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宿迁新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宿迁经开区专场

发布日期: 2024-09-27 来源:访问量:【字体:

  间:202492715:00

  点:宿迁日报社12楼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宿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尹者刚

发布人:宿迁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王峰

       宿迁经开区党工委委员唐文

        宿迁经开区党工委委员、政法和社会事业局局长  胡明

        宿迁经开区投资促进局局长  臧亚

尹者刚

记者朋友

大家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宿迁新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宿迁经开区专场。

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宿迁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  同志;宿迁经开区党工委委员  同志宿迁经开区党工委委员、政法和社会事业局局长  胡明同志宿迁经开区投资促进局局长同志。请他们向大家介绍宿迁经开区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王书记介绍有关情况。

各位媒体朋友:

下午好!

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见面,向大家介绍宿迁经开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首先,我代表宿迁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经开区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开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坚决扛起经济主战场的责任担当总要求,聚焦主责主业,聚力跨越赶超,全力攻坚千亿产业集群,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宜居宜业新城,着力打造实力经开区、文明经开区、开放经开区、美丽经开区,开创了经开区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新局面。先后获批国家级食品产业园”“中国家电产业基地”“江苏省先进制造业基地,被评为中国最佳投资环境开发区,是全市最主要的政策、资本、技术和人才高地,也是宿迁中心城市的重要板块、现代化的幸福新城

我们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综合实力实现大幅跃升。五年来,全区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翻番,规上工业产值增长4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倍,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8倍,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2.2倍、全市占比由1.7%提升至15.8%,主要工业指标增速领跑全市、快于周边;高质量发展、党的建设、满意度测评三大方面全市领先;特别是国家级开发区综评取得重大突破,仅用了两年时间就跃升至全国国家级开发区第92位,进位幅度全省第一,提前一年挺进全国百强,创建区以来最好成绩,成为全市家百强国家级开发区。

我们坚定不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产业集聚效应更加凸显。坚持工业强区、产业兴区不动摇,全力以赴招大引强、培大育强,全区现已集聚百亿级企业4家、全市工业百强企业19家、规上工业企业165家,形成了新能源、食品饮料、智能家电和新型电子信息“3+1”主导产业体系,已经成为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新兴的工业制造业基地。以新能源产业为例,全球排名前10的光伏企业,有3家在我区设立生产基地,其中,天合光能于20185月签约落户,5年内连续7次追加投资,建立起拥有4大片区的晶硅光伏超级工厂,投资由最初的5亿元爆发式增长到300亿元、扩大了60倍,产值由最初的30亿元跃升至320亿元、扩大了超10倍,成为集团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随后,龙恒新能源、阿特斯等光伏百亿级项目接二连三、纷至沓来,我们仅用5年多时间,就实现了光伏产业从无到有、强势崛起,已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光伏产业发展版图上的重要一极。2023年,全市新能源产业率先突破千亿产值,成为全市首个千亿级产业,我区贡献度60%,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华丽转身。

我们坚定不移打造产城融合发展高地,园区面貌实现更美蝶变。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和生态环境高颜值协同并进,用实际行动诠释既要含金量更要含绿量的决心。景观环境全面提升,五年来,我们新改扩建综合性公园5个、口袋公园”9个,完成白领公寓、天星花园等一批老旧小区改造,新改建绿化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建成区范围内实现“300米见园,500米见绿。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改造人民大道、发展大道等道路9条,新建丹阳路、高雄路等道路15条,全区道路总里程达到396公里,九纵八横的交通动脉实现全面畅通;经开区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建设雨污水管道38公里,完成雨污水管网清疏检测420公里,污水处理能力由每天5万方提升至15万方。重点片区面貌焕然一新,乐开坊、梨园城市之家等4个城市综合体投入使用,城中大聚场、朱圩活力街区等夜经济项目激发消费新活力,苏圩美丽乡村、南蔡数字农业产业园展现农村现代化新图景。三大载体建设和招商同步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园加快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园投入运营,总部经济集聚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投入使用,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企业签约落地,全市一流的高能级平台载体正在加速崛起。

