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关于印发《宿迁市2022年度耕地质量监测报告》的通知 | ||
索引号 | 014319784/2023-00209 | 分类 | 乡村振兴 农业、畜牧业、渔业 通知 |
发布机构 | 市农业农村局 | 发文日期 | |
文号 | 宿农环〔2023〕4号 | 关键词 | 耕地质量,监测报告, |
文件下载 | |||
时效 | 有效 |
关于印发《宿迁市2022年度耕地质量监测报告》的通知
各县(区)农业农村局,宿迁经开区、市湖滨新区、市洋河新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
为全面反映我市耕地质量状况,实时掌握耕地质量监测动态,依据27个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监测数据,编写了《宿迁市2022年耕地质量监测报告》,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根据辖区内监测数据,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耕地地力提升措施,促进我市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
附件:宿迁市2022年度耕地质量监测报告
宿迁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5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宿迁市2022年度耕地质量监测报告
耕地质量监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江苏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赋予县(区)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是及时了解和掌握耕地质量状况、促进耕地资源合理利用、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公益性、基础性工作,也是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2006年宿迁市建立了27个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代表不同土壤类型和种植制度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通过土壤测试、植株分析、田间作业记载等方法,对农区主要类型的耕地土壤的理化性状和生产潜力进行动态监测,了解和掌握耕地土壤的基础地力动态变化规律和施肥效果以及农业生产中营养物质的循环和平衡状况,制定农作物高产稳产的合理施肥制度与技术方案,提出耕地土壤改良与耕地质量建设科学建议,为制定农业生产重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根据2007—2022年27个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监测数据,对比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土壤检测结果和近几年耕地质量建设有关资料,分析讨论不同土壤类型、利用方式下宿迁市耕地土壤肥力质量、环境质量、综合等级,提出今后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章 自然与农业生产情况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宿迁市位于江苏省北部,介于北纬33°8′—34°25′,东经117°56′—119°10′之间,属于长三角经济圈、东陇海产业带、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的交叉辐射区。地势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的格局,最高点海拔71.2米,最低点海拔2.8米。属温暖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4.2℃,年平均降水量910毫米,年均日照总时数2291小时。宿迁市辖沭阳、泗阳、泗洪三县和宿豫区、宿城区,有67个乡(镇)和28个街道办事处,全市总面积855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88.03万人。
二、农业发展现状
宿迁是传统农业大市,2022年,农林牧渔业稳步发展,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49.64亿元,其中农业产值389.99亿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60.0%。2022年,粮食实现稳产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410.59万吨,创历史新高。全年粮食播种面积905.63万亩、单产453.38公斤/亩、总产410.59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0.1%、0.1%和0.2%。其中,夏粮443.81万亩、单产386.46公斤/亩、总产171.51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0.1%、0.6%和0.7%;秋粮播种面积461.83万亩,比上年增长0.1%;单产517.69公斤/亩、总产239.08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0.2%和0.1%。
三、土地资源概况
全市总面积8555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占77.6%。宿迁市耕地总面积为616.21万亩,其中沭阳县182.9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9.69%;泗阳县94.5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5.34%;泗洪县200.3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2.51%;宿豫区76.0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2.34%;宿城62.3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0.12%(国土三调及2021年最新年度调查数据)。
全市耕地土壤主要发育于黄泛冲积物、古湖河相沉积物,全市土壤共分为潮土、砂姜黑土、黄棕壤土、棕壤土、黄褐土、褐土、粗骨土、石灰岩土、水稻土、滨海盐土和紫色土11个土类、15个亚类、20个土属、27个土种。其中潮土类共有387.17万亩,占全市耕地土壤面积的62.83%,是面积最大的耕作土壤;砂姜黑土类面积129.28万亩, 占全市耕地土壤面积的20.98%;黄褐土总面积55.64万亩,占全市耕地土壤面积的9.03%;褐土总面积33.95万亩,占全市耕地土壤面积的5.51%;棕壤土总面积6.84万亩,占全市耕地土壤面积的1.11%;粗骨土总面积1.42万亩,占全市耕地土壤面积的0.23%;滨海盐土总面积0.80万亩,占全市耕地土壤面积的0.13%;石灰岩土总面积0.39万亩,占全市耕地土壤面积的0.064%;紫色土总面积0.33万亩,占全市耕地土壤面积的0.053%;黄棕壤土总面积0.29万亩,占全市耕地土壤面积的0.047%;水稻土0.10万亩,占全市耕地土壤面积的0.016%。
第二章 耕地质量监测工作概况
一、监测点设置
按照“统一性、均匀性、连续性”的原则,根据不同生态环境、作物布局、耕作制度、土壤类型,在全市共建立了27个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表1),其中24个稻麦轮作,3个麦玉轮作。每个监测点面积1-2亩,设4个处理,即:长期无肥区、当季无肥区(活动无肥区)、常规施肥区和试验监测区。长期无肥区、当季无肥区、试验监测区面积0.1亩以上,当季无肥区在监测点内活动轮换,常规施肥区面积不小于0.5亩,或直接用监测地块大田定点观察。长期无肥区和试验监测区用水泥板(埋深0.8-1米),做成永久性隔离小区,小区进水口位于进水渠上游;当季无肥区用塑料薄膜嵌入地下(0.3-0.5m)做成防渗漏的田埂来隔离;常规施肥区的施肥量为当地平均施肥水平。
表1 宿迁市各土壤监测点基本情况表
县(区)
|
乡镇
|
村组
|
农户
|
经度
|
纬度
|
土类
|
亚类
|
土属
|
土种
|
作物布局
|
监测点
|
编号
|
|||||||||||
宿城区
|
屠园镇
|
中楼村
|
单红保
|
118.11074
|
33.59565
|
潮土
|
黄潮土
|
沙土
|
沙土
|
稻—麦
|
JSF178
|
龙河镇
|
朱大兴村
|
张允辉
|
118.200833
|
33.765556
|
潮土
|
黄潮土
|
两合土
|
两合土
|
稻—麦
|
JSV179
|
|
埠子镇
|
大西村
|
戴传刚
|
118.14491
|
33.50572
|
潮土
|
黄潮土
|
沙土
|
沙土
|
稻—麦
|
JST180
|
|
蔡集镇
|
蔡集社区
|
朱月凤
|
118.53434
|
33.65219
|
潮土
|
黄潮土
|
沙土
|
沙土
|
麦—玉
|
JST188
|
|
宿豫区
|
陆集街道
|
虎山社区
|
程兰玉
|
118.24488
|
33.42562
|
潮土
|
黄潮土
|
两合土
|
两合土
|
稻—麦
|
JSF181
|
新庄镇
|
朱林圩村
|
周守峰
|
118.26585
|
34.00505
|
砂姜
黑土
|
砂姜
黑土
|
岗黑土
|
岗黑土
|
稻—麦
|
JSF182
|
|
来龙镇
|
左庄
|
高万章
|
118.1054
|
34.4963
|
砂姜
黑土
|
砂姜
黑土
|
岗黑土
|
岗黑土
|
稻—麦
|
JSE183
|
|
曹集乡
|
快乐村
|
朱善龙
|
118.2226
|
34.00407
|
潮土
|
黄潮土
|
沙土
|
沙土
|
稻—麦
|
JSF184
|
|
皂河镇
|
七堡村
|
孙莉
|
118.05589
|
34.02168
|
潮土
|
黄潮土
|
两合土
|
两合土
|
稻—麦
|
JSF185
|
|
大兴镇
(丁嘴)
|
储嘴村
|
董振林
|
118.32468
|
33.53204
|
潮土
|
黄潮土
|
沙土
|
沙土
|
稻—麦
|
JSF186
|
|
大兴镇
|
先锋社区
|
吴继民
|
118.438897
|
33.888762
|
潮土
|
典型
潮土
|
石灰性潮壤土
|
两合土
|
稻—麦
|
JSF187
|
|
沭阳县
|
刘集镇
|
南岗庄村
|
刘 磊
|
118.35726
|
33.58572
|
砂姜
黑土
|
砂姜
黑土
|
岗黑土
|
岗黑土
|
稻—麦
|
JSF189
|
华冲镇
|
大尖村
|
郝小光
|
118.51496
|
34.15318
|
潮土
|
棕潮土
|
棕黄土
|
棕黄土
|
稻—麦
|
JSV190
|
|
七雄街道
|
双条河村
|
郁 树
|
118.881
|
34.131
|
潮土
|
黄潮土
|
淤土
|
淤土
|
稻—麦
|
JSE191
|
|
桑墟镇
|
桑墟居委会
|
徐效西
|
118.816972
|
34.30094
|
潮土
|
棕潮土
|
老黄土
|
老黄土
|
稻—麦
|
JSW192
|
|
李恒镇
|
野场村祝庄组
|
徐秀扬
|
119.04115
|
34.09374
|
潮土
|
黄潮土
|
淤土
|
淤土
|
稻—麦
|
JSF193
|
|
十字街道
|
杨荡村杨东组
|
杨生瑞
|
118.51351
|
34.02288
|
潮土
|
黄潮土
|
沙土
|
沙土
|
稻—麦
|
JSF194
|
|
泗阳县
|
三庄镇
|
夫庙村
|
王春侠
|
118.37508
|
33.50437
|
砂姜
黑土
|
砂姜
黑土
|
岗黑土
|
岗黑土
|
稻—麦
|
JSF195
|
众兴街道
|
陶圩村
|
张青
|
118.65188
|
33.64273
|
潮土
|
黄潮土
|
沙土
|
沙土
|
稻—麦
|
JSE196
|
|
临河镇
|
云渡村
|
陈继文
|
118.56942
|
33.75747
|
潮土
|
黄潮土
|
沙土
|
沙土
|
稻—麦
|
JSF197
|
|
卢集镇
(高渡)
|
南王集
|
陈继国
|
118.65949
|
33.53139
|
黄褐土
|
黄褐土
|
岗黄土
|
岗黄土
|
稻—麦
|
JSF198
|
|
王集镇
|
张坝村
|
左小江
|
118.47023
|
33.51351
|
潮土
|
黄潮土
|
沙土
|
沙土
|
稻—麦
|
JSF199
|
|
泗洪县
|
双沟镇
(峰山)
|
塔河村
|
汤乐俊
|
118.03186
|
33.11565
|
黄褐土
|
黄褐土
|
岗黄土
|
岗黄土
|
麦—玉
|
JSF200
|
青阳街道
|
黄台居
|
刘凯
|
118.286389
|
33.426667
|
砂姜
黑土
|
砂姜
黑土
|
岗黑土
|
岗黑土
|
稻—麦
|
JSE201
|
|
半城镇
(陈圩)
|
穆庄村
|
陈猛
|
118.21304
|
33.20698
|
潮土
|
黄潮土
|
两合土
|
两合土
|
稻—麦
|
JSF202
|
|
龙集镇
|
应山村
|
刘闯
|
118.57248
|
33.38669
|
黄褐土
|
黄褐土
|
岗黄土
|
岗黄土
|
麦—玉
|
JSF203
|
|
归仁镇
|
大口村
|
陈勇
|
118.232319
|
33.68636
|
潮土
|
黄潮土
|
两合土
|
两合土
|
稻—麦
|
JSF204
|
二、监测内容
(一)监测点的立地条件和农业生产概况
主要包括监测点常年降雨量、有效积温、无霜期、排灌条件、种植制度、常年施肥量、作物产量、成土母质、土壤类型等。
(二)田间作业情况
记载年度内每季作物的名称、品种、播期、播种方式、收获期、耕作情况、灌排、病虫害防治、自然灾害出现的时间、强度以及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其他对监测地块有影响的自然、人为因素等。
(三)作物产量和施肥量
监测、记载监测点各小区的作物产量、有机肥和化肥的施用日期、具体品种、施肥次数和施用量。
(四)土壤养分
每年定期检测监测点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缓效钾、速效钾等土壤养分,周期性检测土壤微量元素及重金属等土壤环境质量参数。
(五)监测点周边农情
选择监测点周边10个农户的田块作为长期联系户,定期上门调查并记载作物类型、品种、面积、产量、施肥日期、施肥量等情况。
三、监测方法
(一)耕作层土壤样品的采集
每年于秋熟作物收获后,在田间采用“S”形方法采样,采样点数为15-20个,水旱轮作田采样深度为0-15cm,旱作田采样深度为0-20cm。
(二)农作物植株样品的采集
一般农作物植株样品在收获时与土壤样品同步采集,蔬菜在收获期采集,采样方法选择“S”法,采样数量10-20个植株。籽实产量采用去边行后单独收割单独脱粒计实产,或随机取样法测产计理论产量,茎叶产量根据小样本进行籽实与茎叶重量比的考种数据换算。
(三)样品检测
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的土壤样品检测任务均通过招标形式确定,由谱尼测试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负责检测。检测方法采用《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规定的方法,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数据经过了认真核实,对部分异常数据进行剔除。
第三章 耕地土壤肥力质量
一、耕地土壤肥力现状与变化趋势
(一)有机质与大量元素
根据监测点数据统计分析,2022年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3.79g/kg、1.48g/kg 、22.79mg/kg、139.3mg/kg,不同年份土壤有机质与大量元素含量分布情况及变化如下(表2)。
