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宿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累计实现产值1200亿元,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9.6%,占比水平位居苏北第一——数字经济激活发展“强引擎”
宿迁网讯(记者 吴兆刚)“我们标注之后,数据才能被运用、发挥作用,使我们的生活更智慧、更便捷。”4月16日,万服云联科技有限公司数据标注中心负责人张金虎正对采集到的“红绿灯”信息进行标注,以便未来应用于汽车智能驾驶领域。
所谓数据标注,就是对数据进行添加标记、说明、分类和编码的过程,是提升人工智能算法与模型核心能力的关键环节。
“拥有10万+技能型人力资源储备,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在汽车智能驾驶、医疗等领域提供定制化大数据标注服务。”万服云联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茆琼介绍,该公司已在宿迁设立三大运营中心,有效带动当地数字经济产业发展。
这是宿迁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截至2024年底,全市已集聚“大数据+”相关企业146家,年产值达340.9亿元,同比增长10.03%。其中,数据标注产业在省内具备先发优势,成为全市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作为全国知名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宿迁始终将电商经济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同时,助力“宿迁产”“宿迁造”走向全球。
“如果您需要高一点的,可以选择90厘米的款式;如果需要低一点的,我们有80厘米的款式。”在宿城区耿车镇大众村,主播陈硕每天都会对着镜头详细介绍实木床的各种特点,将优质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目前,耿车镇超60%群众从事电商相关工作,网店数量超2600家。
为推动电子商务产业健康发展,宿迁在全国设区市中率先出台《宿迁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条例》,为“电商名城”建设提供法治保障;围绕“615”产业体系,重点打造5个跨境电商产业带,促进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数据最具说服力。目前,全市已集聚2.98万家电商企业。2024年,全市完成电子商务交易额2800亿元,快递业务量位居全国第38位,平均每秒有35件快递发往世界各地。
强大的数字经济离不开基础设施支撑。宿迁已建成6个数据中心,算力总规模达2200P,开通5G基站10461个,实现市县城区和重点乡镇5G全覆盖。电子政务外网覆盖市县乡村四级,政务部门接入率达100%。政务“一朵云”为全市123个部门322个系统提供服务,上云率99%,荣获“全国数字化转型应用一等奖”。
“有了强大的基础设施保障,我们有信心吸引更多数字经济核心企业落户。”宿迁市数据要素产业园资产运营部部长郭平表示,该园区已引进网易传媒、京数科技、百度云等20余家企业,年产值达1亿元。
宿迁数字经济产业载体建设成效显著: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区集聚800余家数字经济企业,年开票销售1200亿元;苏州宿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的苏大天宫科创中心,正打造成为长三角科创飞地样板;宿迁市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聚集160余家企业,年营业收入150亿元,获批“省级大数据产业园”。
近年来,宿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从2020年的241.4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60.98亿元。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达1200亿元,位居苏北第一、全省第五。
“未来三年,我们将构建‘一核引领、三县联动’的发展格局,拓展数字金融、数字文创等新业态,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市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