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戏》原名拉魂腔。它起源于今泗洪县上塘镇一带,距今已有270余年历史,公元1736年前后,在古泗州(今泗洪)境内流行两种不同曲调,一是秧歌号子,二是猎户腔。这两种曲调为当时人民普遍喜闻乐见。被后来人们称为葛老、邱老、张老的三位民间艺人对其进行了收集、记录、整理,丰富形成“拉魂腔”。由于在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黄河夺汴入淮、泗州城遭灭顶之灾,沉于洪泽湖,湖区的百姓多逃难在洪泽湖岸边淮河岸边定居,生活中演唱拉魂腔的人很多,加之唱拉魂腔的人多为泗州城人,有着浓重的泗州腔,直到清末民初,唱此腔调的人仍然十分普遍,建国初期,于1952年地方政府将“拉魂腔”定名为泗州戏,并成立了泗洪县泗州戏剧团。50年代初,泗州戏首次赴京演出,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其唱腔、舞蹈动作曾得到郭沫若、梅兰芳先生的高度称赞。
泗州戏具有地方特色浓郁,它的唱腔婉转华丽,优美动听,主要唱腔有“高腔”、“射腔”、“衣吆腔”、“雷得调”、“叶里藏花”等。尤其是女腔,在每段唱腔结尾处,用小嗓翻高八度拉腔,男腔加入衬词拖后腔,县有拉人魂魄之魅力。演唱者还可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自由发挥,也称“怡心调”。泗州戏的白口、唱腔、表演风格与当地的生活语言、风土人情紧密相连,伴奏乐器主要以土琵琶、二胡、竹笛等为主。它的重要价值一是历史价值。泗州戏在全国的戏剧史上已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戏曲种类,二是文化艺术价值。泗州戏的表演生活化、情趣化、舞蹈化的风格,拓宽了戏剧艺术原生态表现形式、紧贴生活,是自然美和理想美的结合和统一。
泗州戏自2006年申遗以来,先后被列入县、市、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泗洪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对泗州戏的传承与保护,使泗州戏得到有序传承。2013年泗洪县人民政府制定并上报了《江苏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泗州戏保护规划(2013-2023)》;2009年泗州戏开始进校园,现已在上塘中心小学、朱湖中心小学等学校开展传承传播活动,泗洪县泗州戏剧团已把泗州戏作为送戏下乡的必须节目,使泗州戏在城乡得到广泛传播,县泗州戏剧团建立了泗州戏传承基地,泗洪县上塘镇中心小学建立了泗州戏博物馆,每年坚持对外开放等等。泗州戏在开展活动、传承传播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2005年泗州戏《青阳红霞》荣获江苏省第五届戏剧节二等奖,并获7个单项奖,2012年新编泗州戏《月上柳梢头》,荣获江苏省第七届小戏小品大赛三等奖并4个单项奖。目前,泗州戏有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市级传承人4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