我们坚定不移筑牢民生事业发展根基,民生福祉保障更加殷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加强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投入力度,群众的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五年来,累计投入资金21.35亿元,新改扩建学校幼儿园1437.27万平方米,新增优质学位2万余个,拥有全市唯一的正高二级教师,中考成绩稳居中心城区前列,四星级高中达线人数实现倍增,成功打造优学经开教育品牌,实现了从教育洼地教育高地的成功转变。人民健康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江苏省人民医院宿迁医院南院区开工建设,推动从家门口好就医就好医转变;创新实施区、乡、村三级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探索“1+1+4+N”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即以钟吾医院为技术核心,南蔡中心卫生院为主体,辐射4个乡(街道)卫健中心,通过点对点指导、技术团队挂靠、专家坐诊义诊等方式,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34个村(社区),确保群众病有所医、健康可期。加快发展银发经济,中心城区首家集养老、医疗、康复为一体的颐养院正在加快建设,明年即将投入运营,全面提升我区养老服务水平。随着全区民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也在逐年增强,五年来全区累计新增人口5.2万人、新增城镇就业1.87万人。     

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新的奋斗征程上,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定信心、鼓足干劲,以勇挑大梁、多作贡献的使命担当,全力以赴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宿迁新实践作出经开贡献。

一是坚持项目为王,筑牢高质量发展压舱石坚持全员全域全年抓招商,集聚资源要素招大引强,力争每年招引10亿元以上项目15个以上、50亿元以上项目5个以上、百亿级项目1个以上。坚持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全力加快列省列市列区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推动项目在最短时间内开工、竣工、投产、达效,力争每年工业投资增速保持在15%以上,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以上。

二是突出转型升级,夯实高质量发展硬支撑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全面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聚力提升发展质量,深入实施智改数转网联,每年分别新增省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工厂)、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平台)、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以上。瞄准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全力打造两业融合示范区,每年新增规上(限上)服务业企业20家以上。

三是聚焦创新驱动,锻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紧紧围绕科技创新主力军定位,建强科创平台载体、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大力推进招才引智,力争每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省级以上研发机构5家以上。聚焦细分领域专精特新企业,靶向引进一批专注细分市场、掌握独门绝技、聚力创新创业的优质项目,着力推动产业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全力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区。

四是秉承环境是金,增强高质量发展软实力坚持将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作为经开区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坚持先行先试,持续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和帮办服务改革,纵深推进领导挂钩联系服务企业制度,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方式。探索成立企业发展服务中心,集成项目建设前期手续办理、项目成长发展期政策支持,实现企业服务范围全生命覆盖,切实推动项目建设端服务效果加快提升,企业发展端服务效能不断增强。

我就先介绍到这里。下面,由我和我的同事来回答各位记者朋友提出的问题。谢谢大家!

尹者刚

谢谢王书记。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感兴趣的记者朋友举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自己所在新闻单位名称。

记者一

王书记您好,我是宿迁广播的记者。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请问经开区在推进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下一步将有哪些举措?谢谢。

好的,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近年来,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像重视制造业一样重视服务业、抓制造业一样抓服务业工作要求,坚持把服务业放到与工业经济同等重要位置,重点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上谋篇布局、精准发力,努力以生产性服务业之促工业经济之

一是现代物流加速发展。目前,我区共有3A及以上物流企业7家,占全市比例达到15%,排名全市前列。其中通湖物流园于2018年落户我区,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市最大的线上+线下一站式、综合型物流产业集散地,基本实现一点发全国,并于近期成功跻身国家4A级物流企业(全市仅9家)。积极加强与宿迁港合作,搭建精细化的港航企面对面交流平台,组织召开宿迁港精品航线进园区港航企业务谈会,加快发展高品质、精准化定制物流,帮助企业降低物流成本30%以上。    

