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名称 关于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082号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 000000001/2025-00338 分类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其他    其他
发布机构 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文日期 2025-06-24
文号 宿政办案〔2025〕4号 关键词
文件下载 关于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082号提案的答复.docx
时效

关于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082号提案的答复

市工商联界别

单位提出的政策护航 金融赋能 服务助力 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和办理结果答复如下:您单位提出的提案建议对推进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打造一流金融营商环境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对此,我们高度重视,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了专题研究,全力强化金融要素保障,推动辖内金融机构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小微企业破解融资难题,采纳了3条建议、落实了3条建议

(一)强化金融政策引领,为企业服务做基础、搭架子一是优化融资服务政策。聚焦服务实体经济、乡村振兴、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制定出台《2025年全市金融工作要点》《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宿迁市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宿迁市民营企业金融服务专员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等多份政策引领性文件,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低碳、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民营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截至20255月末,全市私人控股企业贷款余额1072.3亿元,同比增长16%,比各项贷款增速高4.2个百分点。建立服务实体经济监测机制,坚持月监测、季督促、年评估,通过闭环推动、综合实策,推动各机构将监管要求落实落细,截至目前,宿迁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占比为全省唯一超20%地区。推动银行机构深入落实普惠信贷尽职免责要求,结合实际完善配套机制,细化尽职免责标准和工作流程,进一步增强善贷、愿贷、敢贷能力。2024年,全市银行机构累计对3802笔小微企业贷款进行尽职免责责任认定,涉及10347人次、金额9.23亿元。二是优化政策补贴扶持机制。发挥财政资金扶持效应,充分运用前有补贴、后有补偿的政策机制,借助金融杠杆,推动银行机构加大雏英贷”“市企贷等创新金融产品投放力度,截至2024年末,市级风险补偿资金池规模超7亿元,累计撬动银行贷款超190亿元,其中年内新发放贷款超45亿元,惠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超2800余家次。积极争取省级普惠金融降费贴息补贴,对符合奖补条件的融资担保业务争取年化不高于1%的降费补贴,对符合富民创业贷产品的重点群体、企业争取不高于月均贷款余额的2%贴息资金;落实市级普惠金融降费贴息补贴,设立市级金融专项引导资金,同级财政给予地方担保机构不超过0.5%的担保费补贴,代偿风险补偿标准最高可达5%,地方财政对重点群体和小微企业按规定给予实际利率50%的贴息。三是优化市场准入退出机制。推广企业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应用,动态发布数据共享清单,实现营业执照与许可证联审联办,准入、准营一链办理”“一次办好。常态化开展企业简易注销,将简易注销公示期由 45 个工作日压缩至 20 日,企业仅需提交申请书、承诺书、营业执照即可办理。全区域推行企业歇业备案制度,市国资委、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推进第四批无法常态化退出的僵尸企业开展清算强制退出,推进第二批个体户强制退出。

(二)加强金融业务创新,为科技金融辟蹊径、添活力。一是创新产业链信贷产品。印发《关于推进供应链金融支持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得工作举措》,鼓励金融机构与核心企业共同开发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整链授信融资产品,推广供应链存货、仓单和订单等动产抵质押融资业务,推动对持有核心企业电子银行承兑汇票的上下游供应商提供在线贴现、质押融资等综合金融服务,2024年,全市办理完成应收账款质押融资211.66亿元。加强对制造业、科技研发、知识产权等信用信息挖掘运用,拓展面向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融资信用服务,2025年一季度新发放信用贷款2280户、金额142.72 亿。二是创新科技金融模式。出台《宿迁市科技金融大文章工作要点》,鼓励银行机构探索开展投贷联动新模式,促进信贷资金与股权资本相融合,大力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充分挖掘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价值,缓解民营企业抵押担保难题。2024年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33.6亿元,同比增长22%,质押融资项目208项,惠及企业160余家。目前,南京银行宿迁分行已联合宿迁高新区开展投贷联动活动,通过小股权+大债权的模式,为力引建材科技提供500万元融资支持,同时探索开展数据知识产权质押+信用贷款模式,为辖区企业发放1000万元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有效满足企业融资需求。三是创新风险共担机制。整合建立规模超7亿元的市级风险补偿资金池,针对不同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创新推出面向智改数转企业、人才初创企业、中小微法人企业的宿数贷”“雏英贷市企贷,满足不同类型的融资需求。其中市企贷等产品对风险分担模式进行升级,将政银合作模式转变为政银担三方协同发力,引入担保机构进行见贷即保,对银行最高给予90%的风险代偿。

(三)优化金融营商环境,为惠企利民强保障、增优势。一是健全线下银企对接机制。聚焦“615”产业体系、中小企业等重点领域,建立常态化银企对接机制、宿鑫行动等多样化融资对接活动,组织召开2025年度重大产业项目暨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融资对接会,下发列省市重大产业项目、重点产业链企业及上下游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清单,促成15个银企合作项目签约,达成意向融资100.8亿元。引导县区金融管理部门深入县区、走进园区,聚焦实体企业需求全面对接、深度合作,共开展专项银企对接活动4次,收集企业需求158家、解决105家,达成授信金额24亿元。二是整合线上融资平台建设。完善宿心办金融服务功能,在宿迁市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上线产业链金融服务专版,提供提供7×24小时在线融资服务。截至20255月末,市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注册企业13.2万户、金融产品推介633个,当年融资笔数2224笔,实现融资135.47亿元,融资金额居苏北第一。推进市级各类融资服务平台贯通融合,探索融资服务平台协同化、市场化发展,拓宽数据归集共享广度深度,提升平台融资服务功能和效率,着力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目前已形成初步方案。三是优化融资服务工作机制。持续优化工业企业融资服务、重点产业链企业清单推送机制,深化红链惠企金融助力团、产业链信贷专员、民营经济金融服务双专员等制度,深化千企万户大走访”“金梭”“金穗”“E”等行动,542名信贷专员累计走访对接市场主体3.96万户次,为1.56万户主体提供授信312.35亿元,新增保险保障142.2亿元,累计办理无还本续贷160亿元,同比增长41.5%。充分发挥金融服务赋能作用,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指导意见,遵循省市县共建原则,探索打造民营企业金融服务中心,配备银行机构专业团队,为企业提供信贷”“投资两类撮合服务及其他一站式金融服务事项。目前。苏宿工业园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正在试点建设阶段。

下一步,市政府办将会同相关部门严格落实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工作要求,用好用足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强化对小微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小微企业贷款增量扩面、降价提质。一是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深入贯彻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持续深入挖掘有效信贷需求,扩大金融要素供给总量。引导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做好金融服务五篇大文章,深入推进融资服务平台两统一、一融合,充分发挥市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对企业融资的撬动作用,落实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增信分险,做大担保、再担保业务规模。二是优化银企合作对接机制。建立常态化线上融资需求收集机制,整合工业企业融资服务、服务民营经济双专员、民营企业会诊帮扶等机制,统筹推进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提升全领域企业融资帮扶专业化水平。健全普惠信贷尽职免责制度,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三是丰富金融产品供给。加强企业信用信息运用,打造特色融资信用产品。探索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鼓励金融机构与核心企业共同开发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整链授信服务模式,赋能中小供应商便捷获得信贷支持。

                                 

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624

联系人:徐悦

联系电话:0527—84368601

   送:市政府办公室  市政协提案法制委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