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关于印发《宿迁市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方案(2022《宿迁市农年)》的通知 | ||
索引号 | 014319784/2022-00411 | 分类 | 乡村振兴 农业、畜牧业、渔业 通知 |
发布机构 | 市农业农村局 | 发文日期 | |
文号 | 宿农业〔2022〕21号 | 关键词 | 农业,种质资源, |
文件下载 | |||
时效 | 有效 |
关于印发《宿迁市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方案(2022《宿迁市农年)》的通知
各县(区)农业农村局,泗洪现代渔业产业园区管委会,宿迁经开区、市湖滨新区、市洋河新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
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种业振兴的部署要求,做好全市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现将《宿迁市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方案(2022-2024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市农作物、食用菌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联系人:吴优,联系电话:82288062,邮箱:suqianzzz@163.com。
市畜禽遗传资源普查联系人:吴洪,联系电话:825288036,邮箱:365124295@qq.com
市水产种质资源普查联系人:王威,联系电话:82288035,邮箱:sqsscz@163.com。
宿迁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12月1日
(此件公开发布)
宿迁市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方案
(2022—2024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种业振兴的部署要求,确保全市农业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有序推进、取得成效,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全市农业种质资源丰富,但随着气候环境变化以及农业种养方式的转变,地方品种消失风险加剧,一旦消失灭绝,生物多样性将受到影响。为此,迫切需要加强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开展抢救性收集保存,发掘一批优异新资源,为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打好种业翻身仗奠定种质基础。
二、普查范围
(一)地域范围
宿迁市区域内所有乡镇(街道)。
(二)类别范围
1. 农作物、食用菌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主要类别为农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和栽培的古老地方品种、种植年代久远的育成品种种质资源;食用菌栽培品种。
2. 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主要类别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目录2021版》列入的33种畜禽资源,每一个畜种均分为地方品种、培育品种和引入品种。具体普查范围参考《江苏省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实施方案(2021—2023年)》。
3. 水产种质资源普查。水产养殖塘口所有养殖品种。
三、目标与成果
(一)农作物、食用菌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
完成辖区内农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和栽培的古老地方品种、种植年代久远的育成品种种资源普查,收集种质资源200份以上,建立宿迁市农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和栽培的古老地方品种、种植年代久远的育成品种种资源库(圃);完成科研单位和育种企业所有种质资源的登记汇总;编印《宿迁市种质资源名录——农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和栽培的古老地方品种、种植年代久远的育成品种》。完成食用菌栽培品种的登记,建立宿迁市食用菌栽培品种种质资源库,编印《宿迁市种质资源名录——食用菌栽培品种》。
