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江苏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风险管理条例》《江苏省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强化冶金等工业企业安全风险管理,推动2025年度全市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工作落细落实,12月27日,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召开全市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工作动员部署暨业务培训会,进一步推动企业落实安全风险管控责任,防范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吴团参加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工作是做好安全风险管控的基础,也是防范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关键,更是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有力抓手。每年一季度的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工作,是一次大摸底大排查,对全面掌握风险底数安排部署全年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11月1日施行的《江苏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风险管理条例》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提到了更高的层面,对安全风险辨识、管控、报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地要高标准严要求推进落实2025年度安全生产风险报告工作。一是打牢理论基础,学好用好新《目录》。监管部门和企业要尽快组织学习研讨,特别是企业,要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岗位操作人员、系统填报人员,熟悉掌握《目录》变化情况,组织管理、技术、岗位操作等相关人员,对照新《目录》,对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重新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风险辨识,确保所有较大以上风险做到清单化管理,为做好风险管控工作打牢基础。二是加强督促指导,提高信息填报质量。要督促企业对照典型错误举一反三,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目录》要求辨识填报,填报的所有信息要真实有效。各地一方面要督促企业实事求是填报,另一方面要加大检查力度,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对企业填报的信息进行核查。对核查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给企业,并督促指导按时修改再次上传。三是落实主体责任,确保风险管控到位。各地要指导企业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风险管控措施,要确保风险管控措施与企业实际相匹配。同时,要将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作为日常监管检查的重点内容,对于管控措施“假大空”以及落实不到位的企业,要通过行政处罚、警示曝光等手段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不断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和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