表2 宿迁市耕地质量监测点耕地肥力状况变化表
监测点编号
|
监测点
位置
|
有机质(g/kg)
|
全N(g/kg)
|
有效P (mg/kg)
|
速效k(mg/kg)
|
||||
1982年
|
2022年
|
1982年
|
2022年
|
1982年
|
2022年
|
1982年
|
2022年
|
||
屠园镇
|
8.2
|
26.8
|
0.76
|
1.62
|
5.8
|
28.0
|
143
|
193
|
|
JSV179
|
龙河镇
|
9.2
|
22.3
|
0.61
|
1.48
|
5
|
22.1
|
90
|
182
|
JST180
|
埠子镇
|
8.7
|
23.5
|
0.58
|
1.54
|
4.5
|
20.7
|
120
|
109
|
JSF181
|
陆集街道
|
10.5
|
26.3
|
0.84
|
1.79
|
4.3
|
26.9
|
94
|
128
|
JSF182
|
新庄镇
|
12.9
|
28.8
|
0.8
|
1.81
|
4.1
|
22.0
|
91
|
195
|
JSE183
|
来龙镇(侍岭)
|
14.2
|
25.2
|
0.84
|
1.68
|
3.9
|
28.1
|
84
|
131
|
JSF184
|
曹集乡
|
9.7
|
26.7
|
0.89
|
1.76
|
3.5
|
21.1
|
108
|
67
|
JSF185
|
皂河镇
|
11.4
|
29.7
|
0.71
|
1.74
|
4.2
|
19.6
|
165
|
163
|
JSF186
|
大兴镇(丁嘴)
|
9.5
|
26.0
|
0.52
|
1.61
|
3.1
|
26.5
|
75
|
65
|
JSF187
|
大兴镇
|
8.6
|
19.1
|
0.52
|
1.23
|
3
|
30.9
|
79
|
61
|
JST188
|
蔡集镇
|
8.7
|
26.9
|
0.61
|
1.76
|
6.1
|
26.0
|
105
|
187
|
JSF189
|
刘集镇
|
12.1
|
23.5
|
0.78
|
1.57
|
4.4
|
24.8
|
116
|
195
|
JSV190
|
华冲镇
|
13.4
|
32.9
|
0.90
|
1.85
|
6.8
|
26.7
|
141
|
89
|
JSE191
|
七雄街道
|
15.3
|
34.8
|
1.01
|
1.84
|
3.6
|
30.5
|
138
|
80
|
JSW192
|
桑墟镇
|
14.2
|
18.9
|
0.99
|
1.17
|
8
|
13.6
|
132
|
175
|
JSF193
|
李恒镇
|
11.8
|
22.2
|
0.88
|
1.27
|
3
|
26.1
|
148
|
214
|
JSF194
|
十字街道
|
8.4
|
16.5
|
0.57
|
1.11
|
4.2
|
12.2
|
96
|
42
|
JSF195
|
三庄镇
|
8.9
|
21.9
|
0.73
|
1.28
|
5.4
|
12.0
|
85
|
248
|
JSE196
|
众兴街道
|
7.8
|
20.5
|
0.55
|
1.10
|
3.7
|
28.2
|
55
|
68
|
JSF197
|
临河镇
|
7.4
|
19.4
|
0.61
|
1.34
|
7.1
|
24.3
|
90
|
245
|
JSF198
|
卢集镇
(高渡)
|
7.1
|
14.0
|
0.49
|
1.03
|
3.1
|
15.4
|
127
|
233
|
JSF199
|
王集镇
|
9.7
|
16.0
|
0.39
|
1.17
|
6.4
|
24.2
|
66
|
74
|
JSF200
|
双沟镇
(峰山)
|
8.7
|
20.7
|
0.69
|
1.41
|
6.3
|
23.0
|
117
|
149
|
JSE201
|
青阳街道
|
14.5
|
31.1
|
1.02
|
1.89
|
7.5
|
22.4
|
82
|
100
|
JSF202
|
半城镇
(陈圩)
|
11.7
|
25.5
|
0.94
|
1.18
|
4.3
|
15.9
|
171
|
108
|
JSF203
|
龙集镇
|
10.8
|
17.8
|
0.82
|
1.12
|
3.8
|
25.1
|
184
|
137
|
JSF204
|
归仁镇
|
11
|
25.3
|
0.87
|
1.69
|
3.2
|
19.1
|
213
|
123
|
2022年平均
|
10.5
|
23.79
|
0.74
|
1.48
|
4.75
|
22.79
|
115
|
139.3
|
1、有机质
有机质是土壤重要的肥力指标之一,土壤的耕作性、保肥性、供肥性等都与有机质含量高低密切相关。从检测结果(表3、图1)分析,2022年监测点耕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3.79g/kg,与2021年23.89g/kg相比,减少了0.1g/kg;与2007年相比增加了2.72g/kg;与第二次土壤普查(1982年)相比,不论在旱作区,还是在水旱轮作区都普遍大幅度上升,平均上升了13.29g/kg,增幅126.57%。近年来,我市以耕地质量提升综合示范区、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绿色循环农业试点县等项目为抓手,示范推广一批“有机肥+N”模式,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规模持续扩大,农作物秸秆还田持续推进,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呈稳步增长趋势。
表3 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情况
单位:g/kg
年份
|
1982
|
2007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含量
|
10.5
|
21.07
|
20.26
|
20.62
|
20.81
|
19.47
|
20.73
|
21.9
|
22.3
|
22.8
|
23.3
|
23.4
|
24.38
|
23.89
|
23.79
|
图1 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度变化
2、全氮
土壤全氮含量状况表示土壤的潜在供氮能力。从检测结果(表4、图2)看,2022年耕层土壤全氮含量为1.48g/kg,与2021年1.49g/kg相比减少0.01g/kg;与2007年建点时相比,增加0.26g/kg,增加21.31%;与第二次土壤普查(1982年)相比,上升幅度较大,平均达0.74g/kg,增100%。耕地土壤全氮含量分布与有机质含量分布显示了较好的相关性,要提高土壤全氮含量,需从提高土壤有机质入手。
表4 土壤全氮含量变化情况 单位:g/kg
年份
|
1982
|
2007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含量
|
0.74
|
1.22
|
1.40
|
1.45
|
1.43
|
1.29
|
1.38
|
1.44
|
1.43
|
1.45
|
1.46
|
1.49
|
1.52
|
1.49
|
1.48
|
图2 土壤全氮含量年度变化
3、有效磷
从检测结果(表5、图3)看,2022年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为22.79mg/kg,与2021年22.73mg/kg相比增加0.06mg/kg;与第二次土壤普查(1982年)相比,增加了3.8倍。从2007年建点开始,我市土壤有效磷含量呈先降后升趋势,2013年最低,随后稳步提高。各监测点土壤有效磷含量均超过了10mg/kg的土壤缺磷临界值,因此,今后应适当控制磷肥施用量,以降低农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表5 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情况 单位:mg/kg
年份
|
1982
|
2007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含量
|
4.75
|
14.32
|
14.34
|
12.52
|
11.7
|
11.6
|
12.15
|
13.2
|
17.7
|
17.8
|
18.1
|
19.1
|
25.0
|
22.73
|
22.79
|
图3 土壤有效磷含量年度变化表
4、速效钾
从2007年建点后,土壤速效钾变化呈稳步增加趋势。2022年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为139.3mg/kg(表6、图4);与第二次土壤普查(1982年)相比,速效钾含量平均增加了24.3mg/kg, 增加21.13%。27个监测点中16个点土壤速效钾含量高于1982年平均数值,11个点低于1982年平均数值。从2007年至2022年全市土壤速效钾呈增长趋势,多年来复合肥的施用增加了土壤钾素补给,农作物秸秆还田促进土壤钾素循环,但不同监测点土壤速效钾含量差异明显,考虑到作物单产大幅度提高,作物对钾素需求更高,补钾工作仍需继续开展。
表6 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情况 单位:mg/kg
年份
|
1982
|
2007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含量
|
115
|
90.59
|
87.93
|
96.89
|
103.1
|
121.8
|
122.1
|
123
|
121
|
119
|
119
|
122.5
|
145.7
|
142.8
|
139.3
|
图4 土壤速效钾含量年度变化情况
(二)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是作物体内含量较少但必须有的营养元素,对照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分级标准(表7-1),对监测点2022年土壤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分析评价。从检测结果(表7-2)看,2022年我市耕层土壤有效铜含量平均为2.04mg/kg,评价结果为“1级(高)”,表明全市土壤不缺铜; 有效锌含量平均为2.75mg/kg,评价结果为“2级(较高)”,土壤缺锌状况得到显著改善,补锌要因地制宜,不可盲目施用;有效铁含量平均为62.06mg/kg,评价结果为“1级(高)”;有效锰含量平均为51.87mg/kg,评价结果为“1级(高)”;有效硼含量平均为0.48mg/kg,评价结果为“4级(较低)”,部分地区存在土壤缺硼现象。
表7-1 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评价分级标准
元素
|
评价分级
|
||||
1级(高)
|
2级(较高)
|
3级(中等)
|
4级(较低)
|
5级(低)
|
|
有效铜(mg/kg)
|
1.8
|
1.0-1.8
|
0.2-1.0
|
0.1-0.2
|
0.1
|
有效锌(mg/kg)
|
3.0
|
2.0-3.0
|
1.0-2.0
|
0.5-1.0
|
0.5
|
有效铁(mg/kg)
|
20.0
|
10.0-20.0
|
4.5-10.0
|
2.5-4.5
|
2.5
|
有效锰(mg/kg)
|
50.0
|
15.0-50.0
|
7.0-15.0
|
3.0-7.0
|
3.0
|
有效硼(mg/kg)
|
2.0
|
1.0-2.0
|
0.5-1.0
|
0.25-0.5
|
0.25
|
表7-2 宿迁市耕层土壤微量元素检测结果统计表
监测点编号
|
监测点
|
有效铜(mg/kg)
|
有效锌
(mg/kg)
|
有效铁
(mg/kg)
|
有效锰
(mg/kg)
|
有效硼
(mg/kg)
|
|||||
位置
|
07年
|
22年
|
07年
|
22年
|
07年
|
22年
|
07年
|
22年
|
07年
|
22年
|
|
JSF178
|
屠园镇
|
1.6
|
2.55
|
1.22
|
2.52
|
13.99
|
103
|
3.83
|
44.40
|
0.27
|
0.32
|
JSV179
|
龙河镇
|
2.03
|
1.61
|
0.81
|
2.01
|
15.5
|
45.6
|
4.26
|
54.81
|
0.52
|
0.46
|
JST180
|
埠子镇
|
4.95
|
1.52
|
4.04
|
2.05
|
19.39
|
59.6
|
10.6
|
57.54
|
0.3
|
0.55
|
JSF181
|
陆集街道
|
3.29
|
2.69
|
0.65
|
2.09
|
38.37
|
45.6
|
6.75
|
59.97
|
0.18
|
0.96
|
JSF182
|
新庄镇
|
2.71
|
1.75
|
0.48
|
2.20
|
78.6
|
108
|
46.2
|
58.14
|
0.54
|
0.29
|
JSE183
|
来龙镇
(侍岭)
|
2.47
|
2.75
|
0.56
|
3.80
|
55.21
|
56
|
48.51
|
51.41
|
0.2
|
0.63
|
JSF184
|
曹集乡
|
2.86
|
2.06
|
0.92
|
2.21
|
49.1
|
77.5
|
8.29
|
43.22
|
0.28
|
0.22
|
JSF185
|
皂河镇
|
4.67
|
1.34
|
0.79
|
1.74
|
64.86
|
40.5
|
23.65
|
56.71
|
0.53
|
0.44
|
JSF186
|
大兴镇
(丁嘴)
|
3.12
|
2.08
|
0.95
|
0.64
|
61.99
|
31.5
|
4.96
|
56.61
|
0.34
|
0.53
|
JSF187
|
大兴镇
|
3.89
|
2.69
|
1.54
|
1.58
|
64.87
|
77.4
|
6.48
|
53.90
|
0.57
|
0.63
|
JST188
|
蔡集镇
|
1.39
|
2.73
|
1.78
|
1.53
|
37.87
|
76.9
|
28.61
|
47.30
|
0.42
|
1.07
|
JSF189
|
刘集镇
|
3.11
|
2.13
|
0.5
|
1.66
|
60.24
|
16.8
|
27.9
|
52.40
|
0.53
|
0.31
|
JSV190
|
华冲镇
|
1.89
|
2.05
|
2.61
|
9.20
|
37.39
|
96
|
32.42
|
48.70
|
0.69
|
0.49
|
JSE191
|
七雄街道
|
4.41
|
1.90
|
1.46
|
2.01
|
29.3
|
72.1
|
6.4
|
50.40
|
0.38
|
0.2
|
JSW192
|
桑墟镇
|
3.39
|
2.26
|
0.8
|
2.24
|
65.13
|
54.6
|
29.79
|
49.00
|
0.34
|
0.18
|
JSF193
|
李恒镇
|
3.82
|
2.35
|
1.06
|
7.73
|
34.04
|
75.5
|
7.72
|
46.90
|
0.53
|
0.3
|
JSF194
|
十字街道
|
2.88
|
1.90
|
1.13
|
3.92
|
67.29
|
60.5
|
7.5
|
46.90
|
0.7
|
0.64
|
JSF195
|
三庄镇
|
1.77
|
2.23
|
3.37
|
1.79
|
30.22
|
46.3
|
5.23
|
54.20
|
0.34
|
0.81
|
JSE196
|
众兴街道
|
1.56
|
2.09
|
0.39
|
3.87
|
40.44
|
65.6
|
7.87
|
57.00
|
0.4
|
0.59
|
JSF197
|
临河镇
|
0.83
|
1.61
|
0.49
|
1.19
|
22.65
|
39.6
|
4.83
|
48.50
|
0.61
|
0.17
|
JSF198
|
卢集镇
(高渡)
|
1.55
|
1.18
|
0.87
|
2.35
|
27.94
|
24.5
|
4.88
|
54.70
|
0.25
|
0.19
|
JSF199
|
王集镇
|
2.62
|
1.87
|
1.22
|
0.65
|
45.96
|
15.9
|
3.1
|
55.00
|
