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局起势见精神。蛇年的新征程已经全面开启,全市各行各业接续奋斗、砥砺前行,以奋斗姿态奔跑在新一年的春天里。在这个春节长假,生产不停的企业、红红火火的商超、热闹非凡的乡村……共同拼贴出了宿迁驰而不息的生动图景。
从工厂到田间
科技为生产注入新活力
在位于宿城经济开发区粮食物流中心的五得利集团宿迁面粉有限公司车间内,自动化包装生产线飞速运转,一袋袋面粉被精准计量、封装,通过自动传输带整齐地码放。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几乎不需要人工干预。
五得利集团宿迁面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得利”)是五得利面粉集团在全国的第七个全资子公司。该公司生产的通用粉和专用粉主要用于制作馒头、包子、面条、水饺等食品。
“在人们的传统认知里,面粉加工似乎是一个粉尘飞扬、机器轰鸣,以人力劳作居多的行业。”五得利收购部经理张彦增表示,传统的面粉生产过程中,存在人工操作环节多、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面对传统产业发展瓶颈,五得利通过实施“智改数转网联”项目,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满足了市场对产品的快速供应需求。目前,该公司拥有2个生产车间,日加工小麦2700吨左右,年加工量达到80万吨。
“工厂进行智能化改造后,只有很少的环节需要人工操控。”张彦增介绍,工厂采用了无人化的设计理念,应用自动化、智能化装备对原有生产制造流程进行改造,达到车间设备网络全覆盖,并通过布勒MES系统管控整个生产流程,实现不同区域设备的远程实时监控、程序集中管理以及实时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定制报表、故障报警等数字化检测功能。
通过实施“智改数转网联”项目,五得利实现了客户、销售、计划、生产、质量、包装、物流等环节的高效协同。面粉出粉率上升2.3%,产能提高11.89%,生产运营成本降低12.3%,生产效率提升了10.4%。
科技的魅力同样体现在宿迁的农业生产上。“室内温度26.9℃,湿度75.8%,光照强度2.7万Lux,二氧化碳浓度800ppm……”在宿豫区京东农业科技示范园智能化玻璃温室,头顶正前方跳动的提示牌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这里我们采用了无土栽培和立体栽培方式,利用技术手段模拟作物生长所需的生长环境,可以大幅提高小番茄的产量和土地利用率。”京东农业科技示范园行政经理江洪说。
作为宿迁现代农业科技示范项目,京东农业科技示范园综合技术领先、智慧化程度高,依托现代智能化、数字化等技术,重点围绕温室环境监测、联动控制系统、农业大数据中心三大智能系统,新建智能化玻璃温室、装配式日光温室、连栋薄膜温室等智慧农业设施设备超20万平方米。
放眼大棚内,一串串红色、绿色、黄色的小番茄顺着藤蔓层层攀升、长势喜人。在这里,蔬菜过上了“智慧生活”,翠绿的菊花菜躺在螺旋柱式栽培架上沐浴着阳光,小巧玲珑的小番茄喝着科学配比的培养液尽情生长……园内处处透露着智慧农业的“科技范儿”。
据了解,目前园区可年产绿色果蔬3500余吨、繁育种苗超500万株。通过整合资源,园区搭建了绿港智慧农业数字化云平台,依托各管理系统,建立了“一品一码”制度,对产品的各个环节采集数据并追踪,构成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从城市到乡村
新面貌新风景带来新幸福
在市区富丽莱嘉苑小区,经过改造后的南门焕然一新。
记者进入小区看到,崭新的地面、粉刷一新的楼房,曾经破旧的老旧小区仿佛穿上了“新衣”。据了解,富丽莱嘉苑小区建于2005年,因建设年代较早,近年来,该小区陆续出现地面坑洼破损、电梯老化故障、消防管网破损等问题,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安全隐患。
“2024年9月底,我们启动了富丽莱嘉苑小区改造提升项目,对现存的问题进行一一整改。”宿城区古城街道府前社区居委会委员宋业强说,富丽莱嘉苑小区共14栋楼,此次改造主要解决雨污水混流、局部建筑墙皮脱落、停车空间不足、绿化杂乱、便民设施不足等问题。此次改造总投资约720万元,除了绿化在春节后进一步修剪,道路改造、广场改造、室外雨污水管网改造等21个改造项目均已完成。