二是现代金融体系加速构建。截至目前,全市18家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均在我区设有分支机构,金融服务便利度与覆盖面大幅提高。全力打通企融资难点堵点,五年来,累计组织开展政银企对接会等活动20余场,区内企业实现全覆盖,推动银企之间达成融资合作意向近40亿元,融资成本平均下降150个基点,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三是检验检测机构加速集聚。目前,全区检验检测机构总数已发展到19家,涉及家用电器、食品饮料、特种设备等21大类405个子项,国家白酒检测中心、中国轻工业家用电器检验检测中心等国家级质检中心相继落户我区,省级以上质检中心总数达到8个,总投资3000万元的苏北首家光伏产业综合型科技服务平台项目年底前也将实现对外运营。随着这些检验检测机构的不断集聚,企业在家门口便可享受送、检、取的全流程闭环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把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全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开展四大重点行动,加强项目引建、加大培育力度、加快提档升级,努力构建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竞争力强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

一是开展优质项目招引行动,助力发展增添活力。统筹调度全区资源,大力开展生产性服务业专项招商活动。围绕国内500强、行业100强、央企国企等头部企业的区域型、功能型总部开展专项招引工作。依托科技创新产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园、总部经济集聚区三大载体,着力引进一批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检验检测等与我区产业协同度高的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力争每年招引服务业项目20个以上,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达到10%以上。

二是开展企业培育行动,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建立健全服务业企业梯次培育机制,持续深化开展小升规”“下转上工作,动态建立企业培育库,引导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规范运营管理,不断发展壮大中小微企业成为规模以上企业,力争每年新增规上(限上)服务业企业20家以上,培育规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5家以上。实施现代服务业领军企业培育计划,建立省、市级现代服务业领军企业储备库,力争每年新增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1家以上。

三是开展集聚示范强化行动,助力载体提质增效。制定出台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不断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集聚程度,引领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支持通湖物流园做大做强,推动其争创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园、总部经济集聚区创建成为省、市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

四是开展两业融合提升行动,助力产业协同创新。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坚持把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支撑作用,赋能全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我区新能源、食品饮料、智能家电、新型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向服务环节延伸,推动服务业企业与制造业企业联合,协同发展服务型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构建产品+服务”“服务+制造等新模式。依托省现代服务业“331”工程培育计划,加快两业融合标杆创新载体培育建设,力争每年创建省级两业融合试点企业3家以上。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尹者刚

谢谢王书记,下一个问题。

记者二

王书记您好,我是新华日报的记者。提到经开区,大家最关注的就是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两项工作,请问,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方面,经开区近年来取得了哪些成果?未来还将有哪些举措?谢谢。

好的,这个问题请宿迁经开区党工委委员  同志回答。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经开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扛起经济主战场责任担当,紧紧围绕三主一基地总定位,聚焦主责主业,全力以赴抓招商上项目、育产业,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批规模大、质态好的项目持续落地。一是招商引资成果显著。五年来,全区累计签约亿元以上工业合同项目223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2个,50亿元以上项目13个,百亿级项目4个,天合光能、阿特斯、龙恒新能源等光伏企业纷至沓来;娃哈哈、海天、蒙牛、西麦等食品企业持续增资扩产,一批批项目不断发展壮大。二是项目建设效益显著2023年经开区规上工业产值870亿元,以占全市1.4%的土地,完成全市17.3%的规上工业产值,在全市排名第二、开发区排名第一,新项目投入产出比全市第一;实现外贸进出口15.48亿美元,占全市17.6%,在全市排名第二;阿特斯组件项目实际到账外资5000万美元,是当年度全市单体工业最大外资到账项目。五年来,光伏新能源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23年实现产值602亿元,迈入全国光伏产业集群第一方阵。三是企业培育成效显著2023年全市工业销售100强企业经开区19家,实现开票销售697亿元,占全市工业销售100强企业开票销售25%;全市开票销售超百亿元企业7家,经开区4家,占比达57.1%;工业企业亩均开票销售275万元,全市第一。五年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户、获批国家级绿色示范工厂3个、新增入规工业企业81家。