0.57
|
0.29
|
JSF200
|
双沟镇
(峰山)
|
1.45
|
1.35
|
1.59
|
2.81
|
92.96
|
125
|
33.82
|
52.95
|
0.11
|
1.04
|
JSE201
|
青阳街道
|
5.03
|
1.62
|
2.65
|
1.99
|
89.8
|
63.9
|
15
|
49.32
|
0.53
|
0.39
|
JSF202
|
半城镇
(陈圩)
|
1.24
|
2.05
|
0.56
|
3.99
|
45.89
|
132
|
32.44
|
48.95
|
0.82
|
0.91
|
JSF203
|
龙集镇
|
1.31
|
3.94
|
1.25
|
2.73
|
30.26
|
33.3
|
31.7
|
51.39
|
0.27
|
0.29
|
JSF204
|
归仁镇
|
2.71
|
2.79
|
3.26
|
3.80
|
22.2
|
32.5
|
15.51
|
50.20
|
0.48
|
0.1
|
平均
|
2.68
|
2.04
|
1.36
|
2.75
|
45.98
|
62.06
|
16.97
|
51.87
|
0.43
|
0.48
|
(三)pH值
酸碱度(pH值)是土壤重要化学性状指标,不但影响土壤养分有效性,而且影响重金属元素的活性。从检测结果(表8、图5)看,2022年监测点土壤pH平均值为7.50。排除采样及检测中存在的允许误差,结合我市近几年土壤pH值情况,我市土壤pH值整体中性偏碱,但有7个监测点pH测试值低于7,pH值大于8的有9个点位,全市土壤pH值总体呈弱碱性。
表8 土壤pH值各年度检测结果统计表
监测点编号
|
监测点位置
|
07年
|
10年
|
11年
|
12年
|
13年
|
14年
|
15年
|
16年
|
17
年
|
18
年
|
19年
|
20年
|
21年
|
22年
|
JSF178
|
屠园镇
|
7.18
|
7.86
|
7.29
|
7.56
|
7.56
|
7.54
|
7.59
|
7.8
|
7.8
|
7.8
|
7.6
|
8.42
|
7.7
|
8.23
|
JSV179
|
龙河镇
|
7.19
|
7.3
|
7.56
|
7.2
|
7.36
|
7.42
|
7.36
|
7.2
|
8.1
|
7.8
|
8.1
|
8.33
|
7.9
|
7.90
|
JST180
|
埠子镇
|
7.88
|
7.9
|
7.77
|
7.47
|
7.47
|
7.51
|
8.23
|
7.5
|
7.1
|
7.4
|
7.03
|
8.04
|
8.0
|
8.04
|
JSF181
|
陆集街道
|
7.88
|
7.9
|
7.32
|
6.97
|
6.97
|
7.21
|
7.65
|
7.9
|
7.8
|
7.9
|
7.7
|
7.8
|
7.9
|
7.76
|
JSF182
|
新庄镇
|
7.44
|
7.37
|
7.39
|
7.06
|
7.06
|
7.19
|
6.63
|
6.8
|
6.3
|
6.6
|
6.3
|
6.04
|
8.0
|
5.55
|
JSE183
|
来龙镇(侍岭)
|
7.37
|
7.15
|
7.02
|
7.52
|
7.52
|
7.48
|
7.66
|
7.6
|
7.2
|
7.3
|
6.7
|
5.75
|
8.0
|
5.98
|
JSF184
|
曹集乡
|
7.78
|
7.15
|
7.45
|
7.49
|
7.49
|
7.49
|
7.56
|
7.9
|
7.6
|
8.1
|
7.8
|
7.64
|
8.2
|
7.63
|
JSF185
|
皂河镇
|
7.56
|
7.65
|
7.65
|
7.55
|
7.55
|
7.52
|
7.59
|
7.44
|
7.35
|
7.4
|
7.5
|
8.33
|
6.9
|
8.06
|
JSF186
|
大兴镇
(丁嘴)
|
7.89
|
7.5
|
7.33
|
7.25
|
7.25
|
7.35
|
7.75
|
7.55
|
7.5
|
7.44
|
7.8
|
8.15
|
7.3
|
7.89
|
JSF187
|
大兴镇
|
7.37
|
7.77
|
7.63
|
7.84
|
7.84
|
7.73
|
7.69
|
7.87
|
7.8
|
8
|
7.9
|
7.91
|
7.4
|
8.12
|
JST188
|
蔡集镇
|
7.31
|
7.25
|
7.36
|
7.52
|
7.52
|
7.48
|
7.12
|
7.3
|
7.2
|
7.5
|
7.2
|
8.2
|
6.3
|
7.01
|
JSF189
|
刘集镇
|
7.48
|
7.17
|
7.41
|
7.15
|
7.15
|
7.36
|
7.25
|
7.23
|
7.3
|
7.4
|
6.2
|
6.61
|
7.9
|
6.79
|
JSV190
|
华冲镇
|
7.38
|
7.38
|
7.79
|
7.03
|
7.03
|
7.21
|
7.73
|
7.37
|
6.8
|
6.9
|
6.3
|
5.93
|
7.7
|
6.43
|
JSE191
|
七雄街道
|
7.49
|
7.58
|
7.41
|
7.68
|
7.68
|
7.69
|
8.23
|
8
|
8
|
7.8
|
7.1
|
7.81
|
7.6
|
8.02
|
JSW192
|
桑墟镇
|
7.32
|
7.2
|
7.15
|
6.99
|
6.99
|
7.19
|
6.48
|
6.7
|
6.8
|
6.7
|
7.0
|
5.35
|
8.0
|
6.39
|
JSF193
|
李恒镇
|
7.51
|
6.8
|
7.54
|
7.44
|
7.44
|
7.47
|
7.34
|
7.8
|
8.1
|
7.8
|
7.9
|
8.12
|
7.6
|
7.94
|
JSF194
|
十字街道
|
7.66
|
7.57
|
7.36
|
7.3
|
7.3
|
7.36
|
7.4
|
7.2
|
7.8
|
7.64
|
7.8
|
8.24
|
7.0
|
8.20
|
JSF195
|
三庄镇
|
7.25
|
7.6
|
7.51
|
7.46
|
7.46
|
7.52
|
7.56
|
7.52
|
7.25
|
8.1
|
7.5
|
8.28
|
7.0
|
7.54
|
JSE196
|
众兴街道
|
7.21
|
7.6
|
7.5
|
7.47
|
7.47
|
7.51
|
7.3
|
7.35
|
8.2
|
7.8
|
8.1
|
8.08
|
7.6
|
8.20
|
JSF197
|
临河乡
|
7.89
|
7.74
|
7.34
|
7.63
|
7.63
|
7.55
|
7.22
|
7.25
|
7.2
|
7.4
|
7.9
|
8.47
|
7.7
|
8.29
|
JSF198
|
卢集镇
(高渡)
|
7.25
|
7.56
|
7.39
|
7.63
|
7.63
|
7.62
|
7.98
|
8.2
|
8.2
|
8.1
|
8.1
|
8.24
|
7.8
|
7.78
|
JSF199
|
王集镇
|
7.25
|
6.98
|
7.49
|
7.31
|
7.31
|
7.43
|
7.45
|
7.4
|
7.8
|
7.3
|
8
|
7.93
|
7.8
|
7.77
|
JSF200
|
双沟镇
(峰山)
|
7.64
|
7.85
|
6.44
|
6.95
|
6.95
|
7.23
|
6.68
|
6.65
|
6.9
|
7
|
7.6
|
5.64
|
6.8
|
6.94
|
JSE201
|
青阳街道
|
7.95
|
7.14
|
7.84
|
7.16
|
7.16
|
7.38
|
7.79
|
7.5
|
7.5
|
7.4
|
7.7
|
7.02
|
6.1
|
6.97
|
JSF202
|
半城镇
(陈圩)
|
7.34
|
6.46
|
7.53
|
6.78
|
6.78
|
7.14
|
6.59
|
6.9
|
6.9
|
6.8
|
6.5
|
6.22
|
6.5
|
7.28
|
JSF203
|
龙集镇
|
7.74
|
6.99
|
7.23
|
7.03
|
7.03
|
7.16
|
7.88
|
7.5
|
7.2
|
7.4
|
6.7
|
6.69
|
7.7
|
7.71
|
JSF204
|
归仁镇
|
7.59
|
7.62
|
7.57
|
6.83
|
6.83
|
7.06
|
7.19
|
7.2
|
7.7
|
7.8
|
7.6
|
8.12
|
7.8
|
8.21
|
平均
|
|
7.51
|
7.40
|
7.41
|
7.30
|
7.31
|
7.4
|
7.44
|
7.43
|
7.45
|
7.5
|
7.43
|
7.50
|
7.48
|
7.50
|
图5 土壤pH值年度变化情况
二、土壤环境质量分级
依据国家标准《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等有关国家和行业标准,采用内梅罗公式,对全市各监测点2022年耕层土壤的重金属及六六六、DDT污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分级(表9)。
从评价结果看,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26个监测点土壤环境质量综合评价达1级,归仁镇JSF204监测点达到2级,综合评价分值为0.7,还需要加强监控。从检测数据看,我市耕地土壤质量环境整体清洁,绝大部分耕地符合《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NY/391-2021)要求, 是发展绿色食品生产的优势区域,是打造“宿有千香”农产品品牌的自然优势,是发展果蔬食品产业链的基础要素,是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支撑。
表9 宿迁市监测点环境质量评价统计表
地点
|
铅
|
镉
|
汞
|
砷
|
铬
|
铜
|
六六六
|
DDT
|
土壤环境质量等级
|
土壤综平指数
|
|
县(区)
|
乡(镇、社区)
|
||||||||||
JSF178
|
屠园镇
|
20.00
|
0.17
|
0.01
|
9.80
|
82.00
|
2.2
|
0.0
|
0.0
|
1
|
0.44
|
JSV179
|
龙河镇
|
26.00
|
0.27
|
0.01
|
6.81
|
77.00
|
1.02
|
0.0
|
0.0
|
1
|
0.41
|
JST180
|
埠子镇
|
24.59
|
0.28
|
0.04
|
33.31
|
58.01
|
2.95
|
0.0
|
0.0
|
1
|
0.48
|
JSF181
|
陆集街道
|
17.97
|
0.53
|
0.05
|
16.27
|
30.96
|
3.09
|
0.0
|
0.0
|
1
|
0.41
|
JSF182
|
新庄镇
|
18.21
|
0.05
|
0.05
|
13.93
|
52.44
|
3.17
|
0.0
|
0.0
|
1
|
0.42
|
JSE183
|
来龙镇(侍岭)
|
16.95
|
0.21
|
0.04
|
8.87
|
40.40
|
1.24
|
0.0
|
0.0
|
1
|
0.40
|
JSF184
|
曹集乡
|
22.89
|
0.48
|
0.05
|
6.49
|
40.68
|
1.49
|
0.0
|
0.0
|
1
|
0.61
|
JSF185
|
皂河镇
|
25.79
|
0.30
|
0.06
|
25.90
|
105.00
|
1.97
|
0.0
|
0.0
|
1
|
0.58
|
JSF186
|
大兴镇(丁嘴)
|
16.42
|
0.02
|
0.08
|
19.72
|
98.42
|
3.15
|
0.0
|
0.0
|
1
|
0.43
|
JSF187
|
大兴镇
|
16.00
|
0.23
|
0.03
|
6.03
|
60.00
|
3.5
|
0.0
|
0.0
|
1
|
0.39
|
JST188
|
蔡集镇
|
19.00
|
0.30
|
0.02
|
7.68
|
69.00
|
1.34
|
0.0
|
0.0
|
1
|
0.34
|
JSF189
|
刘集镇
|
23.00
|
0.36
|
0.04
|
7.14
|
59.00
|
1.23
|
0.0
|
0.0
|
1
|
0.40
|
JSV190
|
华冲镇
|
25.00
|
0.35
|
0.03
|
4.72
|
71.00
|
2.51
|
0.0
|
0.0
|
1
|
0.42
|
JSE191
|
七雄街道
|
14.00
|
0.20
|
0.01
|
3.29
|
63.00
|
2.2
|
0.0
|
0.0
|
1
|
0.34
|
JSW192
|
桑墟镇
|
37.00
|
0.26
|
0.09
|
9.26
|
89.00
|
2.34
|
0.0
|
0.0
|
1
|
0.49
|
JSF193
|
李恒镇
|
32.00
|
0.38
|
0.03
|
16.00
|
101.00
|
2.09
|
0.0
|
0.0
|
1
|
0.63
|
JSF194
|
十字街道
|
16.00
|
0.17
|
0.01
|
5.54
|
62.00
|
3.47
|
0.0
|
0.0
|
1
|
0.36
|
JSF195
|
三庄镇
|
17.00
|
0.19
|
0.13
|
6.56
|
67.00
|
3.68
|
0.0
|
0.0
|
1
|
0.41
|
JSE196
|
众兴街道
|
14.00
|
0.15
|
0.03
|
6.55
|
60.00
|
2.85
|
0.0
|
0.0
|
1
|
0.42
|
JSF197
|
临河镇
|
14.00
|
0.16
|
0.02
|
7.58
|
67.00
|
2.55
|
0.0
|
0.0
|
1
|
0.40
|
JSF198
|
卢集镇
(高渡)
|
21.00
|
0.17
|
0.02
|
13.30
|
82.00
|
1.25
|
0.0
|
0.0
|
1
|
0.48
|
JSF199
|
王集镇
|
11.00
|
0.16
|
0.01
|
6.50
|
58.00
|
2.34
|
0.0
|
0.0
|
1
|
0.34
|
JSF200
|
双沟镇(峰山)
|
26.55
|
0.33
|
0.05
|
8.27
|
44.20
|
1.92
|
0.0
|
0.0
|
1
|
0.44
|
JSE201
|
青阳街道
|
16.12
|
0.17
|
0.03
|
16.82
|
52.03
|
3.43
|
0.0
|
0.0
|
1
|
0.56
|
JSF202
|
半城镇
(陈圩)
|
34.84
|
0.16
|
0.04
|
23.76
|
41.83
|
2.1
|
0.0
|
0.0
|
1
|
0.65
|
JSF203
|
龙集镇
|
20.92
|
0.14
|
0.24
|
21.51
|
40.46
|
1.78
|
0.0
|
0.0
|
1
|
0.52
|
JSF204
|
归仁镇
|
23.98
|
0.12
|
0.04
|
7.57
|
48.50
|
2.29
|
0.0
|
0.0
|
2
|
0.70
|
三、耕地地力综合评价
耕地土壤养分综合指数。以全市27个省级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和653个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点土壤肥力指标的平均值为中值,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用修正后的内梅罗公式来计算土壤养分综合指数(SNMI)。由图6看出,宿城区、宿豫区土壤养分综合指数高于全市土壤养分综合指数,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低于全市土壤养分综合指数。总体而言,全市土壤肥力水平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地力培肥工作。
第四章施肥情况与特点
一、肥料投入数量及其年度变化
从肥料投入统计结果(表10、图7)看,全市化肥投入总量呈逐年增加后下降趋势。2022年宿迁市农用化学肥料(折纯)使用情况是:总用量34.1009万吨,其中氮14.432万吨,磷2.9376万吨,钾1.6259万吨,复合肥15.1054万吨,总量较2021年34.6668相比下降了0.5659万吨,降低1.63个百分点,超额完成省定化肥减量任务。从肥料使用分类看,2022年,全市氮肥使用量较上年减少0.2814万吨,降低1.91%;磷肥使用量较上年减少0.325万吨,降低9.96%;钾肥使用量较去年减少0.122万吨,降低6.98%;复混肥同比增加0.1625万吨,增加1.09%(农业化肥使用量均为统计数据)。
