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名称 关于印发《2022年宿迁市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方案》《2022年宿迁市农药减量增效工作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014319784/2022-00470 分类 乡村振兴   农业、畜牧业、渔业    通知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发文日期 2022-03-04
文号 宿农业〔2022〕3号 关键词 耕地质量提升,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文件下载
时效 有效

关于印发《2022年宿迁市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方案》《2022年宿迁市农药减量增效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农业农村局,宿迁经开区、市湖滨新区、市洋河新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

为进一步推动化肥、农药减量使用,推进耕地质量提升,提高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现将《2022年宿迁市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方案》《2022年宿迁市农药减量增效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附件:1. 2022年宿迁市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方案

      2.2022年宿迁市农药减量增效工作方案

                     宿迁市农业农村局

                      202234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

2022年宿迁市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着力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农用化肥使用总量和使用强度持续负增长,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标任务                                                                                                                   

2022年,全市建立5个以上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5个以上耕地质量提升示范区,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化肥利用率保持在40%以上,化肥使用量较2020年减少1.2%

二、重点任务

(一)夯实测土配方施肥基础性工作。认真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切实加强土壤、植株化验和田间试验等基础性工作。在完善粮油作物科学施肥技术体系的基础上,主攻果菜等经济作物,发布主要农作物基肥主推配方,逐步建立完善主要农作物绿色高产高效施肥技术体系,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 90%以上。规范开展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试验,科学测算化肥利用率数据,客观评估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成效。开展产需对接、农企合作,引导企业按方生产、指导农民按方施用,让作物吃上营养套餐。积极开展个性化施肥方案推荐,为农户、肥料经销企业和厂家建立交易平台和信息通道,为农户购买配方肥提供便利。  

(二)建设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建立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带动全市化肥使用总量与施肥强度持续下降。遵循粮油作物以高产稳产、经济作物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在化肥使用强度大、示范带动能力强、相对集中连片、交通便利、积极性高的区域,建立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集成示范肥料高效利用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和新模式,科学合理减少化肥投入,控制施肥总量,降低施肥强度,打造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的品牌效应。针对化肥施用中存在的施肥数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不合理等突出问题,按照农艺农机结合、设施技术配套、肥水管理与品种、栽培、植保措施相统筹的原则,打造一批契合当地实际的技术模式,通过示范区进行展示。在粮食作物上重点示范推广水稻侧深施肥、玉米小麦种肥同播、缓控释肥应用,在果菜等经济作物上重点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等技术,促进有机无机结合、水肥耦合、速效缓效配合、农机农艺融合。2022年,每个县区至少建设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1个以上。

(三)推进果菜稻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积极创造条件,在果菜稻种植大县、畜禽养殖大县、两湖两河沿线及国省考断面流域内等重点区域,开展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行动,加大有机类肥料应用。推行农牧结合、种养循环,推广有机肥+N”技术模式,推进化肥用量持续下降、有机肥应用比重不断提高、绿色优质产品供给不断增强。

(四)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泗洪县、泗阳县建立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开展粪污收集、集中处理、定向配送、机械施用,协同推进种养协调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粪污粪肥,带动县域内粪肥基本还田。突出还田粪肥质量监测、科学施用、机制创新和绩效考评,提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促进化肥减量增效、耕地质量提升和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每个试点示范面积不少于 10 万亩,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95%以上。

(五)建立耕地质量提升示范区。针对设施蔬菜地、黄河故道中低产田、高标准农田建成区等,开展耕地质量提升示范区建设,综合施策,分类指导,以改(改良土壤)、培(培肥地力)、保(保水保肥)、建(基础设施)、控(控污修复)为路径,实行工程、农艺、农机措施相结合,有效消减土壤障碍因子,提高耕地质量等级,提升耕地综合产出能力。2022年,每个县区建设耕地质量提升示范区1个以上。

