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浪潮下,“沉睡”的数据正被唤醒。泗洪县通过将部分数据确权评估后质押融资,让停车信息、客流统计、单车充电数据等这些“无形数据”变身成为“有形资产”,为民生项目注入了金融“活水”。
7月19日,在泗洪县青阳街道状元府小区,一排排现代化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棚格外醒目。这些于2023年启动建设的民生设施,既解决了居民充电难题,又美化了小区环境。但受资金限制,一期项目未能实现全覆盖,部分居民仍面临充电不便的困扰。
“前期建了一些充电棚,还不能够满足很多用户的需求。如果增加一些充电棚,小区环境会更美观了,安全隐患也能消除,业主也更高兴了。”泗洪县青阳街道状元府小区居民刘召朗说。
那么,资金瓶颈如何突破?转机出现在今年年初。泗洪县城市建设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创新启动“数据资产价值转化项目”,对全县智慧停车、单车充电等数据资源进行系统梳理,联合华东江苏大数据交易中心完成专业评估。随后,由银行对评估结果进行认定、办理贷款,实现数据资产的“价值变现”。
“以前,我们传统的担保方式是通过担保公司担保,或者抵押物抵押进行授信。数据资产贷款主要是通过我们对其的价值评估认定以后,经过和相关部门沟通之后进行授信。”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泗洪支行客户经理潘逗逗说。
根据评估报告,泗洪县城市建设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智慧出行停车与单车充电数据集”经过脱敏处理的4400余万条数据,市场价值达896.8万元。今年6月,该数据资产经确权登记成功质押,获得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泗洪支行500万元授信。
“我们利用数据资产贷款500万元,用于小区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棚二期建设。二期项目将于8月份进场施工,12月份建设完成。”泗洪县鸿城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雷说。
这笔贷款不仅填补了充电棚建设的资金缺口,更让“无形数据”成为反哺民生的“有形力量”。今年,泗洪县还将把数据持续产生的价值,用于升级智慧停车系统、改善城市交通等更多民生领域。
“通过创新激活停车资源运营、非机动车出行等6类核心数据资源,泗洪县实现数据资产从确权评估到质押融资的全链条突破。数据资产化不是数据资源利用的终点,而是激活价值创新循环的起点,让更多‘沉睡数据’化作润泽民生的源头活水。”泗洪县城市建设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戴周龙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