全市肥料使用量持续降低主要有四个方面原因:一是精准
施肥减量。坚持不懈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扎实开展采样测土、田间试验和培训指导,推广应用麦玉种肥同播、水稻侧深施肥、水肥一体化等精准施肥技术。二是调整优化结构减量。新型肥料推广不断增长,配方肥、水溶性肥料、缓控肥料、设施作物生物有机肥料等一大批新型肥料脱颖而出,示范应用步伐加快。三是改进施肥方式减量。以水稻侧深施肥机、小麦玉米种肥同播机、有机肥机械撒施机、果蔬水肥一体化等施肥机械推广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肥料利用率,降低了劳动力投入。四是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减量。以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生态循环农业试点、化肥减量增效等项目未抓手,示范推广一批“有机肥+N”模式。
表10 宿迁市农业化肥使用情况统计表(1998-2022)
|
化肥用量 (万吨)
|
||||
年份
|
合计
|
N
|
P2O5
|
K2O
|
复合肥
|
1998
|
30.7444
|
18.3485
|
6.8231
|
1.594
|
3.9788
|
1999
|
31.5883
|
17.3197
|
8.4174
|
1.8083
|
4.0429
|
2000
|
30.684
|
16.189
|
8.0773
|
1.8885
|
4.5292
|
2001
|
31.0075
|
17.0351
|
7.077
|
2.2645
|
4.6309
|
2002
|
32.1239
|
17.7425
|
7.3486
|
2.3867
|
4.6461
|
2003
|
30.7733
|
16.3598
|
6.6792
|
2.1848
|
5.5495
|
2004
|
31.712
|
16.7278
|
6.3107
|
2.7221
|
5.9514
|
2005
|
31.4695
|
17.3064
|
6.1268
|
2.1147
|
5.9216
|
2006
|
31.7476
|
17.2059
|
6.4935
|
2.085
|
5.9632
|
2007
|
33.2436
|
18.0005
|
6.7374
|
1.6815
|
6.8242
|
2008
|
35.3655
|
18.8782
|
6.8547
|
1.7633
|
7.8693
|
2009
|
36.6389
|
19.3366
|
6.6887
|
1.9919
|
8.6217
|
2010
|
38.3976
|
20.0446
|
6.8991
|
2.065
|
9.3889
|
2011
|
39.8419
|
19.5278
|
7.0354
|
2.1338
|
11.1399
|
2012
|
40.2904
|
18.9623
|
7.1925
|
2.1804
|
11.9552
|
2013
|
39.9638
|
18.3530
|
6.9319
|
2.2857
|
12.3932
|
2014
|
39.4503
|
18.0653
|
6.7014
|
2.2272
|
12.4564
|
2015
|
39.104
|
17.9221
|
6.4454
|
2.2582
|
12.4783
|
2016
|
38.5857
|
17.6712
|
6.1541
|
2.2092
|
12.5512
|
2017
|
38.1393
|
17.3186
|
6.0242
|
2.2482
|
12.5483
|
2018
|
36.3953
|
16.8693
|
5.3092
|
2.0689
|
12.1479
|
2019
|
35.8821
|
16.3502
|
4.6221
|
2.0358
|
12.8740
|
2020
|
35.1832
|
15.5949
|
4.3798
|
2.0001
|
13.2084
|
2021
|
34.6668
|
14.7134
|
3.2626
|
1.7479
|
14.9429
|
2022
|
34.1009
|
14.4320
|
2.9376
|
1.6259
|
15.1054
|
图7 农用化肥不同年度使用情况 (单位:万吨)
二、肥料投入结构与特点
根据农户肥情调查,分析了小麦、水稻、玉米肥料投入结构,三类农作物全部以施用化学肥料为主,从施肥总量上来看(表11、图8),小麦、水稻、玉米的施肥总量分别是30.39公斤/亩、30.06公斤/亩、29.42公斤/亩,较去年相比分别减少0.09公斤/亩、1.18公斤/亩、0.9公斤/亩,其中水稻施肥减量幅度最大达3.78%,玉米减量2.97%。
从氮肥施用量看,玉米施肥最多达到20.99公斤/亩,其次小麦18.84公斤/亩,再次水稻18.81公斤/亩,其中,玉米施肥量较去年减3.48公斤/亩,水稻施肥量较去年减0.25公斤/亩,小麦增0.14公斤/亩。
从磷肥施用量看,小麦6.01公斤/亩最高,其次是水稻5.68公斤/亩,最后是玉米4.13公斤/亩。小麦磷肥施用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水稻减少0.11公斤/亩,玉米减少0.73公斤/亩,减幅达到15%。总体而言,磷肥施用情况符合我市提出的控磷方向。
从钾肥施用量看,水稻5.57公斤/亩最高,其次是小麦5.54公斤/亩,最少是玉米4.29公斤/亩。
从化学肥料的投入情况分析,氮、磷、钾的施用比例在不同作物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小麦的氮、磷、钾施用比例为1:0.32:0.29,水稻的氮、磷、钾施用比例为1:0.3:0.3,玉米的氮、磷、钾施用比例为1:0.2:0.2,在今后化肥施用过程中要进一步提高钾肥施用比例。
表11 宿迁市主要农作物施肥情况统计表
单位:公斤/亩
作物名称
|
小麦
|
水稻
|
玉米
|
实收产量
|
528.93
|
614.42
|
382.71
|
化肥N量
|
18.84
|
18.81
|
20.99
|
化肥P量
|
6.01
|
5.68
|
4.13
|
化肥K量
|
5.54
|
5.57
|
4.29
|
总肥N量
|
18.84
|
18.81
|
20.99
|
总肥P量
|
6.01
|
5.68
|
4.13
|
总肥K量
|
5.54
|
5.57
|
4.29
|
总施肥量
|
30.39
|
30.06
|
29.42
|
图8 主要农作物施肥情况(折纯)
单位:公斤/亩
三、主要作物产量及肥料贡献率
地力贡献率是衡量土壤肥力对作物产量贡献的指标,为当季不施肥作物的产量与常规施肥下作物产量之比。2022年全市小麦当季无肥区产量为281.53公斤/亩,常规施肥区500.05公斤/亩,水稻当季无肥区产量为384.74公斤/亩,常规施肥区605.65公斤/亩,玉米当季无肥区产量为295.30公斤/亩,常规施肥区为388.27公斤/亩。三种作物的地力贡献率分别为56.30%、63.53%、76.06%,肥料贡献率分别为43.70%、36.47%、23.94%,可见作物对肥料的依赖度为小麦>水稻>玉米,应针对不同作物确定施肥量,减少肥料不必要投入。
表12 2022年主要作物产量情况
作物类型
|
产量(公斤/亩)
|
地力贡献率(%)
|
肥料贡献率(%)
|
|
当季无肥区
|
常规施肥区
|
|||
小麦
|
281.53
|
500.05
|
56.30
|
43.70
|
水稻
|
384.74
|
605.65
|
63.53
|
36.47
|
玉米
|
295.30
|
388.27
|
76.06
|
23.94
|
四、土壤养分平衡状况
耕地土壤养分平衡分析是在一定区域土壤的特定时间段,在不考虑肥料利用率的前提下,以作物带出的养分与肥料投入的养分差值反映土壤养分盈亏平衡变化趋势的分析方法。2022年三种主要农作物土壤养分平衡状况分析结果表明(表13、图9),耕地土壤氮素盈余,年平均6.42公斤/亩,较去年减少2.33公斤/亩;磷素盈余,年平均为2.87公斤/亩,较去年减少0.02公斤/亩;钾素亏缺,年平均为4.69公斤/亩,钾素亏缺趋势较2020年有所缓解。
不同作物之间土壤养分平衡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小麦的氮素盈余4.93公斤/亩,较去年减少盈余2.05公斤/亩;磷素盈余3.74公斤/亩,较去年减少盈余0.4公斤/亩;钾素亏缺3.4公斤/亩,较去年亏缺增加1.47公斤/亩。水稻氮素盈余7.5公斤/亩,较去年增加盈余0.61公斤/亩;磷素盈余2.67公斤/亩,较去年盈余减少0.43公斤/亩;钾素亏缺7.75公斤/亩,较去年亏缺增加1.09公斤/亩。玉米氮素盈余6.83公斤/亩,较去年减少盈余5.56公斤/亩,磷素盈余2.2公斤/亩,较去年增加盈余0.77公斤/亩,钾素亏缺2.91公斤/亩,较去年减少亏缺0.57公斤/亩。
上述分析结果表明,2022年宿迁市土壤氮素盈余19.26,较2021年减少7公斤/亩,盈余量出现较大降幅,科学施肥水平和肥料利用率提高,氮肥减量仍有一定提升空间;磷素盈余8.61公斤/亩,较去年减少0.06公斤/亩,控磷效果逐步显现,总体来说比较合理;钾素亏缺14.06公斤/亩,较去年增加1.99公斤/亩,在施肥结构调整中,我市仍需以减氮控磷稳钾为主。
平衡系数为养分投入和产出之比,一般以此表示土壤养分平衡状况,其数值偏离平衡点越大,表示越不平衡,施肥越不合理。2022年我市小麦、水稻、玉米氮肥平衡系数分别是1.36、1.61、1.6,小麦磷肥平衡系数2.73,较去年3.21减少明显,说明小麦磷肥施肥结构逐步合理;水稻磷肥平衡系数1.97,较去年下降0.09,小麦、水稻钾肥平衡系数0.61、0.41,较去年相比有所降低,说明仍需提高钾肥施肥量和肥料利用率。
表13 2022年主要作物养分平衡状况
单位:公斤/亩
作物类型
|
总施肥量
|
作物吸肥量
|
盈亏
|
平衡系数
|
||||||||
N
|
P2O5
|
K2O
|
N
|
P2O5
|
K2O
|
N
|
P2O5
|
K2O
|
N
|
P2O5
|
K2O
|
|
小麦
|
18.45
|
5.9
|
5.31
|
13.52
|
2.16
|
8.71
|
4.93
|
3.74
|
-3.4
|
1.36
|
2.73
|
0.61
|
水稻
|
19.74
|
5.41
|
5.47
|
12.24
|
2.74
|
13.22
|
7.5
|
2.67
|
-7.75
|
1.61
|
1.97
|
0.41
|
玉米
|
18.28
|
5.25
|
5.25
|
11.45
|
3.05
|
8.16
|
6.83
|
2.2
|
-2.91
|
1.60
|
1.72
|
0.64
|
图9 主要作物养分收支平衡情况 单位:公斤/亩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
一、基本结论
1. 土壤养分总体趋升。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3.79g/kg、1.48/kg、22.79mg/kg、139.3mg/kg。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有较大幅度上升。2007-2022年以来,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有效磷含量趋于平稳并保持上升趋势,土壤微量元素平均含量总体趋势略有增加。
2. 土壤钾素仍然亏缺。我市小麦、水稻、玉米的钾肥平衡系数分别为0.61、0.41、0.64,与去年相比,小麦、水稻出现系数下降,玉米略有提高,土壤钾素亏缺仍较为严重。我市小麦、水稻、玉米的钾肥施肥量分别为5.54公斤/亩、5.57公斤/亩、4.29公斤/亩,较去年分别增加0.23公斤/亩、-0.83公斤/亩、-0.86公斤/亩,与全省2021年平均值5.0公斤/亩、5.7公斤/亩、4.7公斤/亩相比,钾肥施用量平均值5.13公斤/亩,与全省平均水平低持平。考虑到作物单产幅度提高,作物对钾素的需求更高,我市将进一步优化配方,提高钾素配比。
3. 施肥结构仍不合理。近年来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施肥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农作物单产和生物产量持续增加,大量地带走土壤中养分,加之肥料投入水平与比例不尽合理,有机肥投入较少,化学氮肥用量增加,磷肥用量基本保
持稳定,钾肥比例虽有提高,但用量仍明显不足,氮、磷、钾施用比例不协调,农民科学施肥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4. 土壤环境质量较好。全市耕地环境质量较好,根据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成果,我市99.99%的耕地属于优先保护类,耕地环境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条件要求。当前,我市全面开展废旧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及公共空间治理、农村生态环境整治等工作,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逐步改善,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二、对策建议
1. 强化耕地质量调查监测评价。规范开展162个耕地质量监测点常规监测工作,建设完善市县耕地质量监测体系,根据监测结果完成耕地质量等级年度变更调查评价。在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重点行业企业周边持续开展耕地土壤环境例行监测,及时掌握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强化主要农作物施肥情况调查,规范数据采集、统计和报送程序,了解区域内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强度。通过耕地质量调查监测评价,制定有针对性的施肥技术意见,指导农民科学施肥。
2. 持续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基础性工作。做好取土化验、田间试验等测土配方施肥基础性工作,充分运用取土化验和田间试验结果,应用县域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进行主要农作物基肥主推配方设计,及时发布主要农作物施肥配方。指导农户特别是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采用信息化手段,查询土壤属性,订制作物“营养套餐”,加快配方肥料进村入户、应用到田。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用于配方肥应用推广工作,探索开展配方肥应用补助;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新“五个一”服务模式,积极探索向新型经营主体、肥料企业等社会化服务组织打包购买“统测、统配、统供、统施”服务,推动配方肥应用落地。
3. 着力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在化肥使用强度大、示范带动能力强、相对集中连片区域,建立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集成示范肥料高效利用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和新模式。2023年,每个县(区)至少建设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2个。在 “两湖”、“两河”沿线及国省考断面流域内等重点区域,开展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行动,推进化肥用量持续下降、有机肥应用比重不断提高。在泗洪县、泗阳县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开展粪污收集、集中处理、定向配送、机械施用,协同推进种养协调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每个试点县示范面积不少于10万亩,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5%以上。
