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民生·深一度”系列报道
宿迁:绷紧“安全弦” 打好防汛“主动仗”

“民生·深一度”系列报道|宿迁:绷紧“安全弦” 打好防汛“主动仗”

发布日期: 2025-07-08 来源:宿迁网访问量:【字体:

进入汛期以来,宿迁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的原则,围绕防汛物资储备管理、装备效能提升、应急演练等重点环节,全面强化防汛救灾保障体系,切实筑牢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屏障。

近日,记者走进宿迁市防汛物资储备管理中心,只见1号库房内整齐码放着各类防汛物资,工作人员正在认真核对物资清单,确保防汛物资储备充足、管理规范。

“宿迁市防汛物资储备管理中心于2020年建成启用,实现防汛物资分级、分类储放的规范化管理。目前,宿迁市防汛物资储备管理中心储备了编织袋29.58万只、土工布1.42万平方米、防汛专用集装袋300只、围井20组、救生衣2438件、雨衣395件等。”宿迁市防汛物资储备管理中心副主任赵新化告诉记者,除了常规防汛物资外,库房内还储备了消防水带等消防救援物资。

在库房一侧,一排排整齐摆放的铁框格外引人注目。赵新化说:“这是我们今年创新设置的模块化储备系统。收到防汛指令后,相关模块物资10分钟内就能完成出库,应急调运效率比以往提高了数倍。”据了解,宿迁市防汛物资储备管理中心对原有的防汛物资储备结构进行了单元化、模块化升级改造,通过分析渗水、管涌、漫溢、滑坡等不同险情特征,按照抢险救援、排涝减灾等任务类型,将物资科学分类、规范存储,实现了物资管理水平和应急调运效率“双提升”。

随后,记者来到2号库房看到,橡皮艇、冲锋舟、发电机等大型防汛设备整齐排列。“我们实行‘集中储备+前置布防’的物资调配机制,部分设备已前置部署到重点防汛区域。”赵新化介绍,为确保每一台设备都处于最佳状态,宿迁市防汛物资储备管理中心定期对防汛设备进行全面细致的“体检”。

“防汛物资储备是防汛工作的基础保障。我们将继续完善防汛物资储备体系,优化应急调运机制,为全市安全度汛提供坚实的物资保障。”赵新化说。

作为骆马湖主要控制工程和沂沭泗河洪水入海的关键工程,嶂山闸备受关注。在嶂山闸,记者看到了几个有序分布的监测设备。骆马湖水利管理局嶂山闸管理局(以下简称“嶂山闸管理局”)防办工作人员吴闯闯指着设备介绍:“我们正在实施安全监测改造项目,在嶂山闸闸墩等关键部位设置引张线、渗压计等监测设备,确保实时掌握嶂山闸的垂直位移、水平位移和渗流等方面的情况,提高异常情况预报预警的响应效率和智能化监管水平,为防汛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嶂山闸管理局防办主任苏子伟介绍,今年以来,嶂山闸管理局常态化开展巡查,全面开展汛前检查,对嶂山闸混凝土工程、金属结构、液压设备、机电设备等进行检查和检测。同时,该局定期开展设备试车,每周进行嶂山闸启闭试车,每月开展备用发电机试车,在4月底开展了备用发电机带负荷运行试车。此外,该局还对防汛块石、抢险工具等防汛物资进行清查、保养和添置,全方位助力嶂山闸安全运行。

为了增强工作人员的实操能力,嶂山闸管理局启动了“三学三会”(学规程规范、学基础知识、学基本技能,会设备操作、会排查问题、会应急处置)专项行动,通过实操练兵,主攻薄弱环节,细化关键环节,全面提升全体职工实战水平。

记者在嶂山闸看到,工人们正头顶烈日,有条不紊地开展闸底板维修作业。

作为区域重要的防洪水利设施,嶂山闸肩负着汛期调节水量、守护沿岸安全的重任。据苏子伟介绍,此次维修聚焦部分闸底板存在的破损问题,从细节处夯实防汛基础,同时对下游护坡开展全方位巡查。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排查风险点,确保设施设备在汛期“拉得出、用得上、靠得住”,以实际行动筑牢水利安全防线,为区域水安全和沿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由于近年来行洪时间长、流量大,嶂山闸下游右岸护坡、消力池等处有不同程度的损毁。对此,嶂山闸管理局高度重视,在汛前已完成应急处置工作。此外,该局还与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对接,开展自动控制系统检测优化工作,提高自动化管理水平。

据了解,嶂山闸位于市湖滨新区与新沂市交界,在保障骆马湖防洪、灌溉、供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嶂山闸的设计标准高,能有效控制骆马湖洪水下泄,保障新沂河行洪安全。

嶂山闸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强实战演练、做好日常维护,多措并举,严阵以待,为河湖安澜、百姓安宁提供坚实保障。(记者 周妮 臧子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