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酒都风华录”系列报道
好水育琼浆 低碳酿芬芳

“酒都风华录”系列报道 | 好水育琼浆 低碳酿芬芳

发布日期: 2025-04-18 来源:宿迁网访问量:【字体:

秋收粮、冬入窖、春出酒。经过整个冬季漫长的发酵,初春时节酿成的美酒,总是格外香醇。

在这酒香四溢的季节里,2025中国(宿迁)白酒之都文化旅游节即将拉开帷幕,洋河股份第十二届封藏大典也进入倒计时。作为最具天然酿酒环境与自然酒起源的地方,“酒”已成为这座城市发展的命脉。

“中国名酒产区,无一不是钟造化之神秀、萃天地之灵韵。”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认为,宿迁白酒产业蓬勃发展的最大底气在于品质,而这份品质则源于生态与酒企的完美融合。

“秀水”为源,保护治理双管齐下

作为三大湿地名酒产区之一,宿迁孕育了“洋河”“双沟”两大中国名酒,从字面即可看出,宿迁的美酒离不开优质的水源。

“不同气候、土壤、水质等自然环境差异,造就了各地美酒的独特风味。”洋河酒酿造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周新虎介绍,水源不仅是酿酒的基础条件,更是区分各地名酒特色的关键。洋河酒的绵柔特质,正是得益于宿迁清冽甘醇的水质,这能最大程度激发酒的风味。

宿迁拥有“三河两湖一湿地”的生态系统,水域面积达2367平方公里。洪泽湖、骆马湖南北相望,大运河、古黄河穿城而过,75万亩的洪泽湖湿地更被誉为“华东净土”“江苏绿肺”,为酿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水源条件。

然而,这“一泓清水”来之不易。多年来,宿迁始终坚持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共治”,2017年以来,宿迁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创成了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入选了国家黑臭水体整治示范市。2024年,全市50个国省考断面水质均值达标率100%,优Ⅲ水体比例96%,全市10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酿酒的水不仅要清,还要“好”。“地下水是我们酿酒的重要原料。”洋河股份酿造技术研究室副主任朱超介绍,相比自来水或纯净水,富含矿物质的地下水能让酒体更加醇厚,增加微量元素含量。

但由于酿酒工艺的特殊需求及早期区域供水条件限制,洋河、双沟等酒产区曾面临地下水严重超采问题,众多酒企的地下水取用受到严格管控。

2022年,我市出台了《宿迁市洋河双沟酒产区地下水保护条例》,推动超采区综合治理,有序封填洋河地区41眼地下井,如今地下水年均开采量较2013年减少600余万立方米。同时在全国率先开展地下水水权交易改革,盘活水资源41.9万立方米,有效保障洋河地下水位持续回升。

据监测,通过系统治理,市洋河新区地下水埋深从2013年的54米回升至2024年的33.11米,年均恢复约1.74米,地下水弹性储存量恢复约1500万立方米。据日前公布的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超采区划定成果显示,宿迁市地下水超采区成功“摘帽”。

“摘帽”后,市洋河新区可以适度新增取用地下水,大幅降低企业综合生产成本,进一步释放酒产区发展潜能,为宿迁市酿造产业发展和“中国酒都”建设注入新的动能。

原粮筑基,“田间”“舌尖”全链质控

俗话说,好水好粮酿好酒,百年老窖储琼浆。谷雨时节也是生命萌发的时令。置身洪泽湖湿地生态圈洋河股份生态原粮基地,十万亩小麦随着微风泛起绿浪,好不壮观。

“洪泽湖这边生态系统保存完好,土地肥沃,拥有富含多种矿物质的优质地下水资源。”朱超告诉记者,在这里生长的粮食支链淀粉含量较高,蒸煮易糊化,酿出的白酒更加醇香绵柔。

宋书玉就曾表示,好酒不仅是酿出来的、存出来的,更是种出来的。作为传承千年的名酒企业,“洋河酒训”的第一条便是“粮必重其质”,洋河股份对于原粮的重视,是刻在骨子里的匠心传承。

除了洪泽湖湿地生态圈,洋河股份还在辽阔壮美的东北三江平原、辽西地区、河北坝上草原等地建立了数十万亩原粮基地,形成了“从田间到舌尖”的全产业链绿色生产模式,保障“粮”心,守好绵柔第一关。

为保证原粮品质,洋河股份与江苏省农科院合作,共建“洋河酿酒原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围绕“优质化、散穗化、杂交化、机械化”四化筛选目标,定向培育了专用高粱“洋绵9号”,该品种支链淀粉含量高达98%以上,单宁成分含量1.4%以上,更利于富集功能微生物和香味前驱物质,特别是发酵产生的酚类化合物赋予白酒特殊的芳香,是酿造绵柔酒的理想品种。

据朱超介绍,等到这些原粮成熟时,每一粒粮食入厂还要进行最严“安检”,历经5重关卡、56项检验指标考验才能投入使用,食品安全类指标更是国标规定的7倍。

显而易见,洋河股份正不断加强对原粮的科学培育和严格优选,把品质管控延伸至了田间地头,建立起一套成熟科学的“育、种、收、储、运、用”标准化管理体系,确保了酿造专用粮的可持续标准化供给,进而推动产品品质不断升级。

能源焕新,低碳体系驱动转型

其实在感叹良好生态对宿迁酒产业的馈赠时,以洋河股份为首的酒企也在努力以绿色低碳发展来回报生态环境。

近日,洋河酿酒101车间、洋河包装一车间成功通过第三方权威机构“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零碳车间认证,洋河股份成为行业首家打造零碳示范样板的白酒企业。

“洋河酿酒101车间是全流程纯手工的酿造,洋河包装一车间则是国内白酒行业机械化程度领先的佼佼者,二者堪称洋河酿造历史与现代工艺的典范。”朱超说,权威机构对两个车间进行了全面评估,在考察期内车间均实现了零排放的目标。

这一成就体现了洋河股份对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刻践行。其实早在2023年,洋河股份就正式提出“一二五七”战略,以“酿造生态绵柔,引领零碳未来”为总目标,在新型技术研究、能源结构转型、水资源保护、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持续发力,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白酒企业的碳中和之路。

比如,洋河股份成为白酒行业首家引进建设沼气锅炉的企业,全年酒糟利用率100%,年创经济价值7800余万元。建设了47.34兆瓦光伏的发电项目,全年使用光伏电量3000万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7万吨,绿色电力占比30%以上,创建并应用了行业首家智能化能源感觉系统……在洋河股份的带动下,宿迁大大小小的酒企正走上绿色酿造、绿色生产、绿色发展的道路。

去年12月,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指出,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优化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新培育一批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加大工业节能降碳攻坚力度,探索推进零碳工厂、零碳工业园区建设。提升工业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水平,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这次会议释放出明确信号,预示着2025年将迎来绿色工厂、超级能效工厂与零碳工厂的建设新风尚。

当下的宿迁白酒产业站在了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上,作为高度依赖生态环境的产业,白酒的酿造过程涉及土壤、水源、空气、微生物等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对于酒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联东表示,洋河股份始终坚定围绕国家“双碳”战略,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综合利用水平,让绿水青山为酒业的永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在绿色工业发展浪潮中主动出击、抢占先机,向世界传递宿迁酿造的生态智慧。(记者 刘海 孙安 姜东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