4. 扎实开展耕地地力提升行动。针对设施蔬菜地、黄河故道中低产田、高标准农田建成区等,开展耕地质量提升示范区建设,综合施策,分类指导,以“改(改良土壤)、培(培肥地力)、保(保水保肥)、建(基础设施)、控(控污修复)”为路径,实行工程、农艺、农机措施相结合,有效消减土壤障碍因子,提高耕地质量等级,提升耕地综合产出能力。2023年,每个县(区)建设耕地质量提升示范区1个以上。
2023年5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宿迁市2022年度耕地质量监测报告
耕地质量监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江苏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赋予县(区)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是及时了解和掌握耕地质量状况、促进耕地资源合理利用、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公益性、基础性工作,也是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2006年宿迁市建立了27个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代表不同土壤类型和种植制度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通过土壤测试、植株分析、田间作业记载等方法,对农区主要类型的耕地土壤的理化性状和生产潜力进行动态监测,了解和掌握耕地土壤的基础地力动态变化规律和施肥效果以及农业生产中营养物质的循环和平衡状况,制定农作物高产稳产的合理施肥制度与技术方案,提出耕地土壤改良与耕地质量建设科学建议,为制定农业生产重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根据2007—2022年27个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监测数据,对比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土壤检测结果和近几年耕地质量建设有关资料,分析讨论不同土壤类型、利用方式下宿迁市耕地土壤肥力质量、环境质量、综合等级,提出今后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章 自然与农业生产情况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宿迁市位于江苏省北部,介于北纬33°8′—34°25′,东经117°56′—119°10′之间,属于长三角经济圈、东陇海产业带、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的交叉辐射区。地势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的格局,最高点海拔71.2米,最低点海拔2.8米。属温暖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4.2℃,年平均降水量910毫米,年均日照总时数2291小时。宿迁市辖沭阳、泗阳、泗洪三县和宿豫区、宿城区,有67个乡(镇)和28个街道办事处,全市总面积855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88.03万人。
二、农业发展现状
宿迁是传统农业大市,2022年,农林牧渔业稳步发展,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49.64亿元,其中农业产值389.99亿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60.0%。2022年,粮食实现稳产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410.59万吨,创历史新高。全年粮食播种面积905.63万亩、单产453.38公斤/亩、总产410.59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0.1%、0.1%和0.2%。其中,夏粮443.81万亩、单产386.46公斤/亩、总产171.51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0.1%、0.6%和0.7%;秋粮播种面积461.83万亩,比上年增长0.1%;单产517.69公斤/亩、总产239.08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0.2%和0.1%。
三、土地资源概况
全市总面积8555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占77.6%。宿迁市耕地总面积为616.21万亩,其中沭阳县182.9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9.69%;泗阳县94.5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5.34%;泗洪县200.3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2.51%;宿豫区76.0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2.34%;宿城62.3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0.12%(国土三调及2021年最新年度调查数据)。
全市耕地土壤主要发育于黄泛冲积物、古湖河相沉积物,全市土壤共分为潮土、砂姜黑土、黄棕壤土、棕壤土、黄褐土、褐土、粗骨土、石灰岩土、水稻土、滨海盐土和紫色土11个土类、15个亚类、20个土属、27个土种。其中潮土类共有387.17万亩,占全市耕地土壤面积的62.83%,是面积最大的耕作土壤;砂姜黑土类面积129.28万亩, 占全市耕地土壤面积的20.98%;黄褐土总面积55.64万亩,占全市耕地土壤面积的9.03%;褐土总面积33.95万亩,占全市耕地土壤面积的5.51%;棕壤土总面积6.84万亩,占全市耕地土壤面积的1.11%;粗骨土总面积1.42万亩,占全市耕地土壤面积的0.23%;滨海盐土总面积0.80万亩,占全市耕地土壤面积的0.13%;石灰岩土总面积0.39万亩,占全市耕地土壤面积的0.064%;紫色土总面积0.33万亩,占全市耕地土壤面积的0.053%;黄棕壤土总面积0.29万亩,占全市耕地土壤面积的0.047%;水稻土0.10万亩,占全市耕地土壤面积的0.016%。
第二章 耕地质量监测工作概况
一、监测点设置
按照“统一性、均匀性、连续性”的原则,根据不同生态环境、作物布局、耕作制度、土壤类型,在全市共建立了27个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表1),其中24个稻麦轮作,3个麦玉轮作。每个监测点面积1-2亩,设4个处理,即:长期无肥区、当季无肥区(活动无肥区)、常规施肥区和试验监测区。长期无肥区、当季无肥区、试验监测区面积0.1亩以上,当季无肥区在监测点内活动轮换,常规施肥区面积不小于0.5亩,或直接用监测地块大田定点观察。长期无肥区和试验监测区用水泥板(埋深0.8-1米),做成永久性隔离小区,小区进水口位于进水渠上游;当季无肥区用塑料薄膜嵌入地下(0.3-0.5m)做成防渗漏的田埂来隔离;常规施肥区的施肥量为当地平均施肥水平。
表1 宿迁市各土壤监测点基本情况表
县(区)
|
乡镇
|
村组
|
农户
|
经度
|
纬度
|
土类
|
亚类
|
土属
|
土种
|
作物布局
|
监测点
|
编号
|
|||||||||||
宿城区
|
屠园镇
|
中楼村
|
单红保
|
118.11074
|
33.59565
|
潮土
|
黄潮土
|
沙土
|
沙土
|
稻—麦
|
JSF178
|
龙河镇
|
朱大兴村
|
张允辉
|
118.200833
|
33.765556
|
潮土
|
黄潮土
|
两合土
|
两合土
|
稻—麦
|
JSV179
|
|
埠子镇
|
大西村
|
戴传刚
|
118.14491
|
33.50572
|
潮土
|
黄潮土
|
沙土
|
沙土
|
稻—麦
|
JST180
|
|
蔡集镇
|
蔡集社区
|
朱月凤
|
118.53434
|
33.65219
|
潮土
|
黄潮土
|
沙土
|
沙土
|
麦—玉
|
JST188
|
|
宿豫区
|
陆集街道
|
虎山社区
|
程兰玉
|
118.24488
|
33.42562
|
潮土
|
黄潮土
|
两合土
|
两合土
|
稻—麦
|
JSF181
|
新庄镇
|
朱林圩村
|
周守峰
|
118.26585
|
34.00505
|
砂姜
黑土
|
砂姜
黑土
|
岗黑土
|
岗黑土
|
稻—麦
|
JSF182
|
|
来龙镇
|
左庄
|
高万章
|
118.1054
|
34.4963
|
砂姜
黑土
|
砂姜
黑土
|
岗黑土
|
岗黑土
|
稻—麦
|
JSE183
|
|
曹集乡
|
快乐村
|
朱善龙
|
118.2226
|
34.00407
|
潮土
|
黄潮土
|
沙土
|
沙土
|
稻—麦
|
JSF184
|
|
皂河镇
|
七堡村
|
孙莉
|
118.05589
|
34.02168
|
潮土
|
黄潮土
|
两合土
|
两合土
|
稻—麦
|
JSF185
|
|
大兴镇
(丁嘴)
|
储嘴村
|
董振林
|
118.32468
|
33.53204
|
潮土
|
黄潮土
|
沙土
|
沙土
|
稻—麦
|
JSF186
|
|
大兴镇
|
先锋社区
|
吴继民
|
118.438897
|
33.888762
|
潮土
|
典型
潮土
|
石灰性潮壤土
|
两合土
|
稻—麦
|
JSF187
|
|
沭阳县
|
刘集镇
|
南岗庄村
|
刘 磊
|
118.35726
|
33.58572
|
砂姜
黑土
|
砂姜
黑土
|
岗黑土
|
岗黑土
|
稻—麦
|
JSF189
|
华冲镇
|
大尖村
|
郝小光
|
118.51496
|
34.15318
|
潮土
|
棕潮土
|
棕黄土
|
棕黄土
|
稻—麦
|
JSV190
|
|
七雄街道
|
双条河村
|
郁 树
|
118.881
|
34.131
|
潮土
|
黄潮土
|
淤土
|
淤土
|
稻—麦
|
JSE191
|
|
桑墟镇
|
桑墟居委会
|
徐效西
|
118.816972
|
34.30094
|
潮土
|
棕潮土
|
老黄土
|
老黄土
|
稻—麦
|
JSW192
|
|
李恒镇
|
野场村祝庄组
|
徐秀扬
|
119.04115
|
34.09374
|
潮土
|
黄潮土
|
淤土
|
淤土
|
稻—麦
|
JSF193
|
|
十字街道
|
杨荡村杨东组
|
杨生瑞
|
118.51351
|
34.02288
|
潮土
|
黄潮土
|
沙土
|
沙土
|
稻—麦
|
JSF194
|
|
泗阳县
|
三庄镇
|
夫庙村
|
王春侠
|
118.37508
|
33.50437
|
砂姜
黑土
|
砂姜
黑土
|
岗黑土
|
岗黑土
|
稻—麦
|
JSF195
|
众兴街道
|
陶圩村
|
张青
|
118.65188
|
33.64273
|
潮土
|
黄潮土
|
沙土
|
沙土
|
稻—麦
|
JSE196
|
|
临河镇
|
云渡村
|
陈继文
|
118.56942
|
33.75747
|
潮土
|
黄潮土
|
沙土
|
沙土
|
稻—麦
|
JSF197
|
|
卢集镇
(高渡)
|
南王集
|
陈继国
|
118.65949
|
33.53139
|
黄褐土
|
黄褐土
|
岗黄土
|
岗黄土
|
稻—麦
|
JSF198
|
|
王集镇
|
张坝村
|
左小江
|
118.47023
|
33.51351
|
潮土
|
黄潮土
|
沙土
|
沙土
|
稻—麦
|
JSF199
|
|
泗洪县
|
双沟镇
(峰山)
|
塔河村
|
汤乐俊
|
118.03186
|
33.11565
|
黄褐土
|
黄褐土
|
岗黄土
|
岗黄土
|
麦—玉
|
JSF200
|
青阳街道
|
黄台居
|
刘凯
|
118.286389
|
33.426667
|
砂姜
黑土
|
砂姜
黑土
|
岗黑土
|
岗黑土
|
稻—麦
|
JSE201
|
|
半城镇
(陈圩)
|
穆庄村
|
陈猛
|
118.21304
|
33.20698
|
潮土
|
黄潮土
|
两合土
|
两合土
|
稻—麦
|
JSF202
|
|
龙集镇
|
应山村
|
刘闯
|
118.57248
|
33.38669
|
黄褐土
|
黄褐土
|
岗黄土
|
岗黄土
|
麦—玉
|
JSF203
|
|
归仁镇
|
大口村
|
陈勇
|
118.232319
|
33.68636
|
潮土
|
黄潮土
|
两合土
|
两合土
|
稻—麦
|
JSF204
|
二、监测内容
(一)监测点的立地条件和农业生产概况
主要包括监测点常年降雨量、有效积温、无霜期、排灌条件、种植制度、常年施肥量、作物产量、成土母质、土壤类型等。
(二)田间作业情况
记载年度内每季作物的名称、品种、播期、播种方式、收获期、耕作情况、灌排、病虫害防治、自然灾害出现的时间、强度以及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其他对监测地块有影响的自然、人为因素等。
(三)作物产量和施肥量
监测、记载监测点各小区的作物产量、有机肥和化肥的施用日期、具体品种、施肥次数和施用量。
(四)土壤养分
每年定期检测监测点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缓效钾、速效钾等土壤养分,周期性检测土壤微量元素及重金属等土壤环境质量参数。
(五)监测点周边农情
选择监测点周边10个农户的田块作为长期联系户,定期上门调查并记载作物类型、品种、面积、产量、施肥日期、施肥量等情况。
三、监测方法
(一)耕作层土壤样品的采集
每年于秋熟作物收获后,在田间采用“S”形方法采样,采样点数为15-20个,水旱轮作田采样深度为0-15cm,旱作田采样深度为0-20cm。
(二)农作物植株样品的采集
一般农作物植株样品在收获时与土壤样品同步采集,蔬菜在收获期采集,采样方法选择“S”法,采样数量10-20个植株。籽实产量采用去边行后单独收割单独脱粒计实产,或随机取样法测产计理论产量,茎叶产量根据小样本进行籽实与茎叶重量比的考种数据换算。
(三)样品检测
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的土壤样品检测任务均通过招标形式确定,由谱尼测试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负责检测。检测方法采用《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规定的方法,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数据经过了认真核实,对部分异常数据进行剔除。
第三章 耕地土壤肥力质量
一、耕地土壤肥力现状与变化趋势
(一)有机质与大量元素
根据监测点数据统计分析,2022年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3.79g/kg、1.48g/kg 、22.79mg/kg、139.3mg/kg,不同年份土壤有机质与大量元素含量分布情况及变化如下(表2)。
表2 宿迁市耕地质量监测点耕地肥力状况变化表
监测点编号
|
监测点
位置
|
有机质(g/kg)
|
全N(g/kg)
|
有效P (mg/kg)
|
速效k(mg/kg)
|
||||
1982年
|
2022年
|
1982年
|
2022年
|
1982年
|
2022年
|
1982年
|
2022年
|
||
屠园镇
|
8.2
|
26.8
|
0.76
|
1.62
|
5.8
|
28.0
|
143
|
193
|
|
JSV179
|
龙河镇
|
9.2
|
22.3
|
0.61
|
1.48
|
5
|
22.1
|
90
|
182
|
JST180
|
埠子镇
|
8.7
|
23.5
|
0.58
|
