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委、市各功能区党工委人才办,各县(区)、市各功能区财政部门、科技部门:
现将《2025中国宿迁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总体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要求,切实发挥以赛引才、以赛聚才作用,推动一批人才落户、项目落地。
宿迁市科学技术局
中共宿迁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宿迁市财政局
2025年4月16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25中国宿迁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总体方案
为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抢抓江苏人才协同发展改革示范区建设契机,聚力推动项目、技术、资金一起“迁宿迁”,发挥人才科技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宿迁新实践中的引领支撑作用。经研究,决定举办“迁宿迁”2025中国宿迁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
一、大赛名称
“迁宿迁” 2025中国宿迁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
二、大赛目标
围绕我市“615”产业体系,重点聚焦6个产业集群和15条重点产业链,市、县(区)联动,“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采取“1+7+N”的模式办赛,即1场总决赛、7场地方赛、N场创业团队宿迁行,突出人才科技项目招引落户,吸引300个以上项目报名,200个以上项目参赛,100个以上项目考察,50个以上项目落户。
三、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
中共宿迁市委
宿迁市人民政府
(二)承办单位
中共宿迁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宿迁市科学技术局
宿迁市财政局
(三)协办单位
各县(区)、市各功能区人才、科技部门
四、参赛要求
参赛项目属于我市重点培育的晶硅光伏、先进金属材料、大数据+、电子信息、膜材料、激光光电等15条重点产业链或重点布局的未来产业,拥有较强的创新性和领先性。2024年1月1日以后在我市落户的高层次人才或团队,或有意于2025年12月31日前,在我市落户的高层次人才或团队,且拥有参赛项目的核心知识产权。已落户的人才或团队,参赛选手需为企业负责人,且持企业股份比例不少于30%或自然人第一大股东;未落户人才或团队,参赛选手需为团队主要负责人。
曾在以往我市举行的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团队或项目不得参赛。
五、大赛赛程
(一)地方赛
2024年9月—2025年7月,由各县(区)、市各功能区分别组织沭阳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泗阳“泗水英才杯”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泗洪“大湖英才杯”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宿豫英才杯”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宿城“梧桐引凤”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市经开区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苏州宿迁“1+5”共建园区创新创业大赛等地方赛,择优推荐参赛项目。
(二)城市赛
结合我市2024年下半年和2025年上半年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系列活动,聚焦我市15条重点产业链,由各县(区)、市各功能区在西安、苏州等城市,联合当地高校、科创飞地和市驻外招才引智工作局,举办7场以上异地城市赛。
(三)创业团队宿迁行
2024年9月—2025年8月,在城市赛征集的项目中,邀请技术水平先进、产业匹配度好、市场前景广、有落户意愿的高层次人才团队赴宿迁考察对接,各县(区)组织不少于4次,团队数不少于20个,市各功能区组织不少于2次,团队数不少于10个。
(四)总决赛
各地结合地方赛选拔结果,各县(区)、市经开区分别推荐2个项目,其他功能区分别推荐1个项目参赛;每场城市赛各推荐2个项目参赛。2025年8月,通过“项目路演+专家提问”的方式,对总决赛参赛项目进行综合评审。
六、奖项设置
总决赛设置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9个、优秀奖若干。
七、支持政策
(一)落户资助
获得总决赛一、二、三等奖且落户我市创业的人才团队,符合宿迁英才“雄英计划”基本条件的,创业人才最高给予100万元项目资助,创业团队最高给予300万元项目资助,顶尖人才及团队实行“一事一议”,资助资金“上不封顶”。
(二)项目资助
获得总决赛一、二等奖且落户我市市区创业的人才团队,“以赛代评”,直接纳入宿迁市科技计划项目现场考察名单。
(三)投融资支持
获奖人才团队在我市注册成立企业,对符合拨投结合的项目,经过相关程序,最高给予6000万元支持;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优先给予“苏科贷”“雏英贷”“人才贷”等贷款支持。
(四)奖金奖励
对获得总决赛一、二、三等奖的人才团队分别给予1.5万元、1.0万元、0.5万元现金奖励。
八、保障措施
(一)各地组织、科技部门牵头负责本辖区大赛的组织工作,各县(区)组织参赛项目不少于40个,各功能区组织参赛项目不少于10个。
(二)各地要高度重视,严格执行有关党风廉政建设规定,加强对大赛全流程的监督检查,规范工作程序,严格工作流程,提高大赛质量。
(三)各地要建立参赛项目长期跟踪和服务机制,特别是对大赛获奖项目,要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和增值服务,将大赛打造成为长三角品牌创新创业赛事。
联系人: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沈青
电 话:0527-84358818
电子邮箱:sqkjjr@163.com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