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苏南“牵手”苏北,光伏集群入围“国家队”

发布日期: 2024-12-16 来源:人民网访问量:【字体:

“国家队”扩容了近一半体量,“苏大强”再次成为焦点。日前,最新一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出炉,江苏牵头或参与的4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入选,新增牵头集群数量最多。至此,江苏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累计已达14个,总数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比重近1/5,坐拥长三角半壁江山。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盐常宿淮光伏集群入围,位于苏北的盐城、宿迁、淮安三市实现了零突破,江苏十三市也实现了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全覆盖。

盐城、宿迁、淮安三市在全省虽不突出,然而单就光伏产业而言,江苏是全国光伏重镇,三市则是全省的“排头兵”。此次三市“牵手”常州市,挺进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跨行政区合作趋势明显,有助于省内区域经济一体化。

抱团发展光伏产业

入围“国家队”,盐常宿淮的光伏产业到底有多强?

从全国看,去年盐常宿淮光伏集群总产值达到3705亿元,占全国比重超过1/5。

近年来,江苏光伏产业区域布局制造与应用并重、苏南与苏北协同发展。“苏南地区受益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发达的工业基础,产业集中度高;苏北地区特别是盐城、宿迁等市,这几年光伏产业规模明显扩大。”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秘书长范国远说。

去年,常州迈入GDP万亿之城,新能源产业可谓功不可没,产业产值超过7600亿元,其中尤以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三大产业最为亮眼,产业链产值均超过千亿元。

作为集群牵头申报城市,盐城地处黄海之滨,拥有丰富的滩涂与海洋风光资源,是我国海上新能源开发建设条件最好的区域之一。去年盐城新能源产业集群入选首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示范集群,晶硅光伏、动力及储能电池、不锈钢产业规模跃居全国前三位。

说起宿迁,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当地酒业。可未曾想到的是,去年以晶硅光伏为龙头的新能源产业竟成为宿迁首个千亿产业。

2018年之前,宿迁的光伏产业还是空白。2020年至今四年,宿迁晶硅光伏产业链年产值分别实现117.6亿元、355.7亿元、680.4亿元、1040亿元,跳跃式增长一目了然。

令人颇感意外的还有淮安市。淮安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淮安将成为全省光伏电池集聚发展的重要生产基地。

近年来,淮安市“新三样”产业动力强劲。去年,该市“新三样”产品出口额增长332%,增速居全省首位。今年上半年,淮安又成功引入天合光能、捷泰新能源等百亿级“旗舰”项目。

产业“跨界”渐成趋势

2022年公布的45个集群中,由单一城市申报的集群占比超过70%。今年,这一数据发生了重大变化,全国35个上榜先进制造业集群中,由单一城市申报的集群占比不到25%,绝大部分集群都是多个城市联合申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跨区域已是大趋势。

日前,地处苏南、苏北的四座城市“跨界”牵手,盐常宿淮正式入围国家级光伏集群,成为江苏区域合作的又一案例。

对此,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柳认为,应该提倡跨区域联合打造产业集群,“美国硅谷、深莞通讯设备等国内外著名产业集群的边界,并不是以严格的地理界限为标志,而是以科技要素网络化共享形成的。”

人民网梳理发现,江苏14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分四轮入围,从中可窥见越发明显的跨行政区大趋势。

第一轮的无锡市物联网集群等5个集群,以及第二轮的常州市新型碳材料集群,均由单一城市申报。至第三轮时,多个城市联合申报的数量占据主流,通泰扬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等3个集群入围,4个入围集群中只有1个由单一城市申报。

今年第四轮榜单发布时,盐常宿淮光伏集群、苏南特钢材料集群入围,多个城市联合申报的数量仍然占据主流。甚至,江苏出现了跨越省级行政区联合申报的情况——长三角(含江西)大飞机集群。它以长三角三省一市和江西省全域为实施范围,江苏省内则由无锡市牵头。

“集群的边界应当适当淡化,毗邻地区因为资源禀赋相似而选择建设相似的产业集群,这是正常现象,以行政区划割裂毗邻地区的产业联系,不利于统一大市场建设。”陈柳解释道。

光伏集群发展面临新挑战

产业集群跨市甚至跨省,打破地域发展限制,背后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生产要素流动更顺畅、产业链融合更深度、区域融合发展更高效,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均衡增长。

江苏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大省,苏南地区则是省内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的“模范生”。今年苏南特钢材料集群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在集群内部,苏南五市在特钢和高端合金细分领域,均打造了各具特色的核心产业链。

南京侧重打造高性能特种钢板产业链,无锡侧重打造高端特钢棒材产业链,苏州侧重打造优特钢线材产业链,常州侧重打造高品质不锈钢产业链,镇江则侧重打造高端合金产业链。

盐常宿淮光伏集群的入围,主要受益于产业链条的完备。以盐城、常州、宿迁和淮安四市全域为实施范围,该集群已覆盖硅片、电池、组件、辅材辅料、装备制造、应用系统、组件回收等环节,产业链完整度超过90%。

四市既包括苏南常州,也容纳苏北三地。陈柳认为,这是江苏省内产业协调均衡发展的良好案例。“光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率先在苏南发展。近年来,苏南向苏北进行了光伏产业的转移与合作,借助苏北地域等优势,这一产业将逐步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专家同时提醒,光伏产业目前仍面临着一些发展中的问题,譬如产能过剩、市场饱和等。在新一轮的市场洗牌中,盐常宿淮光伏集群能否健康有序发展,考验着各方智慧。(俞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