1.54
|
4.5
|
20.7
|
120
|
109
|
JSF181
|
陆集街道
|
10.5
|
26.3
|
0.84
|
1.79
|
4.3
|
26.9
|
94
|
128
|
JSF182
|
新庄镇
|
12.9
|
28.8
|
0.8
|
1.81
|
4.1
|
22.0
|
91
|
195
|
JSE183
|
来龙镇(侍岭)
|
14.2
|
25.2
|
0.84
|
1.68
|
3.9
|
28.1
|
84
|
131
|
JSF184
|
曹集乡
|
9.7
|
26.7
|
0.89
|
1.76
|
3.5
|
21.1
|
108
|
67
|
JSF185
|
皂河镇
|
11.4
|
29.7
|
0.71
|
1.74
|
4.2
|
19.6
|
165
|
163
|
JSF186
|
大兴镇(丁嘴)
|
9.5
|
26.0
|
0.52
|
1.61
|
3.1
|
26.5
|
75
|
65
|
JSF187
|
大兴镇
|
8.6
|
19.1
|
0.52
|
1.23
|
3
|
30.9
|
79
|
61
|
JST188
|
蔡集镇
|
8.7
|
26.9
|
0.61
|
1.76
|
6.1
|
26.0
|
105
|
187
|
JSF189
|
刘集镇
|
12.1
|
23.5
|
0.78
|
1.57
|
4.4
|
24.8
|
116
|
195
|
JSV190
|
华冲镇
|
13.4
|
32.9
|
0.90
|
1.85
|
6.8
|
26.7
|
141
|
89
|
JSE191
|
七雄街道
|
15.3
|
34.8
|
1.01
|
1.84
|
3.6
|
30.5
|
138
|
80
|
JSW192
|
桑墟镇
|
14.2
|
18.9
|
0.99
|
1.17
|
8
|
13.6
|
132
|
175
|
JSF193
|
李恒镇
|
11.8
|
22.2
|
0.88
|
1.27
|
3
|
26.1
|
148
|
214
|
JSF194
|
十字街道
|
8.4
|
16.5
|
0.57
|
1.11
|
4.2
|
12.2
|
96
|
42
|
JSF195
|
三庄镇
|
8.9
|
21.9
|
0.73
|
1.28
|
5.4
|
12.0
|
85
|
248
|
JSE196
|
众兴街道
|
7.8
|
20.5
|
0.55
|
1.10
|
3.7
|
28.2
|
55
|
68
|
JSF197
|
临河镇
|
7.4
|
19.4
|
0.61
|
1.34
|
7.1
|
24.3
|
90
|
245
|
JSF198
|
卢集镇
(高渡)
|
7.1
|
14.0
|
0.49
|
1.03
|
3.1
|
15.4
|
127
|
233
|
JSF199
|
王集镇
|
9.7
|
16.0
|
0.39
|
1.17
|
6.4
|
24.2
|
66
|
74
|
JSF200
|
双沟镇
(峰山)
|
8.7
|
20.7
|
0.69
|
1.41
|
6.3
|
23.0
|
117
|
149
|
JSE201
|
青阳街道
|
14.5
|
31.1
|
1.02
|
1.89
|
7.5
|
22.4
|
82
|
100
|
JSF202
|
半城镇
(陈圩)
|
11.7
|
25.5
|
0.94
|
1.18
|
4.3
|
15.9
|
171
|
108
|
JSF203
|
龙集镇
|
10.8
|
17.8
|
0.82
|
1.12
|
3.8
|
25.1
|
184
|
137
|
JSF204
|
归仁镇
|
11
|
25.3
|
0.87
|
1.69
|
3.2
|
19.1
|
213
|
123
|
2022年平均
|
10.5
|
23.79
|
0.74
|
1.48
|
4.75
|
22.79
|
115
|
139.3
|
1、有机质
有机质是土壤重要的肥力指标之一,土壤的耕作性、保肥性、供肥性等都与有机质含量高低密切相关。从检测结果(表3、图1)分析,2022年监测点耕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3.79g/kg,与2021年23.89g/kg相比,减少了0.1g/kg;与2007年相比增加了2.72g/kg;与第二次土壤普查(1982年)相比,不论在旱作区,还是在水旱轮作区都普遍大幅度上升,平均上升了13.29g/kg,增幅126.57%。近年来,我市以耕地质量提升综合示范区、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绿色循环农业试点县等项目为抓手,示范推广一批“有机肥+N”模式,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规模持续扩大,农作物秸秆还田持续推进,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呈稳步增长趋势。
表3 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情况
单位:g/kg
年份
|
1982
|
2007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含量
|
10.5
|
21.07
|
20.26
|
20.62
|
20.81
|
19.47
|
20.73
|
21.9
|
22.3
|
22.8
|
23.3
|
23.4
|
24.38
|
23.89
|
23.79
|
图1 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度变化
2、全氮
土壤全氮含量状况表示土壤的潜在供氮能力。从检测结果(表4、图2)看,2022年耕层土壤全氮含量为1.48g/kg,与2021年1.49g/kg相比减少0.01g/kg;与2007年建点时相比,增加0.26g/kg,增加21.31%;与第二次土壤普查(1982年)相比,上升幅度较大,平均达0.74g/kg,增100%。耕地土壤全氮含量分布与有机质含量分布显示了较好的相关性,要提高土壤全氮含量,需从提高土壤有机质入手。
表4 土壤全氮含量变化情况 单位:g/kg
年份
|
1982
|
2007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含量
|
0.74
|
1.22
|
1.40
|
1.45
|
1.43
|
1.29
|
1.38
|
1.44
|
1.43
|
1.45
|
1.46
|
1.49
|
1.52
|
1.49
|
1.48
|
图2 土壤全氮含量年度变化
3、有效磷
从检测结果(表5、图3)看,2022年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为22.79mg/kg,与2021年22.73mg/kg相比增加0.06mg/kg;与第二次土壤普查(1982年)相比,增加了3.8倍。从2007年建点开始,我市土壤有效磷含量呈先降后升趋势,2013年最低,随后稳步提高。各监测点土壤有效磷含量均超过了10mg/kg的土壤缺磷临界值,因此,今后应适当控制磷肥施用量,以降低农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表5 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情况 单位:mg/kg
年份
|
1982
|
2007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含量
|
4.75
|
14.32
|
14.34
|
12.52
|
11.7
|
11.6
|
12.15
|
13.2
|
17.7
|
17.8
|
18.1
|
19.1
|
25.0
|
22.73
|
22.79
|
图3 土壤有效磷含量年度变化表
4、速效钾
从2007年建点后,土壤速效钾变化呈稳步增加趋势。2022年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为139.3mg/kg(表6、图4);与第二次土壤普查(1982年)相比,速效钾含量平均增加了24.3mg/kg, 增加21.13%。27个监测点中16个点土壤速效钾含量高于1982年平均数值,11个点低于1982年平均数值。从2007年至2022年全市土壤速效钾呈增长趋势,多年来复合肥的施用增加了土壤钾素补给,农作物秸秆还田促进土壤钾素循环,但不同监测点土壤速效钾含量差异明显,考虑到作物单产大幅度提高,作物对钾素需求更高,补钾工作仍需继续开展。
表6 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情况 单位:mg/kg
年份
|
1982
|
2007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含量
|
115
|
90.59
|
87.93
|
96.89
|
103.1
|
121.8
|
122.1
|
123
|
121
|
119
|
119
|
122.5
|
145.7
|
142.8
|
139.3
|
图4 土壤速效钾含量年度变化情况
(二)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是作物体内含量较少但必须有的营养元素,对照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分级标准(表7-1),对监测点2022年土壤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分析评价。从检测结果(表7-2)看,2022年我市耕层土壤有效铜含量平均为2.04mg/kg,评价结果为“1级(高)”,表明全市土壤不缺铜; 有效锌含量平均为2.75mg/kg,评价结果为“2级(较高)”,土壤缺锌状况得到显著改善,补锌要因地制宜,不可盲目施用;有效铁含量平均为62.06mg/kg,评价结果为“1级(高)”;有效锰含量平均为51.87mg/kg,评价结果为“1级(高)”;有效硼含量平均为0.48mg/kg,评价结果为“4级(较低)”,部分地区存在土壤缺硼现象。
表7-1 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评价分级标准
元素
|
评价分级
|
||||
1级(高)
|
2级(较高)
|
3级(中等)
|
4级(较低)
|
5级(低)
|
|
有效铜(mg/kg)
|
1.8
|
1.0-1.8
|
0.2-1.0
|
0.1-0.2
|
0.1
|
有效锌(mg/kg)
|
3.0
|
2.0-3.0
|
1.0-2.0
|
0.5-1.0
|
0.5
|
有效铁(mg/kg)
|
20.0
|
10.0-20.0
|
4.5-10.0
|
2.5-4.5
|
2.5
|
有效锰(mg/kg)
|
50.0
|
15.0-50.0
|
7.0-15.0
|
3.0-7.0
|
3.0
|
有效硼(mg/kg)
|
2.0
|
1.0-2.0
|
0.5-1.0
|
0.25-0.5
|
0.25
|
表7-2 宿迁市耕层土壤微量元素检测结果统计表
监测点编号
|
监测点
|
有效铜(mg/kg)
|
有效锌
(mg/kg)
|
有效铁
(mg/kg)
|
有效锰
(mg/kg)
|
有效硼
(mg/kg)
|
|||||
位置
|
07年
|
22年
|
07年
|
22年
|
07年
|
22年
|
07年
|
22年
|
07年
|
22年
|
|
JSF178
|
屠园镇
|
1.6
|
2.55
|
1.22
|
2.52
|
13.99
|
103
|
3.83
|
44.40
|
0.27
|
0.32
|
JSV179
|
龙河镇
|
2.03
|
1.61
|
0.81
|
2.01
|
15.5
|
45.6
|
4.26
|
54.81
|
0.52
|
0.46
|
JST180
|
埠子镇
|
4.95
|
1.52
|
4.04
|
2.05
|
19.39
|
59.6
|
10.6
|
57.54
|
0.3
|
0.55
|
JSF181
|
陆集街道
|
3.29
|
2.69
|
0.65
|
2.09
|
38.37
|
45.6
|
6.75
|
59.97
|
0.18
|
0.96
|
JSF182
|
新庄镇
|
2.71
|
1.75
|
0.48
|
2.20
|
78.6
|
108
|
46.2
|
58.14
|
0.54
|
0.29
|
JSE183
|
来龙镇
(侍岭)
|
2.47
|
2.75
|
0.56
|
3.80
|
55.21
|
56
|
48.51
|
51.41
|
0.2
|
0.63
|
JSF184
|
曹集乡
|
2.86
|
2.06
|
0.92
|
2.21
|
49.1
|
77.5
|
8.29
|
43.22
|
0.28
|
0.22
|
JSF185
|
皂河镇
|
4.67
|
1.34
|
0.79
|
1.74
|
64.86
|
40.5
|
23.65
|
56.71
|
0.53
|
0.44
|
JSF186
|
大兴镇
(丁嘴)
|
3.12
|
2.08
|
0.95
|
0.64
|
61.99
|
31.5
|
4.96
|
56.61
|
0.34
|
0.53
|
JSF187
|
大兴镇
|
3.89
|
2.69
|
1.54
|
1.58
|
64.87
|
77.4
|
6.48
|
53.90
|
0.57
|
0.63
|
JST188
|
蔡集镇
|
1.39
|
2.73
|
1.78
|
1.53
|
37.87
|
76.9
|
28.61
|
47.30
|
0.42
|
1.07
|
JSF189
|
刘集镇
|
3.11
|
2.13
|
0.5
|
1.66
|
60.24
|
16.8
|
27.9
|
52.40
|
0.53
|
0.31
|
JSV190
|
华冲镇
|
1.89
|
2.05
|
2.61
|
9.20
|
37.39
|
96
|
32.42
|
48.70
|
0.69
|
0.49
|
JSE191
|
七雄街道
|
4.41
|
1.90
|
1.46
|
2.01
|
29.3
|
72.1
|
6.4
|
50.40
|
0.38
|
0.2
|
JSW192
|
桑墟镇
|
3.39
|
2.26
|
0.8
|
2.24
|
65.13
|
54.6
|
29.79
|
49.00
|
0.34
|
0.18
|
JSF193
|
李恒镇
|
3.82
|
2.35
|
1.06
|
7.73
|
34.04
|
75.5
|
7.72
|
46.90
|
0.53
|
0.3
|
JSF194
|
十字街道
|
2.88
|
1.90
|
1.13
|
3.92
|
67.29
|
60.5
|
7.5
|
46.90
|
0.7
|
0.64
|
JSF195
|
三庄镇
|
1.77
|
2.23
|
3.37
|
1.79
|
30.22
|
46.3
|
5.23
|
54.20
|
0.34
|
0.81
|
JSE196
|
众兴街道
|
1.56
|
2.09
|
0.39
|
3.87
|
40.44
|
65.6
|
7.87
|
57.00
|
0.4
|
0.59
|
JSF197
|
临河镇
|
0.83
|
1.61
|
0.49
|
1.19
|
22.65
|
39.6
|
4.83
|
48.50
|
0.61
|
0.17
|
JSF198
|
卢集镇
(高渡)
|
1.55
|
1.18
|
0.87
|
2.35
|
27.94
|
24.5
|
4.88
|
54.70
|
0.25
|
0.19
|
JSF199
|
王集镇
|
2.62
|
1.87
|
1.22
|
0.65
|
45.96
|
15.9
|
3.1
|
55.00
|
0.57
|
0.29
|
JSF200
|
双沟镇
(峰山)
|
1.45
|
1.35
|
1.59
|
2.81
|
92.96
|
125
|
33.82
|
52.95
|
0.11
|
1.04
|
JSE201
|
青阳街道
|
5.03
|
1.62
|
2.65
|
1.99
|
89.8
|
63.9
|
15
|
49.32
|
0.53
|
0.39
|
JSF202
|
半城镇
(陈圩)
|
1.24
|
2.05
|
0.56
|
3.99
|
45.89
|
132
|
32.44
|
48.95
|
0.82
|
0.91
|
JSF203
|
龙集镇
|
1.31
|
3.94
|
1.25
|
2.73
|
30.26
|
33.3
|
31.7
|
51.39
|
0.27
|
0.29
|
JSF204
