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非遗风采

淮海戏

  • 发布日期: 2009-05-06
  • 来源:
  • 访问量:

一、简 介

淮海戏旧称小戏,是江苏地方戏的主要剧种之一,发源于沭阳,流行于苏北宿迁市、淮安市、连云港市,徐州市、盐城部分地区及皖东北一带。淮海戏的产生与发展,至今有240多年的历史。早期的淮海戏艺人多分散活动,走村串户,在农家门前演唱,以乞讨为生。演唱内容侧重于历史和民间故事题材,内容大都体现了反封建反压迫及弘扬传统美德的思想;乐器是一把三弦;唱腔属“板腔体”,具有当地民间色彩和方言说唱曲调。 1954年,参加华东戏曲会演前夕,正式命名为“淮海戏”。

淮海戏有浓郁的乡土味,语言朴实,长期与群众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宿迁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大剧种。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二、起 源

淮海戏的产生与发展,至今有240年的历史。淮海戏的产生,有三种说法:

一是清乾隆年间,山东历城唐大牛、唐二牛兄弟,因灾年饥荒,身背大鼓三弦,到沭阳一带卖唱乞讨,有邱、葛、杨姓3人从其学艺,播下淮海戏的种子;

二是200多年前,海州民间盛行“太平歌”和“猎户腔”两种民歌,当地邱、葛、杨3人加以改造,形成“怡心调”和“拉魂腔”,后3人分别去淮北和县南卖艺,逐渐形成今日的泗州戏、柳琴戏和淮海戏;

三是淮海戏源于秦腔。据清代李调元《雨村剧话》记载:“秦腔始于秦州,盛于长安,流入晋、冀、鲁、豫至淮水止”。据此推断,淮海戏为秦腔一支,经融会徽剧、京剧和柳琴戏后而创立的新剧种。

三、历史沿革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艺人多走村串户,在农家门前演唱,乞讨点粮食和熟食,故将淮海戏又称之为“打门头词”。演唱内容,多半是民间流传的故事,如《劝嫁》、《访友》等。使用的乐器,是一把三弦,人称“三刮调”。沿门说唱这种形式延续80余年。

道光年间,几个艺人凑合一起进行活动,逐步形成班组,在庄头、场头、街头以及庙会、烧香会上演唱,形成了“戏”的雏型,称之为唱“小戏”。

光绪初年,“小戏”班组盛行于沭阳、泗阳一带,沭阳吴集镇、西圩乡有“小戏窝”之称,艺人多达百余人。

宣统二年(1910),出现淮海戏的第一代女艺人,如王大娘、赵大娘、于二娘等。她们善于吸收琴书和民间小调的营养来丰富自己,改革唱腔和唱法。形成了东北、西南两个流派。东北(沭阳与连云港相邻地带)多以唱工著称,对改革发展唱腔有很大贡献;西南(泗阳与沭阳相邻地带)则以做工见长,旦角的手巾、扇子颇具特色。

民国29年后,沭阳县抗日民主政府将流散在民间的淮海戏艺人组织起来,成立淮海戏实验小组。之后,淮海区成立抗日艺人救国会,淮海戏枯木逢春,宣传抗日剧目大量涌现,传统戏推陈出新,大胆地改革唱腔和表演程式。这个时期编演的现代戏有一百多出,如《李月英寻夫》、《抗日小放牛》等,有的连演300余场。民国35年,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大举进攻。淮海戏实验小组编写为现实斗争服务的新剧目,如《三星落》、《柴米河畔》等,同时改革旧曲调,创造新唱腔,伴奏乐器增添了二胡、月琴和笛子。

新中国成立后,淮海戏仿效京剧和其他剧种,增添服装、布景、灯光,正式搬上舞台,进入剧场。1954年,参加华东戏曲会演前夕,正式命名为“淮海戏”。

改革开放以来,淮海戏演出空前繁荣,城乡演出场场客满。1980年,沭阳县淮海戏剧团在城乡演出300余场,观众近30万人次。沭城、龙庙、湖东、南关、钱集、塘沟等公社也分别成立18个淮海戏剧团或演出队。

淮海戏有浓郁的乡土味,语言朴实,长期与群众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人民群众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它还是当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长期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重大作用。