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是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宿迁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通过改造,逐步蝶变成美丽家园,“可爱城市”愿景变成了“现实图景”,给群众带来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城市的老旧小区换新,乡村也在全面换新,不仅是环境更加优美,生产生活方式也有了新变化。1月31日下午,在宿城区牛角村欢乐田园度假区的季高·牛角村MOMO乐园里,一场冰雪奇幻秀正在上演。舞台下,观众的目光紧紧跟随,小朋友更是兴奋不已。
“这是我们春节系列活动之一。该活动不仅有冰雪主题的舞台表演,还有热闹的花车巡游。在此过程中,演员会走到观众中间和大家互动、合影,增强游玩体验感。”宿城区牛角村欢乐田园度假区负责人姜委委说。
“春节假期,我们推出了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从而吸引了更多游客。”姜委委介绍,春节期间,季高·牛角村MOMO乐园里开展了光影夜游灯会、新春大马戏、冰雪奇幻秀、非遗市集等活动,15组蛇年新春主题的灯组遍布园区各处,专业马戏表演献上一场场惊险又欢乐的视觉盛宴,热闹的花车巡游和舞台表演带小朋友感受魔法冰雪奇缘之旅。
作为近几年宿迁乡村旅游的热门选择,宿城区牛角村欢乐田园度假区在春节期间迎来了不少游客。据了解,春节期间,景区客房预订量达80%,餐饮预订量达70%,景区也采取了增加停车位数量、优化预订系统、增加餐饮点位等措施,全力保障游客玩得开心、玩得尽兴。
放眼全市,吃上“旅游饭”的乡村还有很多。在泗洪县石集乡柳山湖旅游度假区逛文创市集;在宿城区王官集镇朱海休闲运动小镇体验水美渔乐;在宿豫区新庄镇杉荷园景区赏“接天莲叶无穷碧”的优美风景,不仅为宿迁和周边城市居民带来了丰富的休闲体验,也让当地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收入大幅增加,生活越来越红火。
从线下到线上
活力满满、热辣滚烫
新年欢歌连连奏响、各式年货铺满货柜、新品新店接连亮相……乘着“节日经济”的东风,连日来,宿迁各大商业综合体利用跨界联合、体验式购物等方式吸引消费者,以“新年红”敲响“开门红”。
2月1日下午,在宿城区吾悦广场中庭,舞蹈演员伴随着欢快的音乐翩翩起舞,给消费者带来精彩的视觉体验和享受。
“舞狮开门红、财神送财到、国潮华裳秀……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七期间,商场的聚客活动每日不停歇。”据吾悦广场总经理高鑫介绍,为了促进消费,商场还开展指定品牌消费满赠和红包抽奖活动,最大程度为消费者让利,营造更加浓厚的消费氛围。
为了提振市场信心、刺激消费复苏,我市于2024年12月20日启动了“嗨在宿迁·暖冬惠民”2024宿迁冬季购物季活动。活动持续至今年2月,汇集八大消费新场景,四场主题促消费活动,全市各县区(功能区)将结合地方优势,举办各类促消费系列活动300场以上,切实为消费市场的复苏回暖添“一把火”。
随着夜幕的降临,宿豫区筑梦小镇西区被璀璨的灯火装点得美轮美奂。舞台上,灯光如梦如幻;舞台下,人群熙熙攘攘,2月2日下午6点,尽管寒风凛冽,筑梦小镇西区葛家班大舞台的专场演出现场却洋溢着热烈的氛围,随着音乐声起,表演者们轮番登台,用他们嘹亮的歌声为现场观众以及直播间的网友们带来了一场听觉盛宴。
据了解,本次筑梦小镇2025年新春专场活动以“瑞蛇启新程 欢腾喜乐年”为主题,从大年初一持续至大年初七。活动期间,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丰富多样的互动体验、亲子游乐项目以及璀璨的烟花秀,共同构成了一场集文化传承、艺术欣赏、美食体验与亲子互动于一体的新春盛宴,不仅展现了筑梦小镇的独特魅力,也彰显了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的蓬勃活力。
在流量经济成为新时代的消费增长点的当下,筑梦小镇紧跟时代步伐,特别邀请了胡成功等知名网络红人及地域影响力账号参与此次新春专场活动,为活动拍摄了一系列生动、有趣且高度传播性的视频内容,成功引爆话题热度,让这场盛事成了全城瞩目的焦点。
据筑梦小镇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招商运营中心经理徐国维介绍,筑梦小镇分为东西两区,东区以数据服务、软件研发等产业为主导,吸引了诸如海康威视等领军企业入驻;西区则重点打造直播电商产业和中高端商业集聚区,现有商业项目24个、直播项目2个、夜经济固定摊位70个。
跨境电商、数据服务、数字金融三大地标型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获得多项省级及以上荣誉……筑梦小镇的蓬勃发展,正是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区高速前进的一个缩影,生动展现了园区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强劲动能与无限潜力。