(二)畜禽遗传资源普查
完成全市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摸清我市畜禽遗传资源的群体数量和分布区域,编印《宿迁市种质资源名录——畜禽遗传资源》。
(三)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
完成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基本情况普查,编印《宿迁市种质资源名录——水产养殖种质资源》。
四、重点任务
(一)农作物、食用菌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
1. 完成农作物、食用菌种质资源的全面普查。通过查阅县志、农史、档案等有关资料,访问有关专家或年长农民,以各类栽培作物的古老地方品种、种植年代久远的育成品种、重要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以及其他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以及栽培的食用菌品种为重点,在全市开展农作物、食用菌种质资源的全面普查,逐项填写《宿迁市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普查表》和《宿迁市食用菌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普查表》内容。
2. 完成农作物、食用菌种质资源评估和编目保存。对收集的种质资源报送市农作物、食用菌种质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提交相关单位进行繁殖和基本生物学特征特性的鉴定、评价、编目和入库(圃)保存。
3. 对辖区内农作物育种科研单位、种业企业现有种质资源进行登记汇总,对企业将淘汰的资源进行及时收集保存。
(二)畜禽遗传资源普查
1. 完成全市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以行政村为单位入场入户普查畜禽遗传资源的品种和数量(附件4),乡镇(街道)汇总审核后(附件5),提交县级普查机构汇总审核(附件6)。全面摸清当地猪、牛(包括奶牛、水牛等)、羊(包括山羊、绵羊等)、驴、兔、家禽(包括鸡、鸭、鹅、鸽、鹌鹑等)畜禽遗传资源的群体数量和区域分布情况。
2. 根据普查结果完成全市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工作。
(三)水产种质资源普查
1. 完成全市水产养殖资源普查。对全市养殖场(户)(含水产原良种场、苗种场和普通养殖场)的鱼、虾蟹、贝、两栖爬行等水产养殖种质资源 (包括原种、地方品系、新品种和引进种)种类、群体数量、区域分布和保护利用等情况进行普查并采集影像资料,填报《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系统调查表》。
2. 根据普查结果完成全市水产养殖资源名录工作。
(四)种质资源普查结果分析评价
在完成上述普查收集工作基础上,开展农业种质资源登记,实现种质资源身份信息可查询可追溯。对农业珍稀地方品种和具有开发利用前景的特色种质资源进行宣传展示,促进共享利用。
五、实施进度计划
本次调查时间2022年8月至2024年12月。进度安排如下:
(一)农作物、食用菌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
2022年9月—2023年12月:完成各类栽培作物的古老地方品种、种植年代久远的育成品种、重要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以及其他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种质资源、栽培的食用菌品种的普查与收集任务;对辖区内农作物科研单位和种业企业现有种质资源进行登记汇总;对企业将淘汰的资源进行及时收集保存。
2024年1月—2024年12月:继续补充开展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工作,进一步核实调查数据,建立宿迁市农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和栽培的古老地方品种、种植年代久远的育成品种种资源库(圃),并对资源进行田间种植和基本生物学特征特性的鉴定、评价;编印《宿迁市种质资源名录——农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和栽培的古老地方品种、种植年代久远的育成品种》。建立宿迁市食用菌栽培品种种质资源库,编印《宿迁市种质资源名录——食用菌栽培品种》。
(二)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与收集
2022年,完成畜禽遗传资源基本情况普查(面上调查);
2023年,完成畜禽遗传资源现场核查、登记等工作。
2024年12月完成《宿迁市种质资源名录——畜禽遗传资源》编印工作。