四、表演形式

初期淮海戏使用的乐器,是一把三弦,人称“三刮调”,演员有生旦分工,女角由男演员反串,道具有毛巾、扇子、假须、裙子等。伴奏乐器除三弦外,还有大锣、小锣、饶钹等打击乐器,通过搭班演出,淮海戏吸收了京剧、徽剧20多出戏,学会画脸谱。新中国成立后,淮海戏仿效京剧和其它剧种,增添了服装、道具、布景、灯光,正式搬上舞台,进入剧场。1954年,正式命名为“淮海戏”后,对淮海戏的剧目、唱腔、表演、舞台语言等进行了全面改革,确定一批具有剧种风格的传统剧目和男女腔主体唱腔;创用高胡,建立以三弦为主的民族乐队,改革淮海戏的舞台语言,以沭阳话为基础,把道白分为大韵、小韵、本韵3种。至此,淮海戏趋于成熟,自成体系。

五、唱腔特点

淮海戏唱腔,属于“板腔体”。男女角唱腔同位而不同腔。女角唱腔最早为“二泛子”,后为“好风光”。“好风光”是以淮海戏原有唱腔为基础,吸收民歌小调而发展起来的。板式有“慢板”、“慢二行板”、“中二行板”、“大二行板”、“快二行板”、“炸板”、“散板”、“风搅雪”等表现喜怒哀乐情绪。

女唱腔中还有“彩腔”、“起腔”、“八句子”、“悲调”、“喜调”、“扬子”、“劝妹调”、“陪嫁妆调”、“满台腔”、“打鱼船”,以及叙事唱腔“串十字”、“七字弹唱”、“五字夺”、“三字赞”等。

男唱腔过去以“金风调”为基本腔,后吸收京剧“西皮”进行改革。1957年,谷广发创造“东方调”,成为男角基本唱腔。有的男唱腔与女唱腔类似,如“串十字”、“七字弹唱”、“五字夺”、“三字赞”、“小滚板”、“一挂鞭”、“八句子”、“扬子”和“起腔”等。50年代,淮海戏唱腔进行定腔、定谱,改变过去随腔伴奏,无谱可循的状态。

六、主要剧目

淮海戏传统剧目有“32大本、64单出”之称。传统剧目以大、小、花、骂、关、记来分类。如“骂”字头的《骂灯》、《骂鸡》;“关”字尾,有《雁门关》、《北平关》;“花”字尾,有《大葵花》、《小葵花》;“大”字头,有《大赶脚》、《大隔帘》、《大佛殿》;“小”字头的有《小赶脚》、《小隔帘》、《小书馆》、《小金镯》、《小玉杯》、《小燕山》;“记”字尾,有《钥匙记》、《药茶记》、《金锁记》、《空坟记》、《金刀记》、《琵琶记》、《井泉记》、《金钗记》、《孝灯记》、《罗鞋记》等。传统剧目侧重于历史和民间故事题材,内容大都体现了反封建压迫和弘扬传统美德的思想。民国29年后,沭阳县抗日民主政府组织文化界和进步艺人对传统剧目加以改造,去其糟粕,使传统剧目新生,为抗日战争服务。为适应革命需要,还创作了百余出现代戏,如《三星落》、《灾难海州》、《大后方》、《柴米河畔》、《减租》等。 

七、传承谱系

清乾隆年间,山东历城唐大牛、唐二牛兄弟,因灾年饥荒,身背大鼓三弦,到沭阳一带卖唱乞讨,有邱、葛、杨姓3人从其学艺,播下淮海戏的种子;淮海戏的产生与发展,至今有240年的历史。

淮海戏长期演出是赶集摆场,流动性大,流动区域广,在演出过程流动收徒,所以它的传承是跨区域的。

淮海戏艺人分印门、杨门、曹门:

1、印门

陈双福、杜文真、耿大扣(女)属同代。

陈双福——(徒弟)魏玉之。

耿大扣(女)——(女徒弟)王大珍,侄儿耿玉科也从叔学艺,王大珍之子樊广川,从其学艺,樊广川之子从其学艺。

2、杨门

杨如刚女儿杨入(乳名杨大换),儿子杨兴才从父学艺。

杨聚山——(徒弟)杨云发。

孙必昌——(徒弟)纪凤山

纪凤山——(徒弟)温林,

陈步楼——(徒弟)丁友德

吴运贤

戴恒礼

其女陈玉梅,子陈玉春都随父学艺。

3、曹门

(一)曹大娘(女)儿子古方贤、从其学艺,

——(徒弟)谷赵氏。

谷赵氏——(徒弟)闻素莲

曹玉春

周素花

曹玉春子曹学法随父学艺。

曹学法之子曹斌、女儿曹玲亦随父学艺。

(二)魏光岱——(徒弟)朱文胜

李学甫

单太平(女)

