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在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全市改革创新暨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召开。会议号召全市上下迅速调整状态、收心归位,以改革创新之力、营商环境之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都以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召开“新春第一会”。这次会议在坚持强调改革创新工作重要性的同时,更加突出“把工作的重点和重心凝聚到营商环境建设上来”的鲜明导向,要求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办法着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不断激发宿迁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这对我们做好今年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做好各项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市委六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做好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强调要锚定“省内作出更大贡献、全国奋力争先进位”目标定位,坚持总量、质量、均量三量齐抓,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全市改革创新暨营商环境建设大会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今年作为“营商环境提升年”,把改革创新和营商环境建设作为加快宿迁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提出注重“四个提升”,全力打造“六全六有”营商环境,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的政治站位和发展智慧,为我们做好今年工作提供了遵循。
贯彻落实会议要求,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当前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在思想上更加充分地认识改革创新是发展进步的动力之基,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活力的关键之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改革工作,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特别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全面部署,确定了30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要求我们必须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来谋划好、开展好各项工作。同时,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指出“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提出“要推进简政放权,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要求“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充分彰显了营商环境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省委、省政府坚持把营商环境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围绕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五个环境,推出一批具有江苏特色、含金量高的政策举措,鼓励地方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充分说明了省委、省政府对营商环境建设的高度重视。我们必须准确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委的有关要求,努力以改革创新的不断突破促进营商环境持续升级。
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涉及方方面面,只有牢牢牵住改革创新这个“牛鼻子”,才能纲举目张、事半功倍。实践告诉我们,改革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要做好任何工作,都必须通过改革的思路和办法来实现。全力打造“六全六有”营商环境,每一项工作都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坚持把改革创新和营商环境建设一盘棋谋划、一体化推进。要切实转变工作思路,在创新内涵和丰富内容上狠下功夫、多做文章,让改革的动力、创新的活力深度融入营商环境建设的全过程、各领域,实现改革创新与营商环境建设相辅相成、互促互进,确保各类经营主体在宿迁运营成本最低、办事效率最高、贸易投资最便利、发展预期最稳定,早日将宿迁打造成为具有较强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投资目的地,构筑起高质量发展持久强大的“引力场”。
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还必须立足宿迁所处的发展阶段,找准问题、真抓实干。营商环境建设是一个迭代优化、螺旋上升的持续过程,只有打造适应发展阶段的营商环境,才能不断冲破发展“瓶颈”,实现发展目标。当前,宿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对营商环境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产业维度看,对行业集群度、产业生态圈的需求越来越高;从供需维度看,对项目投产率、企业满产率的要求越来越多;从政企维度看,对政策能动性、服务实效性的标准越来越严。与此同时,我市营商环境建设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我们要针对这些问题、围绕这些需求制定具体举措,一个一个去解决,一项一项去攻坚,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立足形势的变化、自身的基础、发展的阶段,打造一批营商环境领域突破性、特色性改革事项,加快形成更多具有示范意义、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全力提升我市营商环境的认可度和美誉度,努力让营商环境“升级版”成为推动宿迁高质量发展的金字招牌、强力支撑。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切之计在于行。面对打造“六全六有”营商环境,“站稳全省第一方阵”这一艰巨任务,我们唯有担当。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心聚力谋发展、开拓创新争一流,全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不断激发宿迁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宿迁新实践作出更大贡献。(社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