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警网融合”绘就基层治理“新枫景”

“警网融合”绘就基层治理“新枫景”

发布日期: 2025-05-15 来源:宿迁网访问量:【字体:

原标题:今年以来,全市1815名民辅警全面融入5017个网格之中,梳理管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1856起,有效激发基层共治新活力——“警网融合”绘就基层治理“新枫景”

宿迁网讯(记者 吴兆刚)“现在的骗子居然能用AI语音模仿亲人的声音,连方言都能伪造,太不可思议了!”近日,在宿城区蔡集镇王庄村召开的反诈课堂上,村民赵女士听完蔡集派出所民警牛伟的案例讲解后连连惊叹。

“网格员在走访中发现,农村中老年群体信息接收滞后、防范意识薄弱,容易成为诈骗目标,于是我们联合网格民警,开展‘靶向宣防’。”蔡集镇党委委员、政法委员丁俊力说,为筑牢安全防护墙,蔡集镇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将“民警+网格员”组成“平安拍档”,让民警定期走进社区开展各类宣传,形成“数据共享+精准宣防”的“警网融合”双循环。

“民警和网格员建立联合巡查、信息共享、应急联动的工作闭环,网格员在走访中精准识别隐患苗头,民警第一时间介入处置疑难问题。”牛伟介绍,这种网格员“下单”,民警“接单”的“警网融合”协同模式,已推动化解邻里纠纷、安全隐患等民生问题130余起,真正把风险消除在网格单元里。

今年初,宿迁市印发《深化“警网融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将社区网格与社区警务进行一体化管理,按照不跨网格边界、一个警格覆盖若干个社区(村居)网格的要求,绘制“警网融合”力量配置图,实现网格和警格相互对应、有效对接。

从“各自为战”到“并肩作战”,“警网融合”机制正悄然重塑乡镇治理脉络。民警深入基层网格,让风险防范更精准、矛盾化解更及时、服务触角更深入。如今,更多“警网融合”的故事正在发生,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平安动能。

近日,接过网格民警送上门的新身份证,宿豫区陆集街道利民社区居民王成来连声感谢。“身份证一丢,医保也没法办理。我已经80岁了,腿脚不方便,现在民警上门服务,问题都解决了。”王成来说。

目前,陆集街道4个社区全部建立了融网格治理、矛盾调处、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治中心,通过选派4名优秀民警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让民警从以前的“进社区”转变为“在社区”,由“外来力量”转变为“内生动力”。

宿豫区陆集街道党工委委员、政法委员张成军说:“自民警到社区开展工作以来,民警和网格员一起化解矛盾200余起。”“警网融合”不仅做到了“零距离”服务群众,还让群众的矛盾纠纷在“家门口”就有人调解和解决。

在民警到基层“网格”报到的同时,我市还创新推进“云网格”建设应用,市、县两级综治中心部署“云网格”阡陌平台,将基层干部、政法干警、网格员等力量汇聚到“云网格”,打造综合治理“平安岗哨”,做到“人民群众在哪里、综治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我上周在网上订了机票,今天接到电话,对方自称是民航公司客服。她说,航班因故延误可以改签或申请退款,只要提供银行卡号并转入100元钱,把收款码发给她,就能得到一笔补偿金。这会不会是诈骗?”近日,沭阳县梦溪街道南岭社区南岭小区网格员张贤在“云网格”微信群内接到求助。在进一步了解情况后,张贤紧急联系了社区民警,并告知了相关情况。

“要通过官方渠道订购机票、火车票,遇到问题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核实,避免上当受骗……”社区民警沃宇航在了解情况后,借助“云网格”阡陌平台中的通知功能,向居民开展反诈宣传,并在“云网格”微信群内转发了几个典型案例和反诈小视频,进一步增强广大居民的反诈意识。

变“坐班式”为“上门式”,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协作”,“警网融合”将警务资源引入基层治理当中,实现警务服务功能前置。

目前,全市1815名民警、辅警全面融入5017个网格中,一体化运行,统筹开展工作。以乡镇(街道)综治中心为枢纽,构建“网格‘吹哨’、警员报到,警格推送、网格核查”工作机制,建成标准化“警网融合”工作站50个,常态化排查风险隐患,筑牢平安稳定第一道防线。今年以来,全市共梳理管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1856起,有效激发了基层共治新活力,打通了警务资源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