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宿报时评:预付放心 消费者才能舒心

宿报时评:预付放心 消费者才能舒心

发布日期: 2025-04-07 来源:宿迁网访问量:【字体: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及涉预付式消费典型案例,剑指预付式消费领域长期存在的商家“卷款跑路”、设置“霸王条款”等不良现象,旨在打通预付式消费诸多“卡点”,提升消费者消费质量。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模式,广泛应用于教育培训、餐饮服务、美容健身等领域。消费者通过预付获得价格优惠,简化了支付流程,而商家能够迅速回笼资金并提升未来的客户流量。

这种看似“双赢”的消费模式在现实中却伴随着一定风险。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和法律约束,商家“卷款跑路”、设置“霸王条款”等消费乱象屡见不鲜,既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更影响了人们对预付式消费的信心。

《解释》的出台,可谓恰逢其时。首先,《解释》明确规定,消费者自付款之日起七日内有权请求经营者返还预付款本金,收款不退、丢卡不补、限制转卡等“霸王条款”应依法认定无效。其次,针对“卷款跑路”行为,《解释》规定,经营者收取预付款后终止营业,既不按照约定兑付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又恶意逃避消费者申请退款,构成欺诈的,应当依照相关规定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从更深层次看,这些规定为商家划定了清晰的行为边界,彰显了司法机关打击违法行为、维护公平正义的决心。维护消费者权益,归根结底,与社会经济发展休戚相关。能让消费者感到放心、安全的市场环境,必然能激发更多的消费意愿,从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当然,《解释》的出台只是第一步。要营造安心消费环境、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一方面,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商家的日常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经营者要诚信经营,切实履行合同义务,把心思花在提供更加优质的商品和服务上。同时,消费者也应增强法律意识,在选择预付式消费时要保留好相关凭证,做到理性消费、依法维权。只有多方合力,我们才能构建起公平、诚信、安全的预付式消费环境。(孙小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