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好小麦穗期“防病保粮”攻坚战,宿迁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早谋划、早发动、早部署,圆满地完成今年小麦穗期病虫害防控工作。截至5月6日,全市466.8万亩在田小麦赤霉病防治工作全面结束,累计防治面积630.5万亩次,亩平均防治1.35次。
一是宣传发动早。4月15日,举办全市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视频培训,部署以小麦赤霉病为主的穗期病虫综合防治工作。市、县(区)、乡(镇)三级农业农村部门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发动。截至5月6日,全市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发布宣传报道12期次,悬挂条幅660条,出动宣传车182辆次,发放技术明纸25.9万份,组织47场次培训各类种植主体4800多人次,利用覆盖全市所有乡村的1万多个应急广播每天循环播报宣传,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抖音小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宣传信息112条次,做到防控知识家喻户晓。
二是防控标准高。针对小麦的不同品种、播期、扬花期和可能出现的不利气候。市植保技术人员累计开展田间调查74次,查准菌率,摸清生育期,及时了解天气变化情况,不定期组织会商,预测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及小麦扬花期持续时间,提供精准防治信息。
同时,市、县(区)农业部门积极动员专业防控组织,动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等大中型高效植保机械2000余台(套),投入到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中,累计开展统防统治520.7万亩次,覆盖率82.6%,有力提高了作业效率和防治效果。
三是指导力度大。为持续抓好赤霉病防控,保障小麦稳产丰收。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了4个防控督导服务组,由分管局长和处室负责人带队分赴县(区)服务指导。各县(区)成立了30个服务指导组,深入田间地头检查面上防治进度和存在问题,确保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四是物资保障足。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多渠道筹集各类项目资金共3647.95万元采购氟唑菌酰羟胺、氰烯菌酯•戊唑醇等264.54吨,用于小麦赤霉病防控。
截至4月25日,全市免费药剂全部发放到户,覆盖面积563.95万亩,覆盖率达120.82%。全市各级农药经销商储备丙硫菌唑•戊唑醇等高效药剂500多吨,市场供应充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