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把招商引资作为头版头条,提升招商质效,加强企业培育,全力以赴为全市经济发展多作贡献。重点做好四个聚焦。

在聚焦新模式招商方面。202481日,《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正式施行,传统招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招商需求,下一步经开区将重点运用“产业链招商、资本招商、市场化招商”等专业招商模式,持续引进优质企业。一是产业链招商,围绕全区3+1”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链,聚焦链主企业,不断完善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集聚效应,进一步提高产业附加值,力争三年内光伏新能源产业产值超700亿,食品大健康、智能家电产业分别超百亿,新型电子信息产业超50亿元,全面建成千亿园区。二是资本招商,支持经开区国有企业、国有资本通过投资入股、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与优秀项目合作,逐步形成“国资介入—项目落地—产业培育—国资价值变现—产业升级”的闭环,让资本招商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力量,力争三年内区属国企控股2家主板上市公司。三是市场化招商,继续加强与专业招商机构合作力度,推动经开区招商引资工作提质增效,力争三年内市场化招商项目占比超过50%

在聚焦科技创新方面。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宿迁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宿迁分院设立为契机,依托宿迁市科技企业孵化园,共建一批专业研究所,实施一批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全力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宿迁“主引擎”,形成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强磁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样板”,力争全年入园科技型企业50家以上、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00人以上。

在聚焦载体建设方面。三年内,建成百万平方米专业园区,打造苏北一流产业集群,实现“专业园区办专业的事”,重点推进以下载体建设。一是光电产业园,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一期6.8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已投入使用,重点招引计算、存储、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化、半导体及半导体材料产业。二是弘兴食品产业园,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打造集食品加工机械、综合服务、产业培育、休闲食品包装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园区,力争2025年底建成投入使用。三是国投智慧产业园,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重点招引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可根据企业需求建设定制化厂房,力争2025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四是科技企业孵化园,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已全面投入使用,重点招引培育科技型企业。五是宠物食品产业园,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是宿迁首个宠物食品经济产业园,预计今年年底投入使用。

在聚焦企业培育方面。坚持“工业强区、产业兴区”,聚力推进企业发展,全面提升产业发展动能,持续开展规模提升行动。建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分类建库、分档施策、分层推进,大企业抓龙头带动,中小企业抓专精特新,小微企业抓升规纳统,推动工业经济扩总量、优存量、提质量,既要以规模论英雄,更要以亩均产出论英雄。探索成立企业服务中心,提高服务企业的专业能力,推动企业培育迈向2.0版本。鼓励企业做优做强,进一步加大企业研发投入扶持力度,给予获评国家、省级专精特新、产业重大平台项目、产业基础再造、绿色化改造、智能化改造、关键环节补强、科创平台等企业配套奖励。力争五年内规上企业达到200家,其中开票销售超百亿级企业5家,50亿级企业3家,10亿级企业14

我就说这些,谢谢大家

尹者刚

谢谢唐主任,下一个问题。

记者三

王书记您好,我是现代快报的记者。我们了解到,近年来经开区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实事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民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请问能否简要介绍一下经开区近年来在民生实事方面取得的一些成果,以及未来还将有哪些举措?谢谢。

好的,这个问题请宿迁经开区党工委委员、政法和社会事业局局长  胡明回答。

  

