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名称 关于印发2023年宿迁市“菜篮子”工程绿色蔬菜保供基地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014319784/2023-00178 分类 乡村振兴   农业、畜牧业、渔业    通知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发文日期 2023-05-04
文号 宿农业〔2023〕11号 关键词 菜篮子,保供基地,绿色,
文件下载
时效 有效

关于印发2023年宿迁市“菜篮子”工程绿色蔬菜保供基地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农业农村局,宿迁经开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

根据《关于印发宿迁市“菜篮子”工程绿色蔬菜保供基地建设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宿菜办发20221号)精神,我局制定了《2023宿迁市菜篮子工程绿色蔬菜保供基地建设工作方案》,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附件:2023宿迁市“菜篮子”工程绿色蔬菜保供基地建设工作方案

宿迁市农业农村局

202354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2023宿迁市菜篮子工程绿色蔬菜保供基地建设工作方案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的部署要求,切实增强蔬菜产品的生产、调控、稳价能力,更好满足人民对高品质蔬菜产品需求,加快绿色蔬菜产业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菜篮子工程绿色蔬菜保供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为理念,按照产地环境良好、种植面积稳定、生产过程标准、产品绿色优质、产销对接顺畅的要求,开展“菜篮子”工程绿色蔬菜保供基地建设,着力完善基础设施配套,补足仓储冷链、种苗繁育等短板,拓宽市场销售渠道,培育特色优质品牌,推进全产业链发展,全面提升蔬菜产品供给质量、效率与经营效益,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目标任务

2023年,全市建设“菜篮子”工程绿色蔬菜保供基地1.34万亩以上,其中沭阳县0.34万亩,泗阳县0.2万亩,泗洪县0.3万亩,宿豫区0.2万亩,宿城区0.24万亩,经开区0.06万亩。基地内蔬菜集约化育苗覆盖率达50%以上,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60%以上,设施蔬菜占比达70%以上,绿色蔬菜产品生产能力、市场流通能力、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应急调控保障能力显著提升,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品质明显提升,绿色蔬菜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三、重点工作

(一)提升基础设施条件。按照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布局合理、绿色生产能力强的要求,以改棚、改土、改水为主攻方向,加快蔬菜基地老旧棚体、老化棚膜更新改造对规模生产基地田间生产路进行路面硬化,完善生产设施用电,配套农资农机库房、田头秸秆废弃物处理池等设施,改造升级灌溉水源、灌排泵站、输水管道沟渠及电力设施,全面提升蔬菜保供基地生产基础设施,优化生产条件。对部分保供基地存在经营持续性问题,在保证面积不减少基础上,因地制宜进行调整,推动改扩建。

(二)提高生产装备水平。大力发展蔬菜基地遮阳网、防虫网与喷滴灌两网一灌生态栽培,保障蔬菜品质。积极发展宽体大棚、日光温室、连栋温室等宜机化生产设施,推广分光生态聚能膜、全生物降解地膜、粘虫色板、杀虫灯、性诱剂等配套设施。加快小型耕作、育苗、定植、植保、采摘等蔬菜生产机械化步伐,推广物联网示范应用,鼓励各地建设可视化智慧菜园。积极推进蔬菜田间气调冷库、整理分拣室、冷藏库等设施建设,探索发展共享式“田头小站”等移动冷库,提升蔬菜清洗、分级、包装、仓储物流和尾菜处理等采后管理水平,增强市场保障能力。

(三)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各县区要按照省级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要求,全面开展蔬菜标准园建设。加快蔬菜生产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应用,大力推广粮菜轮作模式和蔬菜生产全程标准化,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切实提升蔬菜生产水平。全面提高优质蔬菜种苗供应能力,支持各地推进节能育苗温室建设加大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生物有机肥推广力度。

强化先进技术推广与应用服务,应用“四减四增”绿色生产技术,推广集约化育苗、设施栽培、连作障碍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控及生物防治等关键技术,加快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推广,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切实提高蔬菜产出质量。

(四)严格质量安全监管强化蔬菜基地源头监管,推广统一育苗、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推广、统一病虫害防控生产模式,加强基地土壤、灌溉用水、重金属含量等动态监测。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落实合格证产地准出,在全市规模化蔬菜种植基地推行合格证+追溯码证码合一的可追溯合格证。积极推行信用监管,探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对蔬菜生产主体实行信用分级监管,构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加强与市信用办沟通,联合开展蔬菜产品质量创牌立信示范单位评选活动,建立企业信用红黑名单。

(五)加强产销衔接进一步畅通产销对接,支持建设社区生鲜超市、小区便民店等销售终端实体店及美团优选、多多卖菜等电商企业,开展网上下单、配送到户销售。鼓励规模蔬菜基地和流通企业开展订单生产、直采直供、连锁配送,推进农批对接、农超对接、农校对接,着力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蔬菜销售供应体系。加快提升蔬菜加工能力,引进培育蔬菜深加工企业,开展腌制、脱水、净菜预制菜等蔬菜深加工,促进蔬菜就地加工转化,提高蔬菜产品附加值。

加强品牌打造鼓励蔬菜保供基地经营主体注册商标,积极开展两品一标认证,培育特色品牌,大力推行产地标识管理、产品条形码制度、产品分级分类包装、规范统一使用产品包装物,夯实蔬菜品牌发展基础。对新认定的绿色、有机品牌进行奖补与支持,鼓励经营主体采用统一标准包装。支持沭阳吴集白萝卜、华冲西红柿、来安芦蒿等区域性优势主导品种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定。支持举办以保供蔬菜为主的评比品鉴活动,打造一批竞争力较强、知名度较高的蔬菜产品品牌。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压实属地责任,分解落实蔬菜保供基地建设任务,促进蔬菜面积增加、产量提升。市县菜篮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蔬菜保供基地建设,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组织领导,强化督查调度、部门会商、定期通报等考核督导交办机制,推动工作落实。

(二)落实政策保障。要统筹省级专项资金向绿色蔬菜保供基地倾斜,加大生产基础设施、设施大棚、育苗中心、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质量监管、市场流通设施支持力度,提高蔬菜生产专业化、组织化、标准化程度加快区域蔬菜保供基地建设。推动实施蔬菜政策性专项保险,支持增加蔬菜育苗、蔬菜价格及重大病虫害等创新险种,增强蔬菜生产经营主体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鼓励出台绿色蔬菜保供基地可持续发展专项支持政策

)加强宣传引导。各地要加大基地蔬菜产品宣传推介力度,主动对接全国知名蔬菜销售商、大型批发市场、连锁商超、蔬菜营销龙头企业、电商平台等,签订产销合作、基地共建、生产订单等协议,加快绿色蔬菜产品在一线城市布局,创响宿有千香农产品公共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注重挖掘本地绿色优质蔬菜生产供应的成功做法,及时总结经验,树立示范典型,组织新闻媒体跟踪报道,营造良好氛围,辐射带动周边及全省推广应用。

)加强督查考核实行种植业双月观摩推进会保供基地建设进展调度机制,组织上、下半年蔬菜保供基地认定,通报认定结果。把绿色蔬菜保供基地建设纳入2023年全市农业农村系统考评指标,加强日常检查,实行月调度、半年认定、年终通报的工作机制,切实保障保供基地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