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策文件库 - 政策解读

发布机构: 市生态环境局 文号:
发文日期: 2022-12-03 有效性:
名称: 《宿迁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主题分类: 政策解读   其他    其他
附件下载: 宿迁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png

《宿迁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来源: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22-12-03 17:04

为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持续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全面提升我市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水平,根据《关于印发<“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环固体〔2021〕114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22〕2号)和《市委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迁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宿办发〔2022〕32号)要求,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宿迁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对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

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是推动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要举措,是高质量建设“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强富美高”新宿迁的内在要求。2021年12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8个部委联合印发《“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推动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2022年1月,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4月,我市入选“十四五”时期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二、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共有3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  总体要求。主要包括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统领,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通过“无废城市”建设,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绿色发展,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风险防控,助力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到2025年,固体废物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国家级“无废城市”建设各项任务全面完成。

第二部分  主要任务。包括七个方面二十五项重点任务。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引领,构织“无废城市”建设保障体系,提出完善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建立部门联动体制机制、强化保障能力建设等;二是推动工业绿色转型,提升一般工业固废循环利用水平,提出推动工业“无废”绿色转型、健全工业固废收贮运体系、提高工业固废利用处置及管理水平;三是加快农业绿色发展,完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体系,提出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完善农业废弃物回收体系、提升利用处置水平、强化农业废弃物管理等;四是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提高生活源固体废物分类收处能力,提出践行全社会绿色生活方式,推动生活源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完善分类收运体系、提升处理利用效能、强化生活源固废管理等;五是推广绿色施工技术,促进建筑垃圾处理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大力推广绿色施工技术,深化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加快推进建筑垃圾分类处置、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强化建筑垃圾管理等;六是强化全过程风险防控,优化危险废物处理能力结构,提出加大源头管控力度、加强危废收运管理、提升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水平、强化危废风险防控等;七是统筹多部门协同监管,提高固体废物智慧管理水平,提出提升标准化执法监管能力、构建数字化智慧管理模式等。

第三部分  保障措施。包括强化组织保障、抓好工作落实、加大要素投入、强化宣传引导4个方面。建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动“无废城市”建设,将“无废城市”建设成效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成效考核内容,加大财政、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等政策扶持力度,动员全市上下积极参与“无废城市”建设,促进形成“无废城市”创建氛围。

此外,《实施方案》还明确了包括57项具体指标的“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三、亮点解读

一是总体要求明确,任务目标清晰。《实施方案》中明确到2025年,基本实现固体废物管理信息“一张网”,国家级“无废城市”建设各项任务全面完成。二是主要任务具体,部门分工细致。围绕七个方面二十五项具体工作任务,明确“四个清单”,压实责任主体,为后续工作开展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工作步骤合理,时间节点明确。建立定期调度机制,挂图作战,明确各工作任务环节的时间节点,确保我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有序、扎实地开展推进。四是切合地方实际,“无废”特色突出。《实施方案》提出的“无废运河”、“无废酒厂”、“无废花木”、“无废快递”等特色亮点的建设路径,可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示范,同时助力宿迁市“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五是保障措施有力,方式方法多样。《实施方案》中各任务牵头及配合单位更明确,协作和调度机制更完善。创新提出广泛开展全面立体的“无废城市”宣传教育,动员全市上下积极参与“无废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