谢谢您的提问。

经开区始终把为民服务作为宗旨,把民生实事放在心上。教育上坚持三个优先,即教育工作优先谋划、教育事项优先安排、教育经费优先保障,努力推动学生从有学上上好学的转变,目前全区共有中小学、幼儿园35所,近年来,相继建成厦门路实验学校、金鸡湖路小学、紫薇苑幼儿园、第一实验学校等14所。同时,深化与海亮教育、南通教学团队合作办学,新建的第一实验学校配备了超融合智慧教室、航空港式学生接送智慧停车系统、可躺式午休课桌椅,为学生提供更温馨更现代的学习环境。最近一学年,获得国家级表彰14项(省级54项、市级167项),进一步擦亮了优学经开教育品牌。应该说,教育发展仅仅是我区改善民生的一个方面,近年来,我们还持续加大对医疗、养老等民生投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成功落户我区,南蔡卫生院、区公卫中心、亲宣颐养院等一批民生工程相继建成使;深化与钟吾医院合作办医,持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引进了北京京宇轩养老集团,全区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下一步,我区将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推进教育、医疗和养老等34项民生实事项目,努力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舒心、更美好。

一是聚焦载体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积极配合做好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宿迁青华中学异地新建,加快推动金晖颐养院建设进度,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网络,持续推进社区助餐点、示范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等建设,不断完善我区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配套。

二是聚焦创新发展,优化公共服务布局。合理优化幼儿园和义务教育施教区划分,探索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学和义务教育抱团式发展,分层分类推进融合型、共建型、协作型教育共同体建设20个。统筹调整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不断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城市助餐服务发展,探索互助养老、上门服务、探访关爱等养老服务,不断优化我区教育、医疗、养老等工作服务布局。

三是聚焦外引内培,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持续深化和区内外优质教育、医疗、养老资源的合作交流,拓展合作办学办医新渠道,努力引进更多优质资源服务我区。同时,重视和加强民生领域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不断提升我区公共服务能力水平。

我就回答这么多,谢谢!

【尹者刚】

谢谢胡主任,下一个问题。

记者四

王书记您好,我是宿迁晚报的记者。营商环境是一个区域的软实力,更是一个区域的核心竞争力,请问经开区近年来在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下一步有哪些打算?谢谢。

好的,这个问题请宿迁经开区投资促进局局长回答。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营商环境是区域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近年来,我们以对标先进、争创一流为导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全方位给企业提供投资顺心、服务贴心、创业安心、发展放心、生活舒心五心服务。

一是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我们围绕市场准入、建设审批、项目验收等方面,持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目前,公司设立、税务登记、免费刻章等业务1小时内即可办结;工程审批方面,实现项目建设类审批五证齐发,如天合光能组件项目仅一日就拿到了五证;竣工验收方面,将单项验收改为联合验收,验收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

二是打造安心舒适的市场环境。我们深入推进行政执法双随机、一公开制度,梳理整合监管事项、优化监管资源配置,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积极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加强专利技术供需对接,持续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助力园区企业和金融机构对接,目前区内平台企业信贷服务实现全覆盖

三是打造宾至如归的服务环境。我们始终坚持以企业为本、以服务为先,不断优化完善企业帮办服务机制,今年初,我们在全员帮办的基础上,由区领导、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直接挂钩联系区内重点企业,每月开展现场调研,了解企业动态,除了常规的土地等要素供给外,我们还为企业发展提供信贷金融、人力资源、市场拓展等服务保障。

近年来,我区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得到广大企业家高度认可,天合光能、阿特斯、聚灿、海天、蒙牛、双鹿等头部企业累计追加投资达到415亿元。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打造全省最优营商环境工作目标,努力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发展之稳,谋高质量发展之进。

一是帮办服务更加温暖人心。我们将持续健全企业全生命周期帮办工作机制,为企业提供更有温度的服务,当企业发展的长期陪跑员、战略合伙人聚焦企业在开办、建设、生产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切实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排忧解难。

二是惠企政策更加快速落实。我们将常态开展惠企政策宣传等活动,加大减税降费、惠企纾困、援企稳岗、金融支持等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力度,推动利好政策直通直达每一个市场主体,让企业可知可感、切身感受政策温度

三是政务服务更加便捷高效。我们将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高标准打造法人和自然人一站式集成审批改革平台,深入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企业诉求一线应答,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能力水平。

我就回答这么多,谢谢!