(三)水产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
2022年完成基本情况普查工作;
2023年完成水产种质资源系统调查以及重点区域现场核查、登记等工作。
2024年12月完成《宿迁市种质资源名录——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编印工作。
六、普查方法
在国家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第一次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结果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查漏补缺,力争做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
本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采取面上普查与重点调查、部门调查与专家调查相结合,主要通过访问调查、问卷调查、实地踏查、设点详查、标本采集、拍摄照片等方法。按照属地原则,由各县(区)农业农村部门组织落实、实施。
七、组织保障
(一)组织领导
成立宿迁市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计财处、种植业管理处、畜牧兽医处、渔业处、执法支队、畜牧兽医站、水产技术推广站、农技中心种子站等处站、单位负责同志任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种植业管理处,负责普查的日常工作。市农技中心种子站、畜牧兽医站、水产技术推广站分别负责农作物(食用菌)、畜禽、水产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保护工作。
(二)督导培训
市局将统一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并开展不同形式现场指导,确保普查方法统一规范,普查数据全面、真实、可靠。加强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对各县区执行进度和完成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普查工作扎实推进。
(三)技术支撑
本次普查工作以宿迁市农科院为技术依托单位,组织专家团队全程参与,并负责普查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种质资源收集建库(圃)保护以及繁殖、鉴定与名录编印等工作。
(四)经费保障
加大协调力度,本次种质资源工作费用由市、县(区)财政共同承担。各地要规范经费使用,落实监管责任,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确保经费使用规范科学、合理合法。
(五)宣传引导
加大对普查工作的宣传,发挥好主流媒体、新兴媒体作用,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助力地方种质资源的发掘和地方品种文化品牌的提升。
附件:1.宿迁市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2.宿迁市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普查表
3.宿迁市食用菌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普查表
4.畜禽资源普查信息入户登记表
5.乡级畜禽资源普查信息登记表
6.县级畜禽资源普查信息汇总表
7.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系统调查表
附件1
宿迁市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王占武 宿迁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张银燕 宿迁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萍萍 宿迁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毕彦辉 宿迁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俞 路 宿迁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
成 员
陈艳彬 宿迁市农业农村局计划财务处处长
周继华 宿迁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处处长
王文胜 宿迁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管理处处长
乔前军 宿迁市农业农村局渔业渔政管理处处长
梁建中 宿迁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一级主办
