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十千百”书写市级水网 建设“宿迁答卷”

“十千百”书写市级水网 建设“宿迁答卷”

发布日期: 2024-06-16 来源:访问量:【字体:

2023年9月,宿迁成功入选国家市级水网先导区,全国仅7家,全省唯一;同年11月,宿迁在全国水网建设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全国仅5家地级市;今年6月5日至6日,水利部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加快市级水网建设现场推进会,宿迁再次作典型发言。

“近年来,宿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国家水网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紧扣‘十大河湖举纲、千里河渠织目、百闸多点系结’市域水网布局,强化改革创新,扎实推动水网建设向纵深推进,成果显著。”会上,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叶兴成以“强化系统融合理念 建设平原水网示范”为题,介绍了我市先导区建设情况及主要经验做法,让“宿迁样板”更加深入人心。

连续两年发言,宿迁因何拔尖?答案就是——体系化规划、融合化运营、精细化调度、实效化推进。

科学决策,规划先行。近年来,宿迁体系化开展水网规划建设,以建立市级+县区“1+5”规划体系为抓手,聚焦重点项目立项或储备,持续完善市级水网“纲目结”体系,着力构建互联互通的市级水网。同时,在多渠道拓宽项目融资基础上,加大专项债、节水贷、水权贷等政策利用力度,持续夯实市级水网建设高质量发展基础。

目前,宿豫区水网规划率先在全省获批,其他县区规划已全面完成;先导区至2025年计划投资154.42亿元、实施48项水网工程,目前已开工38项,完成投资74.4亿元;新争取水网建设国债资金9.93亿元,项目开工率100%;通过专项债、节水贷、水权贷等政策,已筹集资金18.36亿元支持水网建设。

水网建设,项目众多,融合化运营是“先行基础”。宿迁始终坚持水网协同运营融合化发展,以项目建设为支撑积极构建“1+10”融合协同机制,推动水网与航道网、文旅网、农田网、城乡供水网等协同发展,统筹水网排涝与水运协同、水网生态与文旅协同、水网灌排与高标田协同、水网水源配置与供水保障协同。同时,在推进项目基础上,结合航道网新开河道17.29公里、疏浚河道78.53公里;结合农田网实施6个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覆盖农田207.2万亩,共建共享提高水网综合效益。

宿迁不断构建水资源优化配置、防洪除涝协同的调度“一张网”。一方面,加大承接国省水网调度体系能力和水平,提高两湖蓄水水位、河湖生态流量,实施七堡枢纽扩建、十里长河站等工程,进一步扩建中心城区及其他地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能力。另一方面,开展西南片区、运东片区水网示范片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和精细化调度试验,坚持“一水多用”、水网片区联调工作机制,破解行政区域对调水用水分割的影响难题,进一步提高城乡用水保障水平。

当然,因改革创新而闻名的宿迁,实效化推进水网改革创新也是打造现代水网的重要一环。

从创新推进水权交易,到创新开展数字孪生水利建设;从试点推行“集中配置、付费用水、收费维护”区域水网良性运行模式到构建跨5个行政区、覆盖四大领域的常规水源与非常规水源协同配置体系……细数近年来宿迁市级水网建设工作发展历程,每一项创新举措都可圈可点。

据统计,宿迁已完成水权交易112单、交易水量超6600万立方米,完成水利部下达的国家试点项目2个。

可以坦言,“十千百”已经书写出市级水网建设的“宿迁答卷”,为宿迁绘就水网蓝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但是,“织”就这张“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现代水网,仍然任重道远。

“新征程上,全市水利系统上下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严格对照‘十大河湖举纲、千里河渠织目、百闸多点系结’市域水网布局各项要求,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治水兴水,源源不断为全省乃至全国现代水网建设贡献宿迁智慧、探索宿迁路径。”叶兴成表示。(马凌峰 吴天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