【尹者刚】

谢谢局长。由于时间关系,下面进行最后一个问题。

记者五

王书记您好,我是扬子晚报的记者。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请问经开区近年来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尤其是提升全区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下一步工作的着力点是什么?谢谢。

好的,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还是由我来回答。

近年来,我们把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放在了科技创新工作上,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构建创新型企业梯队,建设高水平创新载体,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具体表现为三个初具

一是科技研发企业初具规模。大力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推动全区科技研发企业快速增长。截至目前,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65家,登记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31家,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37家,累计入选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家,其中国家级3家。截至2023年年底,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75%,分别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2546个百分点;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4.05%,位列全市第一。

二是科技人才队伍初具规模。 我们始终秉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兴区战略,积极推进人才平台建设,着力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呈现出各路人才纷涌而至、各类人才竞相出彩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各类高层次人才及培养对象133人,自主培养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获批入选省双创人才”8人、省双创博士”4人、省科技副总”21人;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4家,形成了引进一个、带来一串的强磁场效应。

三是科技平台载体初具规模。聚焦“3+1”主导产业体系以及“X”未来产业项目,围绕从科学到技术再到产业化,系统布局创新平台,形成对产业发展的链式支撑。截至目前,全区入驻江南大学、河海大学等4所产业技术研究院,建成薄膜检测等19个专业实验室和1个产品中试基地,其中国家行业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6个。西交大宿迁科技园先后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成为全市唯一拥有双国家级荣誉称号的科技平台。总投资60亿元的科技企业孵化园投入使用,已签约项目26个,覆盖机器人、新材料、信息技术等高科技领域,引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名、博士26名、硕士37名。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产业基础、科研条件、资源禀赋,坚持以科技创新工作为主抓手,全力以赴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是加强平台载体建设,打造创新创业新高地。全力推动高能级创新平台载体在我区落子布局、加快集聚,发展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科技苗圃,为全科技创新工作注入强劲动力。围绕创建国家级孵化器、培育新产业集群、打造科创高地三大使命任务,锚定“5年内引进培育科技型企业100家以上,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以上的工作目标,全力将科技企业孵化园打造成苏北叫得响、全省有影响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区、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引领区。全面加快总投资120亿元的科技创新产业园建设和招商工作,力争到2025年底,全面建成以科技创新为主体,集商务办公、商业服务、旅游度假、生态涵养、文化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创新发展集聚区。

二是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壮大科技创新生力军。进一步强化链主企业在创新链中的龙头作用,引导天合、格力、蒙牛、聚灿等链主企业发挥科技创新优势,支持其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充分发挥金田塑业、宏芯亿泰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细分领域方面的技术优势,全力打造大中小企业深度融通创新的新型产业生态。实施瞪羚、潜在独角兽企业培育计划,遴选出一批竞争优势突出、科创能力强、未来增长潜力巨大的高成长性企业,促进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深化小升高行动,健全科技企业动态梯度培育库,加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型企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全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30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家。

三是聚力招才引智,打造科技人才强磁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经开区在招引科技人才服务宿迁、引领宿迁高质量发展上有信心、有能力、也有责任。我们将进一步搭建企业与高校双向选择平台,推动政、企、校三方联动,为人才引领发展聚合力、添动力。聚焦“3+1+X现代产业体系关键环节、薄弱领域以及未来爆发点,围绕高校院所,上海、北京、深圳、苏州等地相关产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精准对接、积极争取,吸引更多初创型科技项目、人才项目来区孵化成长。紧盯省双创、市双千,大力实施青年人才托举行动、拔尖人才蝶变行动,大力引进培育一批国家级人才、省双创人才、市领军人才,以人才链赋能产业链,持续提升人才链与产业链的匹配度、紧密度,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全力将我区打造成为全市乃至全省人才集聚的强磁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尹者刚】

谢谢王书记

今天的提问就到这里,记者朋友们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与有关部门联系,会后进行深入采访。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系列发布会的关心关注和支持,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