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69号提案的答复 | ||
索引号 | 014319856/2024-00113 | 分类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卫生 议案 |
发布机构 | 市卫生健康委 | 发文日期 | |
文号 | 宿卫案字﹝2024﹞63号 | 关键词 | 政协,169,提案,答复, |
文件下载 | |||
时效 |
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69号提案的答复
朱晓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社会心理健康服务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和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收到该条建议后,我委高度重视,对照代表提出的加强我市社会心理健康服务的相关建议,明确具体承办处室和责任人,对办理程序、办理标准、工作日程等也作出了具体要求,确保答复质量。承办处室认真研读建议内容,逐条剖析,积极与市有关部门沟通,确保高质量完成答复工作。
针对您在提案中指出的加大心理健康服务宣传、健全社会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等建议,这是一个长期的、需要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努力、多部门合作的措施,通过加强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及心理健康宣教等手段推进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
针对其中的3条建议,我们均已采纳落实,具体情况如下:
一、加大心理健康服务宣传力度
一是开展多种形式心理健康知识宣传。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围绕“加强健康生活、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调适”等内容做好公益宣传和知识普及,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新媒体客户端形成全方位宣传阵势,跟踪报道有关部门单位特别是学校等重点单位加强心理疏导工作的举措成效,年内刊播相关报道50余篇次,不断提升社会各界关于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和知晓度,引导全社会正确认识和处置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做好自身心理调适。
二是组织开展各类心理健康公益性活动。利用每年的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睡眠日、世界儿童日、高考前、寒暑假期间等特殊节点,走进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弱势群体家庭开展“心理健康课堂”“心理沙盘”“手工增能”“户外拓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发放心理健康宣传手册及彩页,帮助有需要的人群打开心扉,点亮心灯,远离焦虑抑郁。
三是提升心理援助热线服务覆盖面。充分发挥“12355”宿迁青少年服务台效能,为全市儿童青少年提供线上24小时心理咨询以及权益侵害投诉等服务,今年以来累计接听热线电话279通,处理个案心理问题96例(含心理危机处理3例);市卫健委依托市县两级精神专科医院共开通5条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并与12320热线联通,为公众提供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等有针对性的心理援助服务,今年以来累计接听热线电话599通(其中儿童青少年178通),处理个案心理问题110例。
二、健全社会心理健康服务网络
一是深入开展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市卫健委制定《宿迁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各医疗机构对就诊的心理(精神)疾病青少年患者落实精准关爱和危机干预措施,建立学生心理问题就诊绿色通道。深入开展“常见精神障碍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项目”,2023年,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抽样调查,共计调查636人,达标(80分以上人数)600人,知晓率达94.34%;开展孕产妇抑郁症筛查共26478人,筛查率达98.69%;开展老年认知功能筛查共12880人、筛查率达83.18%;开展老年抑郁症筛查共10983人、筛查率70.89%。
二是搭建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平台。2020年和2022年,我市宿豫区和泗洪县分别被纳入省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在试点建设期间,两个县区统筹现有资源,依托基础设施较好的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打造社区心理咨询室。宿豫区社区心理咨询室共建成69家,建成率100%,覆盖全区乡镇(街道),并打造10个镇级示范点社会心理服务站和10个村级示范点心理咨询室。泗洪县已建成乡镇(街道)社会心理服务站3家和社区心理咨询室示范点6家,计划逐步拓展到N个社区心理咨询室,争取覆盖全县乡镇(街道)。
三是加强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目前全市设有精神(心理)科的医院共13家,其中5家精神专科医院、5家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3家乡镇医院,较2023年增加2家,核定床位增加90张;开设儿童心理门诊的有7家,其中5家精神专科医院,1家妇幼保健院,1家儿童专科医院,较2023年增加2家。各乡镇(街道)至少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精神卫生防治人员,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有基层精神卫生防治人员1493名。市卫健委多次举办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培训班,邀请省市心理健康专家授课,组织基层精神卫生防治人员、网格员及社会工作者参加培训,进一步提高基层心理健康服务能力。
三、加强全市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工作
一是深化医教协同工作机制。市卫健委会同市教育局实施中小学“医教结合”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研修培训项目,组织校园心理健康老师进入医疗机构实践学习,每名教师持续学习1年,提升教师的心理问题鉴别诊断、危机事件处理实操水平。市县两级各指定1家心理健康诊疗定点医院(5家精神专科医院,各功能区和市级定点医院均为宿迁第三医院),与辖区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合作关系,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师生建立转介渠道,坚持早发现早治疗,减少极端事件发生。
二是加强心理健康专家队伍培养。市卫健委持续开展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省、市两级财政按照1.5万元/人·年的标准对精神卫生转岗培训工作给予全额补助。2022年开展首批转岗培训10人,2023年开展转岗培训35人,2024年计划开展培训19人。市教育局积极组织各县(区)重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班主任(校医)队伍专业水平的提升培训,校级开展所有学科教师心理常识培训加强专业能力培训,今年以来,市县两级开展心理健康教师培训11场次,培训4294人次。
三是建立心理健康危机救援机制。市卫健委将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纳入《宿迁市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预案》《宿迁市地震灾害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宿迁市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等方案预案,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处置心理援助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机制。突发事件发生后,抽调专业人员组成心理危机干预组,深入突发事件发生地区,开展心理健康义诊和宣传教育,对突发事件发生地居民及特殊重点人群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减轻群众的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定期组织市、县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的精神、心理专科的专业人员参加省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心理干预师资培训,增强我市各级应急心理干预工作者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下一步,我委将持续加大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心理健康综合服务能力。一是加大心理健康问题的正面引导,充分利用各类信息发布平台,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切实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养,鼓励心理异常人群主动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二是健全心理健康疾病防治体系,深入开展“常见精神障碍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项目”,支持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开展儿童心理科门诊、老年人抑郁症门诊,鼓励和引导综合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设精神(心理)科;三是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部门考核,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和具体任务,促进不同部门协调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心理健康工作。
宿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6月28日
联系人:孙华维
联系电话:84389312
抄 送:市政府办公室 市政协提案法制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