张志伟 宿迁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处副处长
王迎春 宿迁市畜牧兽医站站长
姜雪照 宿迁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
王 海 宿迁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种子站推广研究员
附件2
宿迁市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普查表
注:*为必填项
样品编号* |
|
日期* |
|
|||||||
普查单位* |
|
填表人及电话* |
|
|||||||
地点* |
|
|||||||||
经度 |
|
纬度 |
|
海拔 |
|
|||||
作物名称 |
|
种质名称 |
|
|||||||
科 名 |
|
属名 |
|
|||||||
种 名 |
|
学名 |
|
|||||||
种质类型 |
□地方品种 □选育品种 □野生资源 □其他 |
|||||||||
种质来源 |
□当地 □外地□外国 |
|||||||||
生长习性 |
□一年生 □多年生 □越年生 |
繁殖习性 |
□有性□无性 |
|||||||
播种期 |
()月 □上旬□中旬□下旬 |
收获期 |
( )月 □上旬 □中旬□下旬 |
|||||||
主要特性 |
□高产 □优质 □抗病 □抗虫 □耐盐碱 □抗旱 □广适 □耐寒 □耐热 □耐涝 □耐贫瘠 □其他 |
|||||||||
其他特性 |
|
|||||||||
种质用途 |
□食用 □饲用 □保健药用 □加工原料 □其他 |
|||||||||
利用部位 |
□种子(果实) □根 □茎 □叶□花 □其他 |
|||||||||
种质分布 |
□广 □窄 □少 |
种质群落(野生) |
□群生 □散生 |
|||||||
生态类型 |
□农田□森林 □草地 □荒漠 □湖泊 □湿地□海湾 |
|||||||||
气候带 |
□热带 □亚热带□暖温带 □温带 □寒温带 □寒带 |
|||||||||
地形 |
□平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高原 |
|||||||||
土壤类型 |
□盐碱土□红壤□黄壤 □棕壤 □褐土□黑土 □黑钙土 □栗钙土 □漠土□沼泽土 □高山土 □其他 |
|||||||||
采集方式 |
□农户搜集□田间采集□野外采集 □市场购买 □其他 |
|||||||||
采集部位 |
□种子 □植株 □种茎 □块根 □果实 □其他 |
|||||||||
样品数量 |
( )粒 ( )克 ( )个/条/株 |
|||||||||
样品照片 |
|
|||||||||
是否采集 标本 |
□是 □否 |
|||||||||
提供人 |
姓名: 性别: 民族: 年龄: 联系电话: |
|||||||||
备注 |
|
附件3
宿迁市食用菌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普查表
注:*为必填项
样品编号* |
|
日期* |
|
|||||||
普查单位* |
|
填表人及电话* |
|
|||||||
地点* |
|
|||||||||
经度 |
|
纬度 |
|
海拔 |
|
|||||
作物名称 |
|
种质名称 |
|
|||||||
科 名 |
|
属名 |
|
|||||||
种 名 |
|
学名 |
|
|||||||
种质类型 |
□地方品种 □选育品种 □野生资源 □其他 |
|||||||||
种质来源 |
□当地 □外地 □外国 |
|||||||||
播种期 |
()月 □上旬□中旬□下旬 |
收获期 |
( )月 □上旬 □中旬□下旬 |
|||||||
主要特性 |
|
|||||||||
种质用途 |
□食用 □饲用 □保健药用 □加工原料 □其他 |
|||||||||
样品数量 |
( )粒 ( )克 ( )个/条/株 |
|||||||||
样品照片 |
|
|||||||||
是否采集 标本 |
□是 □否 |
|||||||||
提供人 |
姓名: 性别: 民族: 年龄: 联系电话: |
|||||||||
备注 |
|
附件4
畜禽资源普查信息入户登记表
县(区) 乡(镇) 村普查员(签字) 联系电话 普查日期
有无资源:有□ 无□
序号 |
户主姓名 |
品种名称 |
品种类群 |
群体数量 |
其中: |
饲养方式 |
|
种公畜 |
能繁母畜 |
||||||
1 |
|
品种1 |
|
|
|
|
畜禽:¨散养 ¨集中饲养 蜂: ¨定地 ¨转地 |
2 |
|
品种2 |
|
|
|
|
畜禽:¨散养 ¨集中饲养 蜂: ¨定地 ¨转地 |
3 |
|
品种3 |
|
|
|
|
畜禽:¨散养 ¨集中饲养 蜂: ¨定地 ¨转地 |
4 |
|
... |
|
|
|
|
|
