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名称 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067号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 014319856/2024-00120 分类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卫生    议案
发布机构 市卫生健康委 发文日期 2024-06-28
文号 宿卫案字﹝2024﹞55号 关键词 政协,067,提案,答复,
文件下载
时效

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067号提案的答复

陈宏亮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和完善我市医护上门服务》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和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收到您的建议后,市卫委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安排相关职能处室与单位研究办理,确保高质量完成建议办理。您提出的4条建议,我们采纳了4条,落实了4条。具体情况如下

一、落实规范建设,推动流程管理

市卫生健康委始终坚持严格对照国家相关要求,规范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

(一)规范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根据《关于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和《江苏省“互联网+护理服务”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试行)》要求,市卫生健康委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推动各医疗机构实行“互联网+护理服务”,通过“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整合优质护理资源,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让专业护士上门为出院患者、慢病患者或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居家护理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于院外延续护理的服务需求。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医疗机构按照文件要求,结合各医院自身特点,以“手机预约服务、护士上门护理”的方式,依托第三方延续护理平台,为出院患者提供延续护理服务。开展线上申请、线下服务以及线上咨询、健康教育服务,为出院后康复期群体、失能/半失能老年群体、残障群体、母婴群体等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适合在家庭条件下进行的居家护理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

(二)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根据《关于深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施意见》(苏卫基层〔20189号)文件要求。促进家庭医生担当起群众健康守门人角色,加快转变服务模式,在签约服务基础上,提供家庭医生预约上门服务,丰富签约服务内容,拓展延伸服务项目,健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为签约居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积极引导二级以上医院医生、民办医疗卫生机构医生、退休医生参与签约服务,扩充家庭医生力量。

二、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护理服务水平方面,对“互联网+护理服务”专科护理团队进行培训,根据出院患者及有居家护理的需求,通过调研、回访等方式,明确了延续护理的项目,细化分工。选拔具备5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主管护师及以上技术职称的护士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培训,制定培训模块,包括专科护理知识、技能、相关法律法规、医疗废物处置、应急预案等,对“互联网+护理服务”专科护理团队进行培训,提高服务能力。

医疗服务质量方面。适应人口老龄化形势,优先为签约居民提供家庭病床、预约上门、居家护理服务。按照“需求评估、签订协议、履约服务、评估反馈”实施流程,制定涵盖治疗护理、健康指导、康复随访、安宁疗护等内容的服务清单,加强服务质量监管,确保医疗安全。建立完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专科医师对口支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参与签约服务工作机制和分配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支持家庭医生成立工作室等方式,为家庭医生个人签约创造条件,鼓励专科医师发挥专科特长,集中签约有专病需求的群众。

三、细化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容

适应人口老龄化形势,优先为签约居民提供家庭病床、预约上门、居家护理服务。按照需求评估、签订协议、履约服务、评估反馈实施流程,制定涵盖治疗护理、健康指导、康复随访、安宁疗护等内容的服务清单,加强服务质量监管,确保医疗安全。2024,全市家庭医生人数4123人,其中全科医生人数1506人,专科医生人数658人,已组建978个家庭医生团队。已完成0-6岁儿童签约数158728人、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签约数516138人、孕产妇签约数15076人、在管高血压患者家庭医生签约人数381085人、糖尿病患者签约数128951人、肺结核患者签约数685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签约数16011人、残疾人签约数80617人、纳入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独生子女伤残或死亡家庭的夫妻签约数1076人、脱贫人口签约数483870人。

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联合印发《宿迁市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依托乡镇医院空余床位建设基层医养结合中心,县(区)各选取1所乡镇医院开展试点。14家乡镇医院利用空余床位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并完成养老服务备案登记。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市民政局、市医保局、市财政局等部门出台《关于鼓励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的实施意见》,提出医疗卫生机构利用现有资源提供养老服务的,涉及建设、消防、食品安全、卫生防疫等有关条件,依据医疗卫生机构具备的上述相应资质直接进行登记备案,简化手续。明确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增设老年医学科、康复科、临终关怀科等老年专业科室,增加为老年人健康服务能力。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且达到护理院标准的,可在医疗机构许可证增加护理院为第二名称。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有8家医疗机构通过加挂护理院第二名称,开展医养结合服务。

四、统一服务平台,加强技术创新

目前市已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医疗机构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改善护理服务,依托江苏健康通统一互联网服务平台,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为主,为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特色的护理服务。已开通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医疗机构有12家,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护士数量628人,实际上门服务的项目数已有34项,互联网+护理服务服务2964人次。

2023年,各二级以上医院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创新护理服务,为广大患者提供温馨、便捷、高效的护理服务。大部分需要护理服务的患者存在经济压力,全市已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单位,城区内上门服务的交通费用均为免费项目,城外路途较远可由患者家属接送,这一惠民政策得到很多家属的认可和赞扬。

下一步,市卫生健康委将对照您的建议,进一步深化医养融合发展,全面提高医疗上门服务保障能力,加快医疗机构建设,建立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老年医院和综合性医院为核心,医疗服务保障制度为支撑的医疗服务网络。

宿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628

联系人:曹崇跃

联系电话:0527-84389296

   送:市政府办公室  市政协提案法制委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