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生态种养,小村大米创成“国”字号

发布日期: 2024-11-28 来源:新华日报访问量:【字体:

连日来,每天上午9点多,宿迁市洋河新区张渡村稻米加工厂内人声鼎沸,村民们排着长长的队,面前摆放着大大小小装满新稻谷的口袋,等候免费加工。等在出米口的村民蒋一平,手捧一把细长的亮晶晶的大米满脸兴奋:“看这米,真漂亮,没想到咱村的大米也能成为中国‘绿色食品’!”

坐落于古运河畔的张渡村,地理位置比较偏远,是苏北典型的一麦一稻农业村,曾被列为省定经济薄弱村。脱贫后,一段时间陷入了村民增收缓慢、村集体零收入的窘境。2021年,在江苏省农科院宿迁农科所水产室的帮扶指导下,张渡村成立了粮食专业合作社,尝试开展“稻—虾—鳝”生态种养模式,双方还签订支部共建合作协议,建立了120亩示范基地,选用宿迁农科所自主研发的“泗稻301”为主要种植品种。

放眼望去,百亩示范基地位于沟渠交错之中。在一些积水较深的田沟中,仍有不少活蹦乱跳的花鲢、白鲢。江苏省农科院宿迁农科所技术员王腾介绍,在这种种养模式下,鱼虾可以有效捕食稻田中的害虫,减少病害发生和农药使用。同时,鱼虾的残饵和粪便又可以为水稻生长提供营养,从而实现绿色生长。

近三年来,江苏省农科院宿迁农科所水产支部技术人员昼夜吃住在基地,辛勤付出并见证了“泗稻301”的独特品质:结实率高、颗粒饱满、产量高等,且秸秆粗壮、不易倒伏,非常适合稻渔综合种养。王腾说,目前示范基地已扩展到200亩,加上本地一些大户和村民跟种,已达260多亩。平均每亩地产水稻900多斤,小龙虾200多斤,仅稻米亩增收可达300元左右,真正实现了“一水多用,一田多收”。

在稻米种植培育的同时,村合作社还创办了米厂,并将试生产的张渡大米申请注册了“崔镇驿大米”商标。今年8月,在宿迁农科所水产支部协助下张渡大米顺利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审核,成功获得了“绿色食品”标志。为庆祝“张渡大米”喜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同时也是村集体米厂正式投产,村里举办了免费加工稻米活动,洋河及周边村民在规定时间内可以免费加工大米,每家限量200斤。(记者 徐明泽 通讯员 王宣朋 赵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