|
归仁镇
|
2.71
|
2.79
|
3.26
|
3.80
|
22.2
|
32.5
|
15.51
|
50.20
|
0.48
|
0.1
|
平均
|
2.68
|
2.04
|
1.36
|
2.75
|
45.98
|
62.06
|
16.97
|
51.87
|
0.43
|
0.48
|
(三)pH值
酸碱度(pH值)是土壤重要化学性状指标,不但影响土壤养分有效性,而且影响重金属元素的活性。从检测结果(表8、图5)看,2022年监测点土壤pH平均值为7.50。排除采样及检测中存在的允许误差,结合我市近几年土壤pH值情况,我市土壤pH值整体中性偏碱,但有7个监测点pH测试值低于7,pH值大于8的有9个点位,全市土壤pH值总体呈弱碱性。
表8 土壤pH值各年度检测结果统计表
监测点编号
|
监测点位置
|
07年
|
10年
|
11年
|
12年
|
13年
|
14年
|
15年
|
16年
|
17
年
|
18
年
|
19年
|
20年
|
21年
|
22年
|
JSF178
|
屠园镇
|
7.18
|
7.86
|
7.29
|
7.56
|
7.56
|
7.54
|
7.59
|
7.8
|
7.8
|
7.8
|
7.6
|
8.42
|
7.7
|
8.23
|
JSV179
|
龙河镇
|
7.19
|
7.3
|
7.56
|
7.2
|
7.36
|
7.42
|
7.36
|
7.2
|
8.1
|
7.8
|
8.1
|
8.33
|
7.9
|
7.90
|
JST180
|
埠子镇
|
7.88
|
7.9
|
7.77
|
7.47
|
7.47
|
7.51
|
8.23
|
7.5
|
7.1
|
7.4
|
7.03
|
8.04
|
8.0
|
8.04
|
JSF181
|
陆集街道
|
7.88
|
7.9
|
7.32
|
6.97
|
6.97
|
7.21
|
7.65
|
7.9
|
7.8
|
7.9
|
7.7
|
7.8
|
7.9
|
7.76
|
JSF182
|
新庄镇
|
7.44
|
7.37
|
7.39
|
7.06
|
7.06
|
7.19
|
6.63
|
6.8
|
6.3
|
6.6
|
6.3
|
6.04
|
8.0
|
5.55
|
JSE183
|
来龙镇(侍岭)
|
7.37
|
7.15
|
7.02
|
7.52
|
7.52
|
7.48
|
7.66
|
7.6
|
7.2
|
7.3
|
6.7
|
5.75
|
8.0
|
5.98
|
JSF184
|
曹集乡
|
7.78
|
7.15
|
7.45
|
7.49
|
7.49
|
7.49
|
7.56
|
7.9
|
7.6
|
8.1
|
7.8
|
7.64
|
8.2
|
7.63
|
JSF185
|
皂河镇
|
7.56
|
7.65
|
7.65
|
7.55
|
7.55
|
7.52
|
7.59
|
7.44
|
7.35
|
7.4
|
7.5
|
8.33
|
6.9
|
8.06
|
JSF186
|
大兴镇
(丁嘴)
|
7.89
|
7.5
|
7.33
|
7.25
|
7.25
|
7.35
|
7.75
|
7.55
|
7.5
|
7.44
|
7.8
|
8.15
|
7.3
|
7.89
|
JSF187
|
大兴镇
|
7.37
|
7.77
|
7.63
|
7.84
|
7.84
|
7.73
|
7.69
|
7.87
|
7.8
|
8
|
7.9
|
7.91
|
7.4
|
8.12
|
JST188
|
蔡集镇
|
7.31
|
7.25
|
7.36
|
7.52
|
7.52
|
7.48
|
7.12
|
7.3
|
7.2
|
7.5
|
7.2
|
8.2
|
6.3
|
7.01
|
JSF189
|
刘集镇
|
7.48
|
7.17
|
7.41
|
7.15
|
7.15
|
7.36
|
7.25
|
7.23
|
7.3
|
7.4
|
6.2
|
6.61
|
7.9
|
6.79
|
JSV190
|
华冲镇
|
7.38
|
7.38
|
7.79
|
7.03
|
7.03
|
7.21
|
7.73
|
7.37
|
6.8
|
6.9
|
6.3
|
5.93
|
7.7
|
6.43
|
JSE191
|
七雄街道
|
7.49
|
7.58
|
7.41
|
7.68
|
7.68
|
7.69
|
8.23
|
8
|
8
|
7.8
|
7.1
|
7.81
|
7.6
|
8.02
|
JSW192
|
桑墟镇
|
7.32
|
7.2
|
7.15
|
6.99
|
6.99
|
7.19
|
6.48
|
6.7
|
6.8
|
6.7
|
7.0
|
5.35
|
8.0
|
6.39
|
JSF193
|
李恒镇
|
7.51
|
6.8
|
7.54
|
7.44
|
7.44
|
7.47
|
7.34
|
7.8
|
8.1
|
7.8
|
7.9
|
8.12
|
7.6
|
7.94
|
JSF194
|
十字街道
|
7.66
|
7.57
|
7.36
|
7.3
|
7.3
|
7.36
|
7.4
|
7.2
|
7.8
|
7.64
|
7.8
|
8.24
|
7.0
|
8.20
|
JSF195
|
三庄镇
|
7.25
|
7.6
|
7.51
|
7.46
|
7.46
|
7.52
|
7.56
|
7.52
|
7.25
|
8.1
|
7.5
|
8.28
|
7.0
|
7.54
|
JSE196
|
众兴街道
|
7.21
|
7.6
|
7.5
|
7.47
|
7.47
|
7.51
|
7.3
|
7.35
|
8.2
|
7.8
|
8.1
|
8.08
|
7.6
|
8.20
|
JSF197
|
临河乡
|
7.89
|
7.74
|
7.34
|
7.63
|
7.63
|
7.55
|
7.22
|
7.25
|
7.2
|
7.4
|
7.9
|
8.47
|
7.7
|
8.29
|
JSF198
|
卢集镇
(高渡)
|
7.25
|
7.56
|
7.39
|
7.63
|
7.63
|
7.62
|
7.98
|
8.2
|
8.2
|
8.1
|
8.1
|
8.24
|
7.8
|
7.78
|
JSF199
|
王集镇
|
7.25
|
6.98
|
7.49
|
7.31
|
7.31
|
7.43
|
7.45
|
7.4
|
7.8
|
7.3
|
8
|
7.93
|
7.8
|
7.77
|
JSF200
|
双沟镇
(峰山)
|
7.64
|
7.85
|
6.44
|
6.95
|
6.95
|
7.23
|
6.68
|
6.65
|
6.9
|
7
|
7.6
|
5.64
|
6.8
|
6.94
|
JSE201
|
青阳街道
|
7.95
|
7.14
|
7.84
|
7.16
|
7.16
|
7.38
|
7.79
|
7.5
|
7.5
|
7.4
|
7.7
|
7.02
|
6.1
|
6.97
|
JSF202
|
半城镇
(陈圩)
|
7.34
|
6.46
|
7.53
|
6.78
|
6.78
|
7.14
|
6.59
|
6.9
|
6.9
|
6.8
|
6.5
|
6.22
|
6.5
|
7.28
|
JSF203
|
龙集镇
|
7.74
|
6.99
|
7.23
|
7.03
|
7.03
|
7.16
|
7.88
|
7.5
|
7.2
|
7.4
|
6.7
|
6.69
|
7.7
|
7.71
|
JSF204
|
归仁镇
|
7.59
|
7.62
|
7.57
|
6.83
|
6.83
|
7.06
|
7.19
|
7.2
|
7.7
|
7.8
|
7.6
|
8.12
|
7.8
|
8.21
|
平均
|
|
7.51
|
7.40
|
7.41
|
7.30
|
7.31
|
7.4
|
7.44
|
7.43
|
7.45
|
7.5
|
7.43
|
7.50
|
7.48
|
7.50
|
图5 土壤pH值年度变化情况
二、土壤环境质量分级
依据国家标准《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等有关国家和行业标准,采用内梅罗公式,对全市各监测点2022年耕层土壤的重金属及六六六、DDT污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分级(表9)。
从评价结果看,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26个监测点土壤环境质量综合评价达1级,归仁镇JSF204监测点达到2级,综合评价分值为0.7,还需要加强监控。从检测数据看,我市耕地土壤质量环境整体清洁,绝大部分耕地符合《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NY/391-2021)要求, 是发展绿色食品生产的优势区域,是打造“宿有千香”农产品品牌的自然优势,是发展果蔬食品产业链的基础要素,是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支撑。
表9 宿迁市监测点环境质量评价统计表
地点
|
铅
|
镉
|
汞
|
砷
|
铬
|
铜
|
六六六
|
DDT
|
土壤环境质量等级
|
土壤综平指数
|
|
县(区)
|
乡(镇、社区)
|
||||||||||
JSF178
|
屠园镇
|
20.00
|
0.17
|
0.01
|
9.80
|
82.00
|
2.2
|
0.0
|
0.0
|
1
|
0.44
|
JSV179
|
龙河镇
|
26.00
|
0.27
|
0.01
|
6.81
|
77.00
|
1.02
|
0.0
|
0.0
|
1
|
0.41
|
JST180
|
埠子镇
|
24.59
|
0.28
|
0.04
|
33.31
|
58.01
|
2.95
|
0.0
|
0.0
|
1
|
0.48
|
JSF181
|
陆集街道
|
17.97
|
0.53
|
0.05
|
16.27
|
30.96
|
3.09
|
0.0
|
0.0
|
1
|
0.41
|
JSF182
|
新庄镇
|
18.21
|
0.05
|
0.05
|
13.93
|
52.44
|
3.17
|
0.0
|
0.0
|
1
|
0.42
|
JSE183
|
来龙镇(侍岭)
|
16.95
|
0.21
|
0.04
|
8.87
|
40.40
|
1.24
|
0.0
|
0.0
|
1
|
0.40
|
JSF184
|
曹集乡
|
22.89
|
0.48
|
0.05
|
6.49
|
40.68
|
1.49
|
0.0
|
0.0
|
1
|
0.61
|
JSF185
|
皂河镇
|
25.79
|
0.30
|
0.06
|
25.90
|
105.00
|
1.97
|
0.0
|
0.0
|
1
|
0.58
|
JSF186
|
大兴镇(丁嘴)
|
16.42
|
0.02
|
0.08
|
19.72
|
98.42
|
3.15
|
0.0
|
0.0
|
1
|
0.43
|
JSF187
|
大兴镇
|
16.00
|
0.23
|
0.03
|
6.03
|
60.00
|
3.5
|
0.0
|
0.0
|
1
|
0.39
|
JST188
|
蔡集镇
|
19.00
|
0.30
|
0.02
|
7.68
|
69.00
|
1.34
|
0.0
|
0.0
|
1
|
0.34
|
JSF189
|
刘集镇
|
23.00
|
0.36
|
0.04
|
7.14
|
59.00
|
1.23
|
0.0
|
0.0
|
1
|
0.40
|
JSV190
|
华冲镇
|
25.00
|
0.35
|
0.03
|
4.72
|
71.00
|
2.51
|
0.0
|
0.0
|
1
|
0.42
|
JSE191
|
七雄街道
|
14.00
|
0.20
|
0.01
|
3.29
|
63.00
|
2.2
|
0.0
|
0.0
|
1
|
0.34
|
JSW192
|
桑墟镇
|
37.00
|
0.26
|
0.09
|
9.26
|
89.00
|
2.34
|
0.0
|
0.0
|
1
|
0.49
|
JSF193
|
李恒镇
|
32.00
|
0.38
|
0.03
|
16.00
|
101.00
|
2.09
|
0.0
|
0.0
|
1
|
0.63
|
JSF194
|
十字街道
|
16.00
|
0.17
|
0.01
|
5.54
|
62.00
|
3.47
|
0.0
|
0.0
|
1
|
0.36
|
JSF195
|
三庄镇
|
17.00
|
0.19
|
0.13
|
6.56
|
67.00
|
3.68
|
0.0
|
0.0
|
1
|
0.41
|
JSE196
|
众兴街道
|
14.00
|
0.15
|
0.03
|
6.55
|
60.00
|
2.85
|
0.0
|
0.0
|
1
|
0.42
|
JSF197
|
临河镇
|
14.00
|
0.16
|
0.02
|
7.58
|
67.00
|
2.55
|
0.0
|
0.0
|
1
|
0.40
|
JSF198
|
卢集镇
(高渡)
|
21.00
|
0.17
|
0.02
|
13.30
|
82.00
|
1.25
|
0.0
|
0.0
|
1
|
0.48
|
JSF199
|
王集镇
|
11.00
|
0.16
|
0.01
|
6.50
|
58.00
|
2.34
|
0.0
|
0.0
|
1
|
0.34
|
JSF200
|
双沟镇(峰山)
|
26.55
|
0.33
|
0.05
|
8.27
|
44.20
|
1.92
|
0.0
|
0.0
|
1
|
0.44
|
JSE201
|
青阳街道
|
16.12
|
0.17
|
0.03
|
16.82
|
52.03
|
3.43
|
0.0
|
0.0
|
1
|
0.56
|
JSF202
|
半城镇
(陈圩)
|
34.84
|
0.16
|
0.04
|
23.76
|
41.83
|
2.1
|
0.0
|
0.0
|
1
|
0.65
|
JSF203
|
龙集镇
|
20.92
|
0.14
|
0.24
|
21.51
|
40.46
|
1.78
|
0.0
|
0.0
|
1
|
0.52
|
JSF204
|
归仁镇
|
23.98
|
0.12
|
0.04
|
7.57
|
48.50
|
2.29
|
0.0
|
0.0
|
2
|
0.70
|
三、耕地地力综合评价
耕地土壤养分综合指数。以全市27个省级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和653个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点土壤肥力指标的平均值为中值,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用修正后的内梅罗公式来计算土壤养分综合指数(SNMI)。由图6看出,宿城区、宿豫区土壤养分综合指数高于全市土壤养分综合指数,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低于全市土壤养分综合指数。总体而言,全市土壤肥力水平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地力培肥工作。
第四章施肥情况与特点
一、肥料投入数量及其年度变化
从肥料投入统计结果(表10、图7)看,全市化肥投入总量呈逐年增加后下降趋势。2022年宿迁市农用化学肥料(折纯)使用情况是:总用量34.1009万吨,其中氮14.432万吨,磷2.9376万吨,钾1.6259万吨,复合肥15.1054万吨,总量较2021年34.6668相比下降了0.5659万吨,降低1.63个百分点,超额完成省定化肥减量任务。从肥料使用分类看,2022年,全市氮肥使用量较上年减少0.2814万吨,降低1.91%;磷肥使用量较上年减少0.325万吨,降低9.96%;钾肥使用量较去年减少0.122万吨,降低6.98%;复混肥同比增加0.1625万吨,增加1.09%(农业化肥使用量均为统计数据)。
全市肥料使用量持续降低主要有四个方面原因:一是精准
施肥减量。坚持不懈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扎实开展采样测土、田间试验和培训指导,推广应用麦玉种肥同播、水稻侧深施肥、水肥一体化等精准施肥技术。二是调整优化结构减量。新型肥料推广不断增长,配方肥、水溶性肥料、缓控肥料、设施作物生物有机肥料等一大批新型肥料脱颖而出,示范应用步伐加快。三是改进施肥方式减量。以水稻侧深施肥机、小麦玉米种肥同播机、有机肥机械撒施机、果蔬水肥一体化等施肥机械推广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肥料利用率,降低了劳动力投入。四是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减量。以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生态循环农业试点、化肥减量增效等项目未抓手,示范推广一批“有机肥+N”模式。