注:1.本表用于普查人员进村入户调查和登记,不需在系统里填报,纸质表格签字后留存3年以备核查;2.本次普查实行零报告制度,普查员根据实际情况在有无资源处的□打“√”;3.本表用于传统畜禽、特种畜禽和蜂的普查信息登记;4.品种名称应与《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21年版)》和《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中名称一致,如该品种存在不同类群的,如海南猪有临高猪、屯昌猪、文昌猪和定安猪四个类群,则在“品种类群”中标注;5.群体数量均为某一品种纯种的数量,对于猪、羊、牛等畜种,还需填报群体中种公畜和能繁母畜数量,单位为头、只、羽、匹、峰、箱,蜂直接填箱数,不分公母;6.饲养方式,畜禽选散养或集中饲养,蜂选定地或转地。
附件5
乡级畜禽资源普查信息登记表
县 乡(镇) 填报人签字 联系电话 日期
序号 |
行政村名称 |
品种名称 |
品种类群 |
群体数量 |
其中: |
饲养方式及数量 |
|
种公畜 |
能繁母畜 |
||||||
1 |
村1 |
品种1 |
|
|
|
|
畜禽:¨散养 ;¨集中饲养 蜂: ¨定地 ;¨转地 |
品种2 |
|
|
|
|
畜禽:¨散养 ;¨集中饲养 蜂: ¨定地 ;¨转地 |
||
... |
|
|
|
|
|
||
2 |
村2 |
品种1 |
|
|
|
|
畜禽:¨散养 ;¨集中饲养 蜂: ¨定地 ;¨转地 |
品种2 |
|
|
|
|
畜禽:¨散养 ;¨集中饲养 蜂: ¨定地 ;¨转地 |
||
... |
|
|
|
|
|
||
3 |
... |
... |
|
|
|
|
... |
注:1.本表按村分品种汇总,需要同时进行系统填报和纸质填写,纸质表格留存3年,以备核查;2.本表适用于传统畜禽、特种畜禽和蜂的普查信息登记;3.品种名称应与《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21年版)》和《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中名称一致,如该品种存在不同类群的,如海南猪有临高猪、屯昌猪、文昌猪和定安猪四个类群,则在“品种类群”中标注;4.群体数量均为某一品种纯种的数量,对于猪、羊、牛等畜种还需填报群体中种公畜和能繁母畜数量,单位为头、只、羽、峰、匹、箱,蜂直接填箱数,不分公母;5.饲养方式及数量,畜禽选散养或集中饲养,散养数量+集中饲养数量=群体数量;蜂选定地或转地,定地数量+转地数量=群体数量。
附件6
县级畜禽资源普查信息汇总表
县 填报人签字 联系电话 日期
序号 |
所属 目录 |
品种 名称 |
品种类群 |
群体数量 |
其中: |
县域内分布区域 |
饲养方式及数量 |
保种场保护区 |
保种场保护区级别 |
|
种公畜 |
能繁母畜 |
|||||||||
1 |
|
品种1 |
|
|
|
|
***乡(镇)***村、***村、...; ***乡(镇)***村、***村、...; ... |
畜禽:¨散养 ;¨集中饲养 蜂: ¨定地 ;¨转地 |
¨有 ¨无 |
¨县级 ¨市级 ¨省级 ¨国家级 |
2 |
|
品种2 |
|
|
|
|
***乡(镇)***村、***村、...; ***乡(镇)***村、***村、...; ... |
畜禽:¨散养 ;¨集中饲养 蜂: ¨定地 ;¨转地 |
¨有 ¨无 |
¨县级 ¨市级 ¨省级 ¨国家级 |
3 |
|
... |
|
|
|
|
... |
|
|
|
注:1.本表适用于传统畜禽、特种畜禽和蜂的普查信息登记;2.畜禽所属目录从《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中选择,蜂所属目录填蜂; 3.群体数量均为某一品种纯种的数量,对于猪、羊、牛等畜种还需填报群体中种公畜和能繁母畜数量,单位为头、只、羽、峰、匹、箱,蜂直接填箱数,不分公母;4.如该品种存在不同的类群,如海南猪有临高猪、屯昌猪、文昌猪和定安猪四个类群,则在“品种类群”中标注;5.饲养方式及数量,畜禽选散养或集中饲养,散养数量+集中饲养数量=群体数量;蜂选定地或转地,定地数量+转地数量=群体数量;6.保种场保护区选“有”或“无”,选“有”则需在保种场保护区级别里选择相应的级别。
附件7:
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系统调查表
总体说明:本登记表分为普查主体基本情况信息表(01表)和普查主体内单个种质资源利用信息表(02表)。其中,普查主体内单个种质资源利用信息表(02表)又根据种质资源利用方式分为3种类型表,分别是单个种质资源繁育情况信息表(0201表)、单个种质资源养殖情况信息表(0202表)和单个种质资源繁育和养殖信息表(0203表)。
主体名称 |
|
主体编号 |
(系统自动生成) |
主体性质 |
□企业 □合作社 □个体户 □承包经营户 □其他_____(填写) |
详细地址 |
省 市 县(区) 镇(乡、街道) 村(社区) 路 号 |
经纬度 |
|
主体总养殖面积 |
亩 |
联系人姓名 |
|
联系人手机号 |
|
01表 普查主体基本情况信息表
1.主体名称:填写工商登记名称。如没有工商登记的主体填负责人姓名。如主体为为分部/基地,又无工商登记,填写“上级单位-分部/基地名称”。普查系统显示的特别说明:如注册主体为分部/基地,又无工商登记,此处上传上级单位的营业执照或法人证书照片;以下填写本主体信息,其中主体名称填写“上级单位-分部/基地名称”。 |
