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服务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全市经济运行向上向好,企业对融资服务的需求也更加迫切。日前,《宿迁市“营商环境提升年”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将“优化企业融资服务”作为重点内容之一,强调要加大融资供给、加大科创企业支持力度、优化普惠金融服务,不断提升企业融资获得感和满意度。
2月11日至12日,记者采访了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以及市科学技术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宿迁监管分局、中国人民银行宿迁市分行负责人,听他们对优化企业融资服务进行详细解读。
加大融资供给
今年新发放信用贷款不少于350亿元
资金周转不畅、续贷困难等一直是困扰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如今,无还本续贷成为破解企业资金周转难的重要举措。《措施》要求,今年,宿迁将无还本续贷政策范围扩大至所有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我们要求全市银行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对符合续贷条件的,做到‘应续尽续’,不得单独因续贷下调贷款风险分类。”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宿迁监管分局主要负责人滕宏超介绍,2025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宿迁监管分局将推动全市银行机构办理无还本续贷超过200亿元,同比净增不低于40亿元。
当前,中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着抵押物不足的问题,推进信用贷款发放可以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根据《措施》规定,今年全市信用贷款放贷企业数和发放金额要实现双提升,全年新发放信用贷款不少于350亿元。这对渴求资金的企业来说,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据中国人民银行宿迁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周杨强介绍,中国人民银行宿迁市分行将指导银行机构推广应用“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该平台主要作用是为中小微企业建立资金流信用信息账户,提高中小微企业融资效率。目前,我市已有14家银行机构接入,后续还将进一步扩大接入范围。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宿迁市分行将深化“宿易贷”平台应用,整合涉企数据,打破“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发挥数据要素作用,推动企业以“信”换“贷”。
为缓解农村融资抵押担保难题,《措施》指出,要深化“再贷款+农业设施抵押贷款”融资服务。周杨强告诉记者,今年,中国人民银行宿迁市分行将充分发挥再贷款政策工具作用,推动金融机构结合农业设施属性,做大农业设施抵押贷款规模,降低涉农主体融资成本。
加大科创企业支持力度
让有潜力的“好苗子”茁壮成长
当下,在宿迁大地上,有潜力、有市场、有技术优势的科创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有部分企业还存在着“融不到资、融不够资”难题。为了助力科创企业茁壮成长,《措施》提出,开展“企业创新积分制”改革,推动创新积分在金融机构授信贷款等领域的应用,同时推广科创企业可转贷业务。
“‘企业创新积分制’是对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进行打分,将企业的创新能力转化为金融机构看得懂的数据,让金融机构依据数据,精准支持有潜力的‘硬科技’‘好苗子’企业。”市科学技术局局长吕娟说。
吕娟表示,市科学技术局将建立企业创新积分指标体系,按照创新活动、创新平台、创新成果等类别设置创新积分评价指标、指标权重和积分计算办法,构建符合宿迁区域特色的积分体系。同时,该局将推动创新积分在金融场景中的应用,与金融机构对接合作,定期将创新积分情况推送银行机构,支持银行机构建立基于创新积分的企业信用模式。此外,该局将进一步拓展创新积分应用场景,推动金融机构结合重点产业链领域,开发更多基于创新积分评价的金融产品,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支持力度。
在支持科创企业融资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宿迁市分行也有新动作。“今年我们将不断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强化政策工具运用,创新金融产品,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周杨强表示,今年,中国人民银行宿迁市分行将加大对科创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联合市科学技术局制定《宿迁市科技金融大文章工作要点》,加强信贷资源配置,创新科技金融产品。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宿迁市分行还将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加大“两重两新”项目清单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完善“苏创融”产品模式,通过支小再贷款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创新全生命周期金融产品,推动可转贷业务增量扩面。
优化普惠金融服务
对融资担保机构实施财政补贴
截至2024年末,宿迁民营企业贷款增速和占比均居全省第二位,但有部分企业反映融资便利度不高、融资获得感不强等问题。为此,《措施》提出建立金融服务民营经济“双专员”机制,从协会、商会中推荐金融联络专员,从银行保险机构选派金融服务专员,打通“政银保会企”常态化沟通联系渠道。
据滕宏超介绍,“双专员”机制可帮助更多民营企业“跨过首贷门槛,获得续贷支持,得到保险保障”,推动惠企利民政策直达基层。借助“双专员”机制,2025年我市将力争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净增不低于300亿元。
宿迁将如何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效能?据市政府副秘书长张胜介绍,今年我市一方面将整合工业企业融资服务等融资服务机制,推动全市28家银行机构542名业务骨干与2602户产业链重点企业结对,每两个月至少开展一次走访和普惠金融政策宣传,全方位摸排企业融资需求;另一方面,将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政银企”对接活动,并优化提升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功能,提供24小时在线融资服务,推动金融资源向民营小微企业倾斜。
《措施》还指出,对融资担保机构实施财政补贴,引导融资担保机构将企业融资担保费率控制在1%以内。据张胜介绍,今年我市一方面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利用市级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给予0.5%的保费补贴,引导融资担保机构主动降费让利于企业;另一方面,将优化风险分担机制,积极构建融资担保机构与银行、省级再担保机构多方分担风险的良性合作机制,减轻融资担保机构代偿压力,轻装上阵,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服务。比如,企业在申请贷款担保时,需要缴纳1%左右的担保费,通过申请使用“小微贷”风险分担类担保产品,借款企业仅承担年化0.2%的担保费,其余由财政部门补贴,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记者 张云 通讯员 茆长城 实习生 马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