表10 宿迁市农业化肥使用情况统计表(1998-2022)
|
化肥用量 (万吨)
|
||||
年份
|
合计
|
N
|
P2O5
|
K2O
|
复合肥
|
1998
|
30.7444
|
18.3485
|
6.8231
|
1.594
|
3.9788
|
1999
|
31.5883
|
17.3197
|
8.4174
|
1.8083
|
4.0429
|
2000
|
30.684
|
16.189
|
8.0773
|
1.8885
|
4.5292
|
2001
|
31.0075
|
17.0351
|
7.077
|
2.2645
|
4.6309
|
2002
|
32.1239
|
17.7425
|
7.3486
|
2.3867
|
4.6461
|
2003
|
30.7733
|
16.3598
|
6.6792
|
2.1848
|
5.5495
|
2004
|
31.712
|
16.7278
|
6.3107
|
2.7221
|
5.9514
|
2005
|
31.4695
|
17.3064
|
6.1268
|
2.1147
|
5.9216
|
2006
|
31.7476
|
17.2059
|
6.4935
|
2.085
|
5.9632
|
2007
|
33.2436
|
18.0005
|
6.7374
|
1.6815
|
6.8242
|
2008
|
35.3655
|
18.8782
|
6.8547
|
1.7633
|
7.8693
|
2009
|
36.6389
|
19.3366
|
6.6887
|
1.9919
|
8.6217
|
2010
|
38.3976
|
20.0446
|
6.8991
|
2.065
|
9.3889
|
2011
|
39.8419
|
19.5278
|
7.0354
|
2.1338
|
11.1399
|
2012
|
40.2904
|
18.9623
|
7.1925
|
2.1804
|
11.9552
|
2013
|
39.9638
|
18.3530
|
6.9319
|
2.2857
|
12.3932
|
2014
|
39.4503
|
18.0653
|
6.7014
|
2.2272
|
12.4564
|
2015
|
39.104
|
17.9221
|
6.4454
|
2.2582
|
12.4783
|
2016
|
38.5857
|
17.6712
|
6.1541
|
2.2092
|
12.5512
|
2017
|
38.1393
|
17.3186
|
6.0242
|
2.2482
|
12.5483
|
2018
|
36.3953
|
16.8693
|
5.3092
|
2.0689
|
12.1479
|
2019
|
35.8821
|
16.3502
|
4.6221
|
2.0358
|
12.8740
|
2020
|
35.1832
|
15.5949
|
4.3798
|
2.0001
|
13.2084
|
2021
|
34.6668
|
14.7134
|
3.2626
|
1.7479
|
14.9429
|
2022
|
34.1009
|
14.4320
|
2.9376
|
1.6259
|
15.1054
|
图7 农用化肥不同年度使用情况 (单位:万吨)
二、肥料投入结构与特点
根据农户肥情调查,分析了小麦、水稻、玉米肥料投入结构,三类农作物全部以施用化学肥料为主,从施肥总量上来看(表11、图8),小麦、水稻、玉米的施肥总量分别是30.39公斤/亩、30.06公斤/亩、29.42公斤/亩,较去年相比分别减少0.09公斤/亩、1.18公斤/亩、0.9公斤/亩,其中水稻施肥减量幅度最大达3.78%,玉米减量2.97%。
从氮肥施用量看,玉米施肥最多达到20.99公斤/亩,其次小麦18.84公斤/亩,再次水稻18.81公斤/亩,其中,玉米施肥量较去年减3.48公斤/亩,水稻施肥量较去年减0.25公斤/亩,小麦增0.14公斤/亩。
从磷肥施用量看,小麦6.01公斤/亩最高,其次是水稻5.68公斤/亩,最后是玉米4.13公斤/亩。小麦磷肥施用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水稻减少0.11公斤/亩,玉米减少0.73公斤/亩,减幅达到15%。总体而言,磷肥施用情况符合我市提出的控磷方向。
从钾肥施用量看,水稻5.57公斤/亩最高,其次是小麦5.54公斤/亩,最少是玉米4.29公斤/亩。
从化学肥料的投入情况分析,氮、磷、钾的施用比例在不同作物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小麦的氮、磷、钾施用比例为1:0.32:0.29,水稻的氮、磷、钾施用比例为1:0.3:0.3,玉米的氮、磷、钾施用比例为1:0.2:0.2,在今后化肥施用过程中要进一步提高钾肥施用比例。
表11 宿迁市主要农作物施肥情况统计表
单位:公斤/亩
作物名称
|
小麦
|
水稻
|
玉米
|
实收产量
|
528.93
|
614.42
|
382.71
|
化肥N量
|
18.84
|
18.81
|
20.99
|
化肥P量
|
6.01
|
5.68
|
4.13
|
化肥K量
|
5.54
|
5.57
|
4.29
|
总肥N量
|
18.84
|
18.81
|
20.99
|
总肥P量
|
6.01
|
5.68
|
4.13
|
总肥K量
|
5.54
|
5.57
|
4.29
|
总施肥量
|
30.39
|
30.06
|
29.42
|
图8 主要农作物施肥情况(折纯)
单位:公斤/亩
三、主要作物产量及肥料贡献率
地力贡献率是衡量土壤肥力对作物产量贡献的指标,为当季不施肥作物的产量与常规施肥下作物产量之比。2022年全市小麦当季无肥区产量为281.53公斤/亩,常规施肥区500.05公斤/亩,水稻当季无肥区产量为384.74公斤/亩,常规施肥区605.65公斤/亩,玉米当季无肥区产量为295.30公斤/亩,常规施肥区为388.27公斤/亩。三种作物的地力贡献率分别为56.30%、63.53%、76.06%,肥料贡献率分别为43.70%、36.47%、23.94%,可见作物对肥料的依赖度为小麦>水稻>玉米,应针对不同作物确定施肥量,减少肥料不必要投入。
表12 2022年主要作物产量情况
作物类型
|
产量(公斤/亩)
|
地力贡献率(%)
|
肥料贡献率(%)
|
|
当季无肥区
|
常规施肥区
|
|||
小麦
|
281.53
|
500.05
|
56.30
|
43.70
|
水稻
|
384.74
|
605.65
|
63.53
|
36.47
|
玉米
|
295.30
|
388.27
|
76.06
|
23.94
|
四、土壤养分平衡状况
耕地土壤养分平衡分析是在一定区域土壤的特定时间段,在不考虑肥料利用率的前提下,以作物带出的养分与肥料投入的养分差值反映土壤养分盈亏平衡变化趋势的分析方法。2022年三种主要农作物土壤养分平衡状况分析结果表明(表13、图9),耕地土壤氮素盈余,年平均6.42公斤/亩,较去年减少2.33公斤/亩;磷素盈余,年平均为2.87公斤/亩,较去年减少0.02公斤/亩;钾素亏缺,年平均为4.69公斤/亩,钾素亏缺趋势较2020年有所缓解。
不同作物之间土壤养分平衡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小麦的氮素盈余4.93公斤/亩,较去年减少盈余2.05公斤/亩;磷素盈余3.74公斤/亩,较去年减少盈余0.4公斤/亩;钾素亏缺3.4公斤/亩,较去年亏缺增加1.47公斤/亩。水稻氮素盈余7.5公斤/亩,较去年增加盈余0.61公斤/亩;磷素盈余2.67公斤/亩,较去年盈余减少0.43公斤/亩;钾素亏缺7.75公斤/亩,较去年亏缺增加1.09公斤/亩。玉米氮素盈余6.83公斤/亩,较去年减少盈余5.56公斤/亩,磷素盈余2.2公斤/亩,较去年增加盈余0.77公斤/亩,钾素亏缺2.91公斤/亩,较去年减少亏缺0.57公斤/亩。
上述分析结果表明,2022年宿迁市土壤氮素盈余19.26,较2021年减少7公斤/亩,盈余量出现较大降幅,科学施肥水平和肥料利用率提高,氮肥减量仍有一定提升空间;磷素盈余8.61公斤/亩,较去年减少0.06公斤/亩,控磷效果逐步显现,总体来说比较合理;钾素亏缺14.06公斤/亩,较去年增加1.99公斤/亩,在施肥结构调整中,我市仍需以减氮控磷稳钾为主。
平衡系数为养分投入和产出之比,一般以此表示土壤养分平衡状况,其数值偏离平衡点越大,表示越不平衡,施肥越不合理。2022年我市小麦、水稻、玉米氮肥平衡系数分别是1.36、1.61、1.6,小麦磷肥平衡系数2.73,较去年3.21减少明显,说明小麦磷肥施肥结构逐步合理;水稻磷肥平衡系数1.97,较去年下降0.09,小麦、水稻钾肥平衡系数0.61、0.41,较去年相比有所降低,说明仍需提高钾肥施肥量和肥料利用率。
表13 2022年主要作物养分平衡状况
单位:公斤/亩
作物类型
|
总施肥量
|
作物吸肥量
|
盈亏
|
平衡系数
|
||||||||
N
|
P2O5
|
K2O
|
N
|
P2O5
|
K2O
|
N
|
P2O5
|
K2O
|
N
|
P2O5
|
K2O
|
|
小麦
|
18.45
|
5.9
|
5.31
|
13.52
|
2.16
|
8.71
|
4.93
|
3.74
|
-3.4
|
1.36
|
2.73
|
0.61
|
水稻
|
19.74
|
5.41
|
5.47
|
12.24
|
2.74
|
13.22
|
7.5
|
2.67
|
-7.75
|
1.61
|
1.97
|
0.41
|
玉米
|
18.28
|
5.25
|
5.25
|
11.45
|
3.05
|
8.16
|
6.83
|
2.2
|
-2.91
|
1.60
|
1.72
|
0.64
|
图9 主要作物养分收支平衡情况 单位:公斤/亩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
一、基本结论
1. 土壤养分总体趋升。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3.79g/kg、1.48/kg、22.79mg/kg、139.3mg/kg。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有较大幅度上升。2007-2022年以来,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有效磷含量趋于平稳并保持上升趋势,土壤微量元素平均含量总体趋势略有增加。
2. 土壤钾素仍然亏缺。我市小麦、水稻、玉米的钾肥平衡系数分别为0.61、0.41、0.64,与去年相比,小麦、水稻出现系数下降,玉米略有提高,土壤钾素亏缺仍较为严重。我市小麦、水稻、玉米的钾肥施肥量分别为5.54公斤/亩、5.57公斤/亩、4.29公斤/亩,较去年分别增加0.23公斤/亩、-0.83公斤/亩、-0.86公斤/亩,与全省2021年平均值5.0公斤/亩、5.7公斤/亩、4.7公斤/亩相比,钾肥施用量平均值5.13公斤/亩,与全省平均水平低持平。考虑到作物单产幅度提高,作物对钾素的需求更高,我市将进一步优化配方,提高钾素配比。
3. 施肥结构仍不合理。近年来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施肥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农作物单产和生物产量持续增加,大量地带走土壤中养分,加之肥料投入水平与比例不尽合理,有机肥投入较少,化学氮肥用量增加,磷肥用量基本保
持稳定,钾肥比例虽有提高,但用量仍明显不足,氮、磷、钾施用比例不协调,农民科学施肥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4. 土壤环境质量较好。全市耕地环境质量较好,根据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成果,我市99.99%的耕地属于优先保护类,耕地环境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条件要求。当前,我市全面开展废旧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及公共空间治理、农村生态环境整治等工作,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逐步改善,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二、对策建议
1. 强化耕地质量调查监测评价。规范开展162个耕地质量监测点常规监测工作,建设完善市县耕地质量监测体系,根据监测结果完成耕地质量等级年度变更调查评价。在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重点行业企业周边持续开展耕地土壤环境例行监测,及时掌握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强化主要农作物施肥情况调查,规范数据采集、统计和报送程序,了解区域内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强度。通过耕地质量调查监测评价,制定有针对性的施肥技术意见,指导农民科学施肥。
2. 持续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基础性工作。做好取土化验、田间试验等测土配方施肥基础性工作,充分运用取土化验和田间试验结果,应用县域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进行主要农作物基肥主推配方设计,及时发布主要农作物施肥配方。指导农户特别是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采用信息化手段,查询土壤属性,订制作物“营养套餐”,加快配方肥料进村入户、应用到田。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用于配方肥应用推广工作,探索开展配方肥应用补助;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新“五个一”服务模式,积极探索向新型经营主体、肥料企业等社会化服务组织打包购买“统测、统配、统供、统施”服务,推动配方肥应用落地。
3. 着力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在化肥使用强度大、示范带动能力强、相对集中连片区域,建立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集成示范肥料高效利用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和新模式。2023年,每个县(区)至少建设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2个。在 “两湖”、“两河”沿线及国省考断面流域内等重点区域,开展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行动,推进化肥用量持续下降、有机肥应用比重不断提高。在泗洪县、泗阳县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开展粪污收集、集中处理、定向配送、机械施用,协同推进种养协调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每个试点县示范面积不少于10万亩,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5%以上。
4. 扎实开展耕地地力提升行动。针对设施蔬菜地、黄河故道中低产田、高标准农田建成区等,开展耕地质量提升示范区建设,综合施策,分类指导,以“改(改良土壤)、培(培肥地力)、保(保水保肥)、建(基础设施)、控(控污修复)”为路径,实行工程、农艺、农机措施相结合,有效消减土壤障碍因子,提高耕地质量等级,提升耕地综合产出能力。2023年,每个县(区)建设耕地质量提升示范区1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