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渡桃雕是以桃核为原料,运用传统手工技艺,雕刻制作各种工艺美术品的艺术形式。其在江苏省泗阳县临河镇云渡村及其周边地区广为流传,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江苏泗阳史称桃源县,因境内“夭桃千顷”而得名。明朝初年,泗阳县废黄河岸边云渡口一带居民广植桃树,并常以桃核为饰品来避邪纳福,在长期劳动中形成把桃核雕刻成各种动物(十二生肖)的习惯。经过世代相传、不断延续,雕刻种类不断增多,雕刻技法也日臻精湛,便形成如今的云渡桃雕。云渡桃雕将桃文化内涵溶入作品中,是区别于其他核雕的特色所在。
2005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云渡桃雕的保护工作,文化馆组织专业人员对云渡村的桃核雕遗存情况进行调查、摸底,聘请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来泗阳讲学,对重要传承人进行业务培训,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积极组织云渡桃雕艺人参加国家、省、市文化展演活动,使得云渡桃雕这一民间传统艺术有效传承下来。2004逐步形成云渡桃雕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点项目,2009年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目前正在进行生产性保护基地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