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策解读
名称 《打造 “零工归宿” 品牌 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索引号 000000001/2025-00317 分类 政策解读   劳动就业    其他
发布机构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文日期 2025-06-19
文号 关键词
文件下载
时效

《打造 “零工归宿” 品牌 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的决策部署,持续优化零工就业服务,我市制定《打造 “零工归宿” 品牌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方案》,通过构建全域服务网络、强化信息赋能、完善权益保障等举措,全面提升零工就业服务质效。文件共三大部分、十五条内容,具体解读如下:

一是明确“1+5+N” 体系建设目标。用两年时间,建成线上线下融合服务载体,实现市、县(区)、乡镇(街道)零工服务载体 100% 覆盖,发布零工就业岗位5万个,开展零工就业技能培训1.5万人次。

二是建设综合性零工服务市场。拓展公共人才市场、人力资源市场功能,为灵活就业人员和用工主体提供一站式服务,2026年底,每个县(区)至少建成1个综合性零工服务市场。

三是打造家门口服务网络。依托乡镇(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设 “零工服务驿站”,中心村(社区)设 “零工服务专窗”,2026年底,每个乡镇(街道)至少设立1个“零工服务驿站”,中心村(社区)专窗覆盖率不低于40%。

四是推进载体共建共享。在新就业群体服务站点、户外劳动者站点、环卫工人爱心驿站等场所增设岗位宣传推荐功能,提供零工就业服务。

五是开发零工信息平台。开发 “速找活” 智慧零工信息服务平台,2026 年底,实现“速找活”小程序注册用户5万人、“苏心聘-宿迁专区”用工主体注册5000家。

五是强化政府部门分类征集。农业农村、人社、商务、住建部门按涉农、劳务品牌、家政、建筑等行业领域征集岗位;市场监管、邮政管理部门分别征集及时配送、快递等零工就业岗位。

六是引进社会力量充实岗位。推行“政府建设—市场运营”的模式,引进社会机构、行业协会收集岗位。2026年底,发布零工就业岗位5万个,其中第三方机构岗位归集率超过50%。

七是健全职业伤害保障。探索将新就业形态零工纳入职业伤害保险范围,通过政府指导与商业保险结合的方式,提升劳动保护水平。

八是建立劳动争议快速调处机制。确保零工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达60%以上,仲裁案件结案率达92%以上。

九是开展针对性技能培训。支持院校、培训机构开展养老、托幼、家政等针对性技能培训,按规定落实培训补贴,2026 年底,开展零工就业技能培训1.5万人次。

十是推进零工职业认证。开展 “五星骑手”“金牌家政”等零工工匠认证,提升职业认同感和市场竞争力。

十一是实施就业困难群体兜底帮扶。开展就业困难人员兜底保障专项行动,开发临时性公益性岗位,将岗位开发与零工就业结合,定向安置困难群体。

十二是推行标准化服务协议。制定《零工服务协议通用条款》,推广电子协议,确保合同透明可追溯。

十三是加强市场监管执法。重点查处虚假招聘、就业歧视、“黑中介”乱象,对违规行为依法采取责令改正、暂停服务等措施。

十四是建立协同监管机制。健全人力资源市场监管与监察执法协作机制,实现线索互通、联合查处。

十五是构建全流程实名认证体系。对用工主体和零工劳动者实行“双实名”信息审核,杜绝虚假供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