2.主体编号:由区县行政区划代码+5位数字序号组成,共11位数字;区县行政区代码为6位数字;序号从00001开始,每个主体对应一个编号。由填报系统自动生成。 |
3.主体性质:包括企业、合作社、个体户、承包经营户和其他,为单选项,在相应的 □ 内打√。如主体性质是其他填写具体内容。加入合作社的个体户、承包经营户等以合作社为相应主体进行填报,不可重复填报。 |
4.详细地址:填写养殖场的详细地址。 |
5.经纬度:由填报系统在养殖场地时自动拾取。 |
6.主体总养殖面积:填写主体内所有养殖面积。单位需换算成亩,换算公式为1公顷=15亩或1平方米=0.0015 亩。 |
7.联系人姓名:填写普查主体内具体负责人的姓名。 |
8.联系人手机号:填写普查主体内具体负责人的手机号。 |
02表 普查主体内单个种质资源利用信息表
0201表 单个种质资源繁育情况信息表
资源名称及类型 |
£原种: □新品种(选择) □引进种: □其他: ____ |
资源用途类型 |
□食用 □观赏 □药用 □其他_____ |
资源所属物种 名称 |
|
亲本来源 |
或 □ 自主培育 |
年均投入使用 亲本数量 |
雌性亲本数: 尾/只/粒/份/头/株/贝壳 |
雄性亲本数: 尾/只/粒/份/头/株/贝壳 |
|
年均保存亲本 数量 |
雌性亲本数: 尾/只/粒/份/头/株/贝壳 |
雄性亲本数: 尾/只/粒/份/头/株/贝壳 |
|
苗种年均产量 |
受精卵: 公斤 或 万粒 |
规格: 数量: 万尾/万只/万粒/万份/万头/万株/万贝壳 |
|
主要优点 |
|
主要缺点 |
|
照片采集 |
|
9.资源名称及类型:种质资源包括原种、新品种、引进种和其他,为单选项。先在相应的 □ 内打√,后在相应资源类型的横线上填资源名称。资源名称填写当地俗名或自主命名的名称,如为新品种需从下拉列表中选择新品种名称。特别说明:远缘杂交种且非审定新品种的资源类型也选择其他。 |
10.资源用途类型:包括食用、观赏、药用和其他,为多选项。在相应的用途类型前打√,如为其他用途类型填写具体内容。 |
11.资源所属物种名称:通过下拉列表进行选择。如下拉列表中没有该物种名称或该资源为远缘杂交资源请联系系统工程师添加。 |
12.亲本来源:填写最主要的1个来源信息。来自自然水域的填写来源地及水域名称;来自购置的填写购置主体全称(参考主体名称的填法)。来自自主培育的请在自主培育前的 □ 内打√。 |
13.年均投入使用亲本数量:填写近3年(2020—2022年)平均每年投入使用亲本的数量,单位为尾/只/粒/份/头/株/贝壳。不生产苗种的填0。 |
14.年均保存亲本数量:填写近3年(2020—2022年)平均每年保存亲本的数量,单位为尾/只/粒/份/头/株/贝壳。没有保存填0。 |
15.苗种年均产量:苗种分为“受精卵”和“苗种”两种类型,其中“受精卵”指特定物种以“受精卵”作为主要销售苗种,请根据本物种销售苗种的实际情况填写。填写近3年(2020—2022年)平均每年产量,其中“规格”填写为本物种在行业内的常用规格。“受精卵”的单位为公斤或万粒,“苗种”的单位为万尾/万只/万粒/万份/万头/万株/万贝壳。不生产苗种的此处填0。 |
16.主要优点:填写对该资源的主观认知,可从生长速度、抗病力、抗逆、体形、体色、饲料系数等几方面评价。没有评价请填无。 |
17.主要缺点:填写对该资源的主观认知,可从生长速度、抗病力、抗逆、体形、体色、饲料系数等几方面评价,也可填写该资源急需解决的问题。没有评价请填无。 |
18.照片采集:采集该资源(成体)的照片1张,普查主体或繁育设施的代表性照片1张。如为杂交种需父母本和子代各1张,累计照片数目不超过5张,照片需按照《照片拍摄要求》采集。 |
0202表 单个种质资源养殖情况信息表
资源名称及 类型 |
□原种: □新品种(选择) □引进种: □其他: |
资源用途 类型 |
□食用 □观赏 □药用 □生态功能 □其他_____ |
资源所属物种名称 |
|
苗种来源 |
|
使用苗种 总数量 |
万尾/万只/万粒/万份/万头/万株/万贝壳 |
主要养殖 模式 |
□池塘 □湖泊 □水库 □工厂化 □稻田 □普通网箱 □其他______(填写) |
相应养殖 面积 |
亩 或 ____________立方米 |
相应养殖产量(单产) |
公斤/亩 或 公斤/立方米 |
塘口均价 |
|
主要优点 |
|
主要缺点 |
|
19.资源名称:资源名称及类型:种质资源包括原种、新品种、引进种和其他,为单选项。先在相应的 □ 内打√,后在相应资源类型的横线上填资源名称。资源名称填写当地俗名或自主命名的名称,如为新品种需从下拉列表中选择新品种名称。特别说明:远缘杂交种且非审定新品种的资源类型也选择其他。 |
20.资源用途类型:包括食用、观赏、药用和其他,为多选项。在相应的用途类型前打√,如为其他用途类型填写具体内容。 |
21.资源所属物种名称:通过下拉列表进行选择。如下拉列表中没有该物种名称或该资源为远缘杂交资源请联系系统工程师添加。 |
22.苗种来源:填写所有来源信息。来自自然水域的填写来源地及水域名称;来自购置的填写购置主体全称(参考主体名称的填法)。所有来源信息间以+分隔,如A公司+B公司。 |
23.使用苗种总数量:填写近一个养殖周期总的苗种量,单位为万尾/万只/万粒/万份/万头/万株/万贝壳。 |
24.主要养殖模式:包括池塘、湖泊、水库、工厂化、稻田、普通网箱和其他,为单选项。在相应的养殖模式前打√,如为其他填写具体内容。 |