(六)开展主要农作物肥料使用情况调查。统筹省级主要农作物肥料使用强度监测项目,在所有县区开展主要农作物施肥情况调查,规范数据采集、统计和报送程序,确保化肥减量相关数据科学采集、准确统计和客观评价,形成年度主要农作物肥料使用强度监测报告。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技术支撑,夯实施肥参数。县区农业农村部门要切实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发挥好科研部门的才智优势,提高相关试验示范操作的规范性、过程的真实性、数据分析的科学性和总结报告的层次性,摸清适宜本地区的施肥参数和耕地培肥技术,构建科学完善的施肥指标体系,为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提供坚强的数据支撑。

(二)强化资金争取,统筹项目实施。各地要加强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积极向上沟通对接,加大财政资金争取力度。要充分利用省级以上各类专项资金,发挥好大专项县区自主性优势,注重项目资金整合,优化项目实施区域布局,推动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土壤污染防治、污染防治攻坚战等有效对接,促进全市耕地质量建设。

(三)加强总结提炼,突出宣传展示。各地要统筹做好业务工作推进和亮点工作总结,发挥好土肥条线技术和人才优势,既要高质量完成业务工作,也要挖掘当前各地在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工作中取得的显著成绩,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总结好工作创新争优中的典型案例和先锋模范,加大宣传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展示成效。

(四)强化责任落实,严格考核奖惩。各县区农业农村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切实将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创新工作机制,确保工作取得成效。要加强督查考核,市级农业农村部门将不定期进行现场检查指导,开展工作完成情况评估考核,将工作成效纳入市农业农村局对县区考核指标,客观评价县区工作。

附件2

2022年宿迁市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推进我市农药减量增效,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升我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2022年,建设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区33个,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3%,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使用面积占比达到80%,农药使用量较2020年下降1%

二、工作措施

1、加大重大病虫害测报力度。加强基层测报防治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病虫疫情监测网络,突出一、二类病虫智能监测预警能力建设,重点推进全市病虫智能测报系统建设,2022年每县区建设1个智能测报点,提升病虫预警测报工作智能化、信息化、精准化水平,提高测报工作效率。及时组织重大病虫发生趋势会商,发布监测预警信息,确保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预报准确率90%以上,为科学开展防治提供依据。

2、提高科学防治技术水平。以省绿色防控产品联合推介名录为重点,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绿色防控产品。深入开展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行动,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控行动,大力推广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等化学防治替代增产增效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科学采用种子处理、土壤处理等预防措施,减少中后期农药施用次数。强化病虫草抗药性监测,全面开展小麦、水稻杂草等抗性治理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不断优化药剂配方,进一步提高科学用药水平,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使用面积占比达到80%

3、加大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力度。以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园艺标准园区为重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区(片、点)128个以上,其中省级示范区33个,力争在国家级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上有所突破。加大绿色防控单项技术的集成、组装,熟化优化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等绿色防控措施,构建优质抗性品种选择、科学耕作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全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持续降低化学农药使用总量和强度,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3%以上,农用化学农药使用量比2020年下降1%

4、提升专业化防治能力。大力推广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飞机等高效植保机械,完善植保无人机使用技术,提高精准高效施药水平和农药利用率;扶持发展一批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每县(区)至少培育1个星级专业化病虫害防治服务组织;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引导专业化病虫害防治服务组织加强自身建设、规范服务行为,提升重大病虫害应急防控工作能力,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多种形式统防统治面积550万亩以上。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推广集中采购、统一配供、限量使用的农药差率补贴经验,开展百企千村万户农药减量行动,促进农药减量增效。

三、保障措施

1、强化责任落实。各县(区)要根据工作目标,及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推进措施,落实责任,明确任务,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2、强化宣传发动。要以科学用药进万家服务行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微信群、农技耘、明白纸等各类媒体平台的优势,广泛开展农药科学使用技术宣传与培训,全面提升农药使用者的科学用药水平。

3、强化技术指导。开展科学用药进万家行动,加强服务指导,深入一线,帮助农民解决病虫防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题,做到科学防治、绿色防控、安全用药,切实提高技术到位率,有效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

4、强化考核奖惩。各县(区)要将农药减量增效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创新工作机制,确保工作取得成效。工作成效已纳入市农业农村局对县区考核指标,市局将及时开展工作完成情况评估考核,客观评价县区工作。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