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名称 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347号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 014319928/2024-00213 分类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其他    其他
发布机构 市商务局 发文日期 2024-06-28
文号 宿商案字﹝2024﹞57号 关键词
文件下载
时效

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347号提案的答复

张兵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科技型企业项目招引落地快速通道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和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收到承办提案任务后,我局高度重视,专门研究部署提案办理工作。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责任处室具体抓的工作机制,把重点提案办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本单位业务工作一体谋划研究、一体推动落实。积极会同科技局等协办单位研究制定办理工作方案,商请提供会办意见,确保办理工作落到实处。针对您提案中的建议,我们采纳了3条、落实了3条,具体情况如下:

一、关于完善机制、建强队伍,构筑科技型企业招引四梁八柱’”的建议

一是加强顶层推动,进一步凝聚科技项目招引合力统筹发挥“1689”联动招商和“1+5”产业链推进体系作用,一体化推进招商局、招商服务中心、承载地等科技型企业招商工作开展在全市形成领导带头、部门协同、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招商引资新格局。聚焦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动招商局、招才局与县区、市直部门深度对接,协同推进项目落户、人才落地,构建全市双招双引一盘棋。深化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成立相关产业链科创联盟,借力高端智库资源赋能企业创新发展进一步发挥产业链牵头部门作用,建立项目定期推进机制,编制产业链重点项目建设清单,定期做好项目调度推进。用好四新项目全周期考核办法,按照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新投产不同阶段,突出科技型项目招引、落户转化、产业集聚发展导向,商务、科技等部门联动推进。同时,在招商实绩考核认定中,对科技型项目实行区别认定

二是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壮大科技项目创新主体。持续健全科技型企业培育工作推进机制,完善科技型企业培育支持政策,健全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梯次培育体系,全力壮大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的科技型企业群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807家,新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19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785家,江苏独角兽企业实现零的突破6家企业获评为江苏省瞪羚企业。

三是创新方式方法,进一步提升科技项目招引实效。加大中介招商力度,精心选择一批客户资源好、诚信度高的中介机构,明确授权要求、权利义务以及奖励措施,借助专业招商力量突破项目招引,2023年完成新竣工人才科技型项目312项。不断提升科创金融供给,鼓励国有企业设立创投机构,宿迁产发创投牵头发起设立宿迁产发科技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主要投资新材料、高端装备与先进制造等领域的科技型企业,目前已完成1500万元的储能项目投资。

二、关于明确方向、精准招引,激活科技型企业招引一池春水’”的建议

一方面,产业研究、体系优化并举,奋进千亿产业目标。聚焦“615”产业体系和千亿级产业攻坚,深入实施产业链招商,开展招商引资攻坚年活动,高效使用宿迁市产业链招商指引”“宿迁市产业链招商热力图,瞄准前沿新材料、氢能与储能、第三代半导体等重点产业,精准识别并锁定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重点领域,加大招引就业带动强、税收贡献大、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的龙头型、基地型、旗舰型项目。今年1—5月,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45个,协议投资2522.5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92个。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21个,当期计划投资950.5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28个。当前,全市正在全力攻坚三个千亿级产业:新能源产业,光伏组件累计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的天合光能在宿迁设立生产基地,近年来引进了阿特斯、龙恒、东磁等项目,2023年率先突破千亿产值。高端纺织产业,纺织巨头恒力、恒逸、桐昆、盛虹以及新加坡的金鹰集团,都在宿迁新设基地、新增投资,近年来引进了虹海新材料、京奕功能性纤维、瑞雪高端面料等项目,计划2024年产业规模突破千亿。绿色食品产业,汇聚了洋河、双沟、蒙牛、海天味业、青岛啤酒、百威啤酒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近年来引进了富杨乳制品、魔饮科技、禾玺酒业等项目,计划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千亿。