25.相应养殖面积:填写该资源在主要养殖模式下近一个养殖周期的养殖面积。单位一般为亩(1 公顷=15 亩、1平方米=0.0015 亩),涉及工厂化等养殖模式时单位为立方米。只进行苗种标粗此项填0。 |
26.相应养殖产量(单产):填写该资源在主要养殖模式下近一个养殖周期的单位面积产量。单位为公斤/亩或公斤/立方米。只进行苗种标粗此项填0。 |
27.塘口均价:填写该资源养殖到成体时的塘口均价。单位为元/公斤,只进行苗种标粗此处填0。 |
28.主要优点:填写对该资源的主观认知,可从生长速度、抗病力、抗逆、体形、体色、饲料系数等几方面评价。没有评价请填无。 |
29.主要缺点:填写对该资源的主观认知,可从生长速度、抗病力、抗逆、体形、体色、饲料系数等几方面评价,也可填写该资源急需解决的问题。没有评价请填无。 |
0203表 单个种质资源繁育和养殖信息表
资源名称及类型 |
□原种: □新品种(选择)____ □引进种: □其他: |
资源用途类型 |
□食用 □观赏 □药用 □其他_____ |
资源所属物种名称 |
|
亲本来源 |
或 □ 自主培育 |
年均投入使用亲本 数量 |
雌性亲本数: 尾/只/粒/份/头/株/贝壳 |
雄性亲本数: 尾/只/粒/份/头/株/贝壳 |
|
年均保存亲本数量 |
雌性亲本数: 尾/只/粒/份/头/株/贝壳 |
雄性亲本数: 尾/只/粒/份/头/株/贝壳 |
|
苗种年均产量 |
受精卵: 公斤 或 万粒 |
规格: 数量: 万尾/万只/万粒/万份/万头/万株/万贝壳 |
|
主要优点 |
|
主要缺点 |
|
照片采集 |
|
苗种来源 |
(自动获取主体信息的名称) |
使用苗种总数量 |
万尾/万只/万粒/万份/万头/万株/万贝壳 |
主要养殖模式 |
□池塘 □湖泊 □水库 □工厂化 □稻田 □普通网箱 □其他______(填写) |
相应养殖面积 |
亩 或 ____________立方米 |
相应养殖产量(单产) |
公斤/亩 或 公斤/立方米 |
塘口均价 |
|
主要优点 |
/ |
主要缺点 |
/ |
30.资源名称及类型:种质资源包括原种、新品种、引进种和其他,为单选项。先在相应的 源名内打√,后在相应资源类型的横线上填资源名称。资源名称填写当地俗名或自主命名的名称,如为新品种需从下拉列表中选择新品种名称。特别说明:远缘杂交种且非审定新品种的资源类型也选择其他。 |
31.资源用途类型:包括食用、观赏、药用和其他,为多选项。在相应的用途类型前打√,如为其他用途类型填写具体内容。 |
32.资源所属物种名称:通过下拉列表进行选择。如下拉列表中没有该物种名称或该资源为远缘杂交资源请联系系统工程师添加。 |
33.12.亲本来源:填写最主要的1个来源信息。来自自然水域的填写来源地及水域名称;来自购置的填写购置主体全称(参考主体名称的填法)。来自自主培育的请在自主培育前的 □ 内打√。 |
34.年均投入使用亲本数量:填写近3年(2020—2022年)平均每年投入使用亲本的数量,单位为尾/只/粒/份/头/株/贝壳。 |
35.年均保存亲本数量:填写近3年(2020—2022年)平均每年保存亲本的数量,单位为尾/只/粒/份/头/株/贝壳。没有保存填0。 |
36.苗种年均产量:苗种销售方式分为受精卵销售和苗种销售两种方式,其中受精卵销售方式只针对某些特殊物种,此项根据本物种实际情况填写,不以受精卵作为苗种销售方式的不用填写受精卵内容。填写近3年(2020—2022年)平均每年产量,其中“规格”填写为本物种在行业内的常用规格。“受精卵”的单位为公斤或万粒,“苗种”的单位为万尾/万只/万粒/万份/万头/万株/万贝壳。 |
37.主要优点:填写对该资源的主观认知,可从生长速度、抗病力、抗逆、体形、体色、饲料系数等几方面评价。没有评价请填无。 |
38.主要缺点:填写对该资源的主观认知,可从生长速度、抗病力、抗逆、体形、体色、饲料系数等几方面评价,也可填写该资源急需解决的问题。没有评价请填无。 |
39.照片采集:采集该资源(成体)的照片1张,普查主体或繁育设施的代表性照片1张。如为杂交种需父母本和子代各1张,累计照片数目不超过5张,照片需按照《照片拍摄要求》采集。 |
特别说明:以下参数填写是针对该资源所繁育的苗种在本主体内养成情况。自己繁育的苗种标粗情况不做统计。 |
40.苗种来源:填写本主体名称。其他来源不在本表统计范围之内。 |
41.使用苗种总数量: 填写近一个养殖周期总的苗种量,单位为万尾/万只/万粒/万份/万头/万株/万贝壳。特别说明:为该资源在本主体内用于养成所需的苗种数量,非该资源在本主体内繁育苗种的总数量。 |
42.包括池塘、湖泊、水库、工厂化、稻田、普通网箱和其他,为单选项。在相应的养殖模式前打√,如为其他填写具体内容。 |
43.相应养殖面积:填写该资源在本主体内主要养殖模式下近一个养殖周期的养殖面积。单位一般为亩(1 公顷=15 亩、1平方米=0.0015 亩),涉及工厂化等养殖模式时为立方米。 |
44.相应养殖产量(单产):填写该资源在本主体内主要养殖模式下近一个养殖周期的单位面积产量。单位为公斤/亩或公斤/立方米。 |
45.塘口均价:填写该资源养殖到成体时的塘口均价。单位为元/公斤。 |
46.主要优点和主要缺点:此处与37和38重复,不需要填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