从就业到就医
贴心服务暖人心
“没想到可成科技招聘化学研发人员,正好和我的专业对口,而且薪资待遇也很不错,希望自己能够应聘成功。”1月30日上午,在“2025'乐业宿迁’就业创业'春风行动’大型公益招聘会”(以下简称“春风行动”招聘会)现场,来自宿城区蔡集镇的王亦诚开心地说。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系着发展大局。1月30日起,市县乡联动、为期三天的“春风行动”招聘会在市区义乌国际商贸城西广场正式启动,利用春节期间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契机,为各类求职者搭建就业平台,让有就业意愿的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参加招聘会的人员中,有超过六成的人第一求职意愿是在本地就业,这主要得益于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就业岗位质的提升,以及相关政策红利释放出的吸引力,让“挣钱顾家两不误”成为现实。
初步统计,活动当天共有1.8万人次参加线下招聘,达成用工意向0.59万人次,超5万人次参与直播带岗招聘,现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000余份。
“我们举办这次活动,旨在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求职平台,促进百姓就业,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我们还首次将直播带岗的招聘间带到了现场,吸引了大量的求职者在招聘间求职、咨询。”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主任王若璇说。
健康,是民生幸福的底色,更是社会文明的尺度。护士疾走的脚步声、急救床滚轮的转动声……正月初五(2月2日)清晨,江苏省人民医院宿迁医院急诊区的走廊里灯火通明,人声嘈杂,医生、护士正全身心为群众服务。
江苏省人民医院宿迁医院是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其中北院区于2020年创成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南院区目前正在建设。项目建成后,将促进宿迁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发展,减少患者跨区域就医,更好满足宿迁及周边群众对高水平医疗服务的需求。
“北院区每年门急诊总量超100万人次,昨天北院区门急诊总量超过了3000人次。春节期间工作的繁忙程度和往年差不多,我们也习惯了。”江苏省人民医院宿迁医院运营管理处处长金鑫说。
“围绕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目标,我们研究制定了肿瘤中心、血液病中心、胸心疾病诊疗中心、消化系统疾病诊疗中心组织架构和发展规划,持续增强医疗服务能力,加大传染病和职业病防治力度,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安全水平。”江苏省人民医院宿迁医院党委书记陈涛说。
卫生室作为基层医疗机构,是为群众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前沿阵地,更是老百姓最直接、最方便、最及时、最经济的看病就医途径。
2月2日中午,记者来到宿城区双庄街道盐路社区卫生室,一名护士正在给市民提供用药咨询服务。往里走是输液室,一群患者正一边输液一边看电视。
双庄街道盐路社区卫生室面积约280平方米,2021年投入近30万元对治疗室、中医康复室等区域进行升级改造,周边群众的就医环境也因此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我们这里共有医务人员6名,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名,护理人员4名,日均诊疗量80人次。”双庄街道盐路社区卫生室室长刘飞说,春节期间,他和同事轮流值班,保障附近居民看病需求。
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到卫生室改造升级,让每一个生命都拥有抵御疾病风浪的锚点,宿迁正努力把“健康中国”建设的宏大叙事具象为诸多微小却炽热的场景。(宿迁日报采访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