另一方面,走出去、请进来融合,打响投资宿迁品牌。持续放大绿洽会、运河电商大会等重要招商平台,连续7年在深圳举办投资环境说明会,不断深耕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等重点区域,组织开展产业招商、科技合作、人才引进等专题招商活动,全市招商活动频次和层次均实现提升。2023年,会同组织部、科技局、人社局等部门成功举办武汉、合肥、青岛、北京双招双引推介会、产学研对接、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招才引智活动,签约一批校地”“校企合作项目,实现双招双引。今年以来,成功举办2024宿迁(深圳)投资洽谈会、2024中国宿迁(日本)经贸合作交流会、2024年江苏宿迁(德国)产业合作交流会、德国家族企业进宿迁经贸交流活动、第六届运河电商大会、北京央企国企恳谈会等集中招商活动。特别是59日召开的第六届运河电商大会,共签约工业制造业项目76个,本次大会签约项目为历年最高。

三、关于集聚资源、强化支撑,打造科技型企业招引最优生态’”的建议

一是持续引育高端科技人才。推动市政府与南京工程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举办宿迁市先进复合材料产学研专题对接、宿迁科创引翼产学研对接等活动,今年以来全市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558项,获批省科技副总”147人。高标准举办2023年中国宿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已举办北京、上海、深圳等10场城市赛,落地项目51个。

二是全力建设创新平台载体。进一步提升高新园区能级,宿迁高新区在国考”“省考中连续四年实现进位,高性能纤维制品及复合材料产业获批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进一步完善三级双创孵化培育梯队体系,新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国家级孵化载体累计达8家,全市省级以上科创孵化载体达到38个。加快建设宿迁大学科技园、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宿迁市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创新平台,南邮宿迁数字经济产业研究院、中科分离纯化研究院、江苏绿材低碳智能制造研究院揭牌成立。通过探索研发孵化在苏州、成果转化在宿迁的科创飞地模式,将更多科创成果和人才引入宿迁,全市已建设科创飞地5个,入孵项目47个。

三是不断放大政策集成效应。聚焦“615”产业体系和千亿级产业攻坚,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产业链精准招商的若干措施》《宿迁市千亿级产业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宿迁市膜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关于支持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关于更大力度集聚人才服务江苏人才协同发展改革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宿迁市全面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明确聚焦领军人才,加大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的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引进力度,实现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带动一个产业的链式效应;从固定资产投入、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节能改造以及后续发展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推动各地出台优惠政策,支持重大制造业项目招引,对人才层次高、科技含量高、用地集约度高、投资强度大、税收贡献大、带动引领性强的优质人才科技项目,可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研究制定扶持政策。积极推进科技政策落实,推动三个国家部委接连出台两项支持研发的新政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和新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申报时点),惠及全国数以万计科技型企业。2023年落实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政策企业超千户,加计扣除额46.64亿元。

下一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在科技项目招引、创新主体培育、科创平台建设、科技人才引育等方面重点发力,大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凝聚各方力量扎实推进科技创新。

一是积蓄发展科技型企业招引新动能进一步建立市县一体、联动协同的双向沟通渠道,市各招商服务中心、各产业链牵头部门、各驻外招商局、各开发园区加强衔接互动,实现信息互通、帮办互动、招商互促。推动县区组建专业化全链条帮办代办队伍,建立科技型企业项目招引落地快速通道,实现项目洽谈、签约、落地全流程无缝对接。

二是全力掀起科技型企业招引新攻势瞄准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武汉、西安等科技资源富集的重点区域,开展科技招商推介、人才招引专题活动,着力在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领域,招引一批龙头企业及市场前景广阔、科技含量高的产业项目,力争全市人才科技项目竣工200项以上。

三是集聚打造科技型企业招引新支撑全面落实各项改革任务,探索实施一批走得通、用得好的改革攻坚举措。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推进落实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有关改革举措,改革重塑市级科技计划体系。推动落实概念验证+拨投结合+基金支持的前沿技术产业化全链条支持机制,通过政策资助+科技金融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科技企业生命全周期金融产品体系。

                                宿迁市商务局

                                  2024628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