。”桐昆恒阳生产部经理张玉勤介绍说。
去年10月试生产的桐昆恒阳印染绿岛项目,便是张玉勤口中的新增长点之一,也是当地高端纺织产业重要的延链项目。该项目年印染面料产能约7亿米,试生产当年即实现开票销售400万元。
“印染是高端纺织产业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污染治理有着较高要求,过去不少企业都是送到外地印染再运回来加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宿迁市工信局办公室主任刘传明介绍,结合桐昆恒阳全产业链布局的契机,当地协助企业申请建设印染绿岛项目,通过集中建设公共环保基础设施降低污染治理成本,同时推动全市印染行业绿色发展,目前已吸引6家链上企业落户。
随着印染绿岛项目的建成投产,加上近年招引的波司登、千仞岗、晨风服饰、红柳纺织等一批纺织服装企业,以及本土培育的箭鹿毛纺、苏丝丝绸、神龙家纺等一批优质企业,宿迁高端纺织产业已形成“纺织装备—纤维—纺丝(纺纱)—织造—染整—服装家纺”全产业链条。截至目前,宿迁市共拥有纺织企业近2000家,其中规上纺织企业占全市规模企业比重达20.7%。
2022年617.2亿元,2023年805.5亿元,2024年1018.2亿元,每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这是近三年来宿迁高端纺织产业的增长曲线。在刘传明看来,这得益于宿迁自2010年以来抓住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转型期的风口,承接住了国内化纤巨头产业转移的机遇。
8个塑料瓶能做一件polo衫,34个塑料瓶能做一件冲锋衣。在盛虹新材料(宿迁)产业园,全球首条再生聚酯纤维的熔体直纺装置每天都在上演着变废为宝的故事。
走进盛虹旗下江苏芮邦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芮邦科技”),只见筛选、处理后的塑料瓶被切成指甲盖大小,经过拉丝、并丝等工序后成为生产涤纶长丝的原料。据了解,其再生聚酯纤维生产线年产能50万吨,可消耗废弃塑料瓶300多亿个,减少碳排放近120万吨。
据芮邦科技办公室主任蒿永介绍,该公司生产的再生聚酯纤维已成为国内外30多个服装家纺品牌商的指定采购产品,此外还广泛用于航空等高端领域。
随着盛虹、桐昆等化纤巨头的重磅投资,宿迁高端纺织产业加快成势。据了解,2022年以来,宿迁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中,高端纺织类项目达181个,协议投资额1553.7亿元,占比分别达13.1%和12.9%,确保每年引进纺织服装项目50个以上。
与此同时,宿迁各地形成了“错位竞争”的良性发展态势,形成了沭阳县、泗阳县、宿城区三个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区。其中,沭阳县建成全国首个智能针织产业园,拥有一批细分领域单打冠军企业;泗阳县集聚纺织企业630余家,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宿城区形成了以恒力工业园、箭鹿纺织工业园、财茂科工贸城为纺织服装产业基地的产业体系。
“我们的高端纺织产业分为化学纤维和服装家纺两条产业链,由市领导挂钩联系;目前全市共有投产和在建投资50亿元以上纺织服装项目12个,总投资额达900亿元,产业发展后劲充足。”宿迁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今年招商重点将向服装、家纺、特种纤维等领域延伸,发力招引短纤长丝、高端面料、成衣制造等项目,加快建设沭阳高墟现代纺织服装城,高端纺织产业年产值冲刺1100亿元。(王丹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