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网讯(记者 武蕾)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是展示城市内涵、激发城市活力的无形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宿迁大力推进文化强市战略,在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发展、加大文艺精品创作力度、深入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方面持续发力,奋力谱写宿迁文化事业更加绚丽的新篇章。
15分钟阅读圈
“圈”出满满幸福感
最是书香能致远。寒冷冬日,走进宿城区金丝利·阅享空间,一缕缕阳光透过玻璃窗氤氲着暖意,浓郁书香伴随着咖啡香一起袭来,岁月静好的画面感油然而生。
“单位旁边能够建起这样舒适、静雅的阅享空间,给了我很大的惊喜。现在,闲暇时刻我都会来这儿安静地看一会儿书。”江苏省烟草公司宿迁市公司青年职工胡致远说,参加首届“宿烟情·青春说”青年论坛活动以来,他和同事们时常“泡”在这里,共同学习研究相关书籍。
今年以来,市图书馆联合江苏省烟草公司宿迁市公司、宿城区古城街道共同打造金丝利·阅享空间,为周边居民提供集阅读、茶艺、休闲于一体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金丝利·阅享空间面积近200平方米,有图书5000余册,与市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江苏省烟草公司宿迁市公司工会干事王琦说,秉承免费向周边市民开放的原则,金丝利·阅享空间能够满足多样化的阅读需求,提供有品质、有温度的文化服务。
像金丝利·阅享空间这样的“家门口”文化阵地,宿迁还有很多。近年来,为落实“15分钟阅读圈”建设,深化“书香宿迁”全民阅读工作,市图书馆不断延伸全民阅读阵地,打造群众身边的阅读空间,先后建成5处城市书房,分别为东关口城市书房、永阳城市书房、青海湖路城市书房、白堡城市书房和靳塘城市书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我们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市图书馆办公室负责人陈雪说,下一步,市图书馆将充分调研群众阅读需求,综合研判地区服务人口、服务半径、可利用空间等因素,合理布局各类阅读新空间,不断拓展“15分钟阅读圈”,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重心下移,更好满足广大市民的阅读文化需求,进一步提升市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精品力作竞芳华
全民乐享“精神盛宴”
为时代放歌,为人民抒怀。柳琴戏《古城拉魂》、淮海戏《胖婶当官》、泗州戏《信仰》、歌曲《春到上塘》……近年来,在全市文艺工作者的潜心耕耘下,宿迁舞台精品力作不断涌现,不仅收获了众多奖项,也为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
从宿迁独特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获取灵感、汲取养分,宿迁文艺工作者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推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其中,今年市文广旅局与省戏剧文学创作院合作出品、宿迁市柳琴剧团演出的全国首部小剧场柳琴戏《渔歌》,就是让人耳目一新的代表作品之一。
“天连水来水连波,放下风帆把住舵,撒起网来摇起橹,洪泽湖的鱼群大又多……”伴随着直抵人心的旋律,《渔歌》演出团队成员一遍又一遍排演作品。“虽然我们已经巡演过很多次,但好作品是‘磨’出来的。”国家一级演员、宿迁市柳琴剧团艺术指导曹金霞说,无论是剧场、还是街头巡演,现场群众都直呼没过瘾、没看够,这份热爱感动着、也激励着团队不负期待,用精品奉献大众。
“《渔歌》以‘十年禁渔、洗脚上岸’为题材,聚焦的是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和数万渔家百姓生活冷暖的大工程。”宿迁市柳琴剧团团长王理德介绍说,作品讲述一家四口——余父、余母、余哥、余妹,以及和余妹两小无猜的大刘,在常年的渔家生涯中具有戏剧性的命运起落与纠葛,从现实走进古老传说、又从传说回到当下、遥盼未来,唱出了千百年来回荡在渔民心中的歌。
“小剧场戏剧打破了大舞台与观众泾渭分明的关系,在唱腔音乐、服装造型、舞美设计等方面更加精致,让演员和观众的距离和情感更进一步,可以说《渔歌》是对传统戏曲剧种柳琴戏表演形式的一次有益创新。”王理德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下一步,剧团将向着这个方向不懈努力,创作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让宿迁地方戏曲剧种立得住、走得远、唱得更响。
非遗烟火气更浓
传承“种子”播撒宿迁大地
底蕴深厚的宿迁,传统的艺术和技艺随处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而灿烂。烙书烙画,就是其中一项精美绝伦又巧夺天工的非遗项目。
多样风格的书法作品、独具韵味的宿迁景致、栩栩如生的人物、活灵活现的花鸟……走进位于宿城区双庄街道的颜士昌艺术工作室,琳琅满目的烙书烙画映入眼帘。“烙书烙画是以烙铁为笔、高温代墨,在优质板材、纸张、布料、皮革等材料上进行书法、绘画的一门艺术,2017年入选了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说话间,宿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市级非遗传承人颜士昌手持电烙铁在一块木板上创作着古诗词书法作品。
这边颜士昌在烙书,那边他的学生纪前才、张春梅正在全神贯注进行烙画创作,普普通通的木板在他们的手里变成了精美的工艺品。“人们用火烧热铁条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这便是起初的烙画。烙画根植于民间,凝结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颜士昌介绍说,当下人们大多用电烙铁创作烙画。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烙画创作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因而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绝不让技艺变成“记忆”,颜士昌深耕烙书烙画传承推广十余年,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在宿迁,烙画被多所学校进行普及,如宿迁学院把烙画纳入必修课,宿迁高师、淮海技师学院开设了烙画兴趣班,皂河二小把烙画作为特色画种进行打造,传承的‘种子’播撒进新一代的心田。”颜士昌说,如今烙画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不释手,成为人们收藏、装饰、馈赠的理想佳品。
“党的二十大报告多次提到文化自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非遗传承保护工作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颜士昌表示,作为非遗传承人,将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传统技艺融入新时代的脉搏,不断增强非遗项目的影响力和生命力,让源于民间的传统艺术在宿迁大地生根、发芽、开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