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运河之城& #39;拔节生长’”系列报道
共生共长 在承韵风华中赓续千年文脉

共生共长 在承韵风华中赓续千年文脉

发布日期: 2024-09-08 来源:宿迁网访问量:【字体:

初秋时节,阳光照耀下的大运河泛起粼粼金波。运河湾公园里,成群水鸟飞舞翩跹;东关口历史文化公园内,休闲健身的市民悠然自得;在皂河龙运城景区,积淀千年的大运河文化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

近年来,宿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精准定位大运河宿迁段的优势和亮点,按照“文化为魂、生态为底、保护为先、利用为要”的“四为”方针,构建形成“一带一核四组团”的整体空间布局,让大运河文化“流淌”在宿迁大地上,也浸润在宿迁人民的心田里。

千年来,宿迁与大运河共生共长,大运河数次改道,宿迁都是重要的节点城市。全长112公里的大运河宿迁段,见证了千年间文化的碰撞、融合与传承,造就了宿迁绝佳的生态优势,创造了独特的人文价值。

“第一江山春好处,十分梅柳色徒传。”这是清朝乾隆皇帝对大运河宿迁段两岸风光的描绘。如今,在大运河沿岸,目之所见皆是绿色,“第一江山春好处”的风光更胜从前。

好生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底色,宿迁深知这一点,始终把推进大运河宿迁段及其沿线生态建设作为重要任务,以《京杭运河宿迁城区段及骆马湖东岸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为遵循,对京杭运河宿迁城区段沿线(通湖大桥至洋北大桥约25.6公里)以及骆马湖东岸(通湖大桥至嶂山闸约18.5公里),即“一线一岸”环境实施综合整治,让千年大运河堤岸绿、河水清、航道畅,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大运河宿迁段两岸,皂河龙运城、运河湾公园、运河祈福园等48个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项目以文化相串联,围绕文化传承、景观提升、产业发展和IP打造,正随着大运河的奔涌之势,为宿迁激发出更加强劲的文化活力。

在大运河、骆马湖、古黄河、古皂河四水交汇之处建起的皂河龙运城,自2022年9月建成运营以来,就凭借其对大运河文化的挖掘和对大运河故事的创新演绎,成为游客争相探访的文化新地标,获评全省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创新案例。古老的文化脉络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生。

中运河老粮库文化创意产业园里,昔日用于储备粮食的老粮库迎来“蝶变”。“我小时候这里是个比较破旧的粮库,现在已经变成文体地标了。我经常带着孩子来散步,偶尔打打羽毛球。”家住宿豫区的市民周闯说,走进中运河老粮库文化创意产业园,在玖库书屋里读一本书、听一场文化讲座,徜徉在美术馆感受艺术之美,约上三五好友在羽毛球馆挥洒汗水……“老记忆”演绎出“新体验”,极大丰富了市民的休闲生活。

宿迁的文旅新地标还在大运河宿迁段沿岸不断拓展,串点成线,以线带面。一座座公园的出现,既保护了大运河的生态功能,又将大运河文化传承下来,实现了自然山水、人文资源和绿色生活空间的统一。宿迁将大运河、古黄河“两河并行”的特色景观“织”入城市空间,打造了“城河一体”的水美宿迁城市特色风貌。

对大运河文化品牌的打造,更加显示出宿迁弘扬大运河文化的主动性。宿迁连续六年举办运河电商大会,共达成签约项目338个,已成为区域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西楚文化与大运河文化在碰撞中相互交融,探索出实体经济转型的“新运河路径”,打通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脉动千年”大运河文化资源图片展、“寻找大运河江苏记忆”、江苏省第二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智库峰会、中国大运河文化讲堂宿迁专场等活动陆续举办,让宿迁水利遗址公园、龙王庙行宫等大运河宿迁段沿线地标的魅力被更多人知晓,以独特的视角将大运河宿迁段千年的历史变迁与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影像呈现,在弘扬大运河文化的同时,也为大运河文化带宿迁段建设找到了方向。

宿迁对大运河文化深度挖掘与创新传承的生动实践从未停歇。宿迁成立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会、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宿迁分院,编撰形成《宿迁运河史》等成果,完成20余项重点课题研究工作;顺山集遗址、韩井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部大运河主题文艺作品获江苏省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苏北大鼓、洋河酒酿造技艺获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连续四年举办大运河主题新闻行动……向深挖掘,向新追寻,向外发声,穿城而过的大运河,成为一条绵延在西楚大地上的文化展示长廊,文化在千年不息的运河水中积蕴,创新活力乘着大运河奔腾之势竞相涌现。

河水悠悠,润泽大地。从千年前流淌而来的大运河,滋养出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浇灌出宿迁大地的勃勃生机。如今,在大运河文化带宿迁段建设的带动下,大运河这一“流动的文化”与宿迁的发展紧密融合,滔滔河水正流向充满希望的未来。(祁秋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