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名称 关于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336号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 014319733/2025-00134 分类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其他    其他
发布机构 市民政局 发文日期 2025-06-27
文号 关键词
文件下载
时效

关于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336号提案的答复

于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我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培育银发经济新动能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建议办理过程

(一)专题布置会办。收到提案后,我局高度重视,先后两次召开专题会办会,研究部署办理工作,制定办理计划,明确办理目标、时限节点和具体路径。

(二)调查研究推动。针对您提出的问题建议,局分管领导带队深入养老服务机构和老年人家庭开展调研,深入分析我市养老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主动与相关部门对接沟通,谋划加大养老服务供给,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对策措施,为办理建议答复提供依据。

(三)认真办理答复。在前期调研基础上,形成了建议答复征求意见稿。为提高建议办理水平和办理质量,通过打电话、发邮件等形式,就建议办理工作专门征求委员意见,并根据委员意见重新修改完善,最终形成此答复稿。

二、建议采纳及落实情况

在认真研究提案内容、制定办理方案的基础上,主动与相关部门对接会商,协作办理答复意见。针对您提出的4条建议,全部予以采纳落实,具体情况如下:

(一)关于“加快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养老服务供需体系”的建议。近年来,围绕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我市持续做实保障服务,基本构建了多类型、多层次、多样化的基本养老服务格局。提升居家服务水平,每年投入6000余万元为高龄、经济困难失能老人提供居家服务,1500余名特殊困难老年人纳入探访关爱。完善社区养老网络,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608个、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28个、城市社区助餐点83个、农村互助养老睦邻点121个。加快机构服务发展,建成养老机构149家,其中四级及以上养老机构7家。

(二)关“搭建智慧化养老服务平台和数字养老服务综合系统”的建议。建立全市统一的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汇聚线上线下资源,精准对接养老服务需求和供给,为老年人提供“点单式”服务。开展示范性“智慧养老服务机构”和“智慧养老服务社区试点,全面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智能化水平。以高龄空巢、独居老人为重点,发居家社区养老紧急救援系统,通过配备智能设备等措施,降低老年人意外风险。支持有条件的县(区)依托户籍人口、社会保障等数据,推进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尊老金线上办理。

(三)关于“形成完整成熟的商业模式培育养老服务产业新业态”的建议。一是加强养老机构品质建设。完成全142家养老机构等级评定,评定率达到95.3%2024年,我市5家养老机构成功申报为长三角旅居养老推荐机构,泗洪洪泽湖湿地景区入选2024长三角健康养老目的地名单,泗洪县幸福园护理院成为宿迁市首家获得省级评定五星级的养老机构,机构养老服务标准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二是加大养老产业培育力度。修订完善市属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对市属国有企业投资养老、普惠托育产业纳入“特殊事项清单”予以倾斜考核,引导国有资本向养老产业集中。通过财政补贴、政策扶持,先后引进南京九如城、南京安汇、上海悦心、河南青蜓等知名养老服务企业在宿建设运营养老服务机构,引入上海安康通、南京索酷、上海莱阳、徐州社康等居家服务组织运营城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场所,通过品牌连锁养老组织的引进,带动本土养老企业健康发展。三是推动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截至2024年底,我市围绕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重点解决老年人居家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和不便问题,累计对1.1万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城乡低保对象、其他低收入家庭等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有效提升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生活品质。今年以来,以国家“两新”政策为依托,联合发改、财政、商务等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2025年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焕新”工作的通知》,推广落实“政府补贴30%,每户补贴上限15000元”的优惠政策。

(四)关于“强化养老服务机制保障和人才支撑”的建议。

成立“一老一小”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民政、发改、财政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形成政府主导、发改牵头、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调整完善新一届市老龄委成员单位,发挥老龄工作议事协调作用,强化部门协作,定期分析研判,加强对全市养老工作的组织推进。完善护理员岗位津贴、入职补贴制度,市县联动实施养老护理员培训,累计培训养老护理员7000余人,上岗人员培训率达100%每年举办养老服务机构安全生产专题培训班,通过案例剖析、政策解答、现场考核等形式,累计培训养老机构管理服务人员1000人次。举办市级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营养餐大赛,通过以赛促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三、下步工作打算

接下来,我们将按照您的建议,深入推进养老服务改革发展,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贯通协调居家社区机构三类养老服务形态,构建养老服务事业产业发展三方协同机制,破解养老服务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堵点,化解社会普遍存在的养老焦虑,努力推动全市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一)强化设施供给。年内改造提升30个城市社区助餐点、30个乡村级互助养老睦邻点;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焕新”任务不少于2200户,招引适老化器具开发、康复辅具制造等领域企业;每个县、区(功能区)至少建成1家适老产品体验中心(店),常态化、针对性开展产品宣传推广。

(二)强化服务保障。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机构和助餐、助浴、助医等上门服务,因地制宜推进兜底保障型、普惠支持型和完全市场型养老机构改革。全面推广“医办养”“养办医”“两院共建”等模式,探索在养老机构设立中医门诊、远程诊疗门诊,有效满足老年人医疗需求。做好关爱服务,确保养老服务补贴落实率和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均稳定在100%

(三)强化综合监管。年内推动50张床位以下养老机构完成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达标创建。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诚信管理、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制定养老机构预收费实施细则,全面加强养老机构安全监管,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