朱文胜女儿朱云兰、朱贵州、儿子朱培銮从父学艺。

(三)单四爹、史帅爹、潘凤阶同代人。

单四爹子单维礼从父学艺,

单维礼——(徒弟)单干成

谷广法

刘会成

庄洪生

朱宝富

胞弟单维业从兄学艺。单维业女儿单景兰女婿徐庆功皆从父学艺。

史帅爹子史广仁从父学艺。

淮海戏谱系表:

清同治十三年(1874)

薛鸿书、潘凤阶、毛殿友等

光绪二年(1876)

潘南山

光绪十四年(1888)

耿大扣

光绪二十年(1894)

于登元

光绪二十三年(1897)

林六娘

光绪二十八年(1902)

王大娘、古大娘、姜女

光绪三十一年(1905)

王大珍

光绪三十四年(1908)

单维礼

宣统二年(1910)

杨如刚

清末民初

单四爹、樊宝金、陈双福、杜文真、孙玉明、王七

王大珍、潘广仁、史广仁、葛兆田、王广林、周大英、周二英、周三英、徐恒斌、赵庭方、葛燕玲、谷大娘、赵大娘、陈寿昌、孔花套、王广林、刘码、朱保富、范宝金、庄鸿声、封艮召

民国时期

王法友、单干臣、秦二涛、樊广川、陶干庭、周学标、江万德、于凤桐、戈维仁、杨九如、金姐姐(艺名)、单太平、仲兆栓、杨八姑、李大、李二、老邱

三十年代

张银礼、徐汝洲、徐庆标、孙必昌、杨香雨、魏玉芝、朱文胜、庄洪生、刘会成、陈兆金、朱四娘、霍艾女、小白牙、周玉芝、丁友德、黄玉兰、花爱青、刘长珍、单太平

四十年代

陈玉梅、孙玉梅、洪家义、杨云发、韦学仁、曹学银、封银召、戈淑琴、朱云兰

五十年代至今

朱贵洲、谷秀英、杨素云、霍桂珍、单景兰、范珍美、王保萃、

杨素蓉、杨生雨、花爱清、花如明、桂枝、吴杨、曹玉春、曹学法、韩凤萍、曹斌、曹小玲、徐庆标、于二娘、于五、徐福堂、杨云发、杨云贞、杨云兰、杨宗花、杨爱华、杨丽华、吴成元、徐庆标、丁友德、王怀德、卢安银、王占雄、葛增高、徐俊、徐广甫、徐浩、戴玲、陈卫年、孙文举、朱明荣、薛树桃、李德亭、徐莲芳、沙洪翠、朱劲松、胡明华、孙如柏、孙梅君、李志宏、杨敏、朱宁生、朱正平、李刚英、张桂华、华树梅、王美娟、司开芹、仲跻国、卞作山、徐勤明、严娟、朱国生、赵年、黄晓红、刘洪兵、周静、卢其树(以上均为沭阳籍淮海戏艺人)。

八、传承人介绍

孙文举  男1944年出生于沭阳,中专文化,国家三级演员,1960年毕业于沭阳县艺术学校,1961年分配到沭阳淮海剧团,历任演员、导演、艺委会主任、副团长、团长。1975年参加省戏剧学校培训班学习;1984年参加中国戏剧、电视剧创作、函授中心学习结业;1980年——1998年曾先后帮助县文化局工作多年;师从祝亚君、邹安何、卢乃文等,徒弟有朱劲松、沙洪翠、严娟、王美娟、华素梅、卞作正、卢其树、仲其国、司开芹、刘洪兵、朱国生、冯洪建、赵良广等。1998年退休。

孙文举从事淮海戏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和较高的艺术造诣,熟悉掌握沭阳淮海戏的历史、现状,对于淮海戏的表演、音乐、编辑、导演、舞美等各方面技能均能运用,精通淮海戏五法。沭阳县淮海剧团大部分演出剧目均有其执行导演和辅导过。多年来,曾培养多批青年演员为剧团中坚骨干。退休之后,他正常到剧团指导排练、帮助剧团新剧目的产生和新生力量的培养,表、导、演等方面均可掌握运用,表演洒脱大方,音乐高亢洪亮,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1988年原淮阴市举行淮海戏演出大奖赛,获得团体一等奖、个人一等奖。1986年参加市青年淮海戏演唱大奖赛,在其指导下,弟子朱劲松,获得一等奖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