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7月1日集中管辖知识产权案件以来,宿城区人民法院围绕“案件审理专门化、管辖集中化、程序集约化、人员专业化”目标,忠实履行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职能,依法维护知识产权主体权益,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法治环境,为服务和保障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支撑。截至目前,宿城区人民法院共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2400余件,多个案例被评为省、市和淮海经济区典型案例,并被国家版权局评为“有功单位”。
探索创新,让保护更有力度
宿城区人民法院积极优化审判资源配置,有序推进知识产权案件集中管辖,做实知识产权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健全知识产权案件繁简分流机制,全面提升知识产权案件审判质量、效率和效果。
被告人卢某假冒注册商标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系宿迁市知识产权案件集中管辖以来宿城区人民法院审理的首例知识产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
2020年3月至2023年1月,为谋取非法利益,被告人卢某在未取得注册商标所有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授权的情况下,从他人处购买二手华为“光猫”,雇佣李某等人将回收的二手“光猫”进行拆卸、重新组装、更改型号、更换外壳后,以华为全新产品名义对外销售,非法经营数额合计234万余元。在此期间,被告人许某、刘某、吴某明知卢某生产假冒的华为“光猫”,仍然多次从其处购入并进行销售,累计销售金额合计241.7万元。最终,宿城区人民法院判处4名被告人6个月至3年10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2万元至35万元不等的罚金。鉴于被告人卢某故意侵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享有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且情节严重,宿城区人民法院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相关法律规定,判处被告人卢某赔偿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经济损失114.45万元。
宿城区人民法院创新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模式,体现刑事打击与民事维权相结合的原则,在附带民事诉讼部分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相关法律规定,最大限度维护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充分体现对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为今后类似案件的审理提供了参考。
协同机制,让保护更有广度
宿城区人民法院强化与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人民调解组织的协调配合,在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方面形成工作合力,积极构建多元化、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保护格局。
宿城区人民法院与宿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签署《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备忘录》,在知识产权相关知识宣传教育、知识产权保护和人民调解等方面开展合作。宿迁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宿城区人民法院设立调解工作室,选聘12名调解员。宿城区人民法院与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宿豫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泗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签署《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合作意向书》,进一步强化工作协同、开拓协作领域、创新协作方式,推动跨部门、跨区域知识产权协同保护。
为了推动知识产权矛盾纠纷快速化解,宿城区人民法院不断创新知识产权案件调解机制,积极探索“行政裁决+行政(人民)调解+司法确认”解纷模式。
2022年,某纸业有限公司将侵犯其注册商标专用权的31起案件的当事人诉至宿城区人民法院。宿城区人民法院依托知识产权诉调对接工作平台,在泗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集中开展知识产权案件诉前调解工作,首次通过“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对调解协议作出司法确认裁定,仅用3个小时就成功调解了21起案件。此后,宿城区人民法院先后在宿城区、宿豫区设立诉调对接工作站,实现辖区工作站全覆盖。
小额诉讼程序,让保护更有速度
“适用小额诉讼程序,案件审理效率特别高,节约了大量司法资源。”一位宿城区人大代表在旁听小额诉讼案件庭审后如是说。
在一起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案件中,原告人某公司接到消费者投诉后,经过调查发现被告人销售的产品和包装侵犯其注册商标专用权,给其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不良影响,请求宿城区人民法院判令被告人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
宿城区人民法院经过审查后认为该案可以适用小额诉讼程序,法官在庭审过程中告知双方当事人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的相关情况。法庭经审理,拆封原告人提供的证据,经过充分对比,被告人意识到自己销售的是假冒产品。经过协调,法官当庭调解了这起案件。
该案成功调解,是宿城区人民法院探索小额诉讼程序的一个缩影。
为了有效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宿城区人民法院出台《开展知识产权民事案件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的实施细则》。据了解,自2023年以来,宿城区人民法院积极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知识产权案件,适用率达56%,平均审理天数为31天。
宿城区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院将准确把握新时代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总体要求,切实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不断探索创新,逐步构建“知识产权+N”大保护格局,完善多元化解纠纷特色模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汤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