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在改革一线 看宿迁实践”国庆特别报道(下篇)
绘好民生蓝图 擦亮幸福底色

“在改革一线 看宿迁实践”国庆特别报道(下篇)丨绘好民生蓝图 擦亮幸福底色

发布日期: 2024-10-10 来源:宿迁网访问量:【字体: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校园氛围轻松和谐,群众办事方便快捷,和美乡村宜居宜业,基层纽带越系越紧……细看宿迁大地,绘满幸福底色。一个个幸福画面的背后是宿迁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扎实有效办好民生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生动实践。

校园减负清单让教育“归位”

9月30日,在宿迁市钟吾初级中学的一间办公室里,教师毛冬菊在专心备课。“现在我们有了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备课、批改作业,还可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心理辅导。”谈起校园减负清单带来的变化,毛冬菊深有感触。

与毛冬菊有相同感受的教师不在少数。以往,各种督查检查评比考核等事项名目多、频率高,各类调研、竞赛、创建等工作时间跨度长、材料要求多,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让教师们不堪其扰。“好多工作要求拍照打卡,保留工作痕迹,的确会占据不少时间和精力。”宿迁市第一实验小学教师梁磊说。

如何从源头上将这些五花八门的评比、考核、活动等拒之门外,让教育“归位”,让教师静心?

摸清“底子”,才能开好“方子”。为了摸清教师、家长对于“进校园”事项的真实想法,去年以来,宿迁市采取“普遍摸底+热点样本校分析”等方式,在全市深入开展教师负担问题专题调研,分类梳理加重教师负担问题,整理出检查评比多、留痕主义重,社会事务多、非教学任务重,网络平台多、“指尖”负担重的“三多三重”问题。

在前期调研基础上,宿迁市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各类“进校园”事项减轻中小学校负担的工作方案》,同时对各部门各单位申报的77个拟“进校园”事项进行审核评估,整合18个事项、减少11项活动,梳理编制《宿迁市2024年度“进校园”事项清单》《宿迁市2024年度“进校园”事项学校自主选择目录》,最终确定9个事项给予全面准入、20个事项列入学校自主选择目录,凡是未纳入清单的一律禁止进入校园,让老师们“轻装上阵”。

为教师减负,就是为教育增效。据统计,2024学年春季学期,全市各类“进校园”事项同比下降85%以上。“我可以更好地规划和调整个人工作时间表了。”“提高了信息处理效率、工作效率。”“明显轻松了不少。”……基层学校的校长、教师普遍对校园减负清单给予好评。

除了合理做“减法”,减轻教师教学负担,还要善于做“加法”,切实提升教师职业归属感,确保减负不减质。为此,宿迁市鼓励各地各校探索实施弹性作息时间、提供周转宿舍等小切口关爱举措。“我们学校采取的就是弹性作息时间,工作时间灵活了、休息时间有保障了,教育教学质量也会相应提高。”梁磊说。

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力军,而教师减负更是一项系统工程,据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宿迁将把教师减负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营造宽松、宁静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校园氛围,让教师们潜心教书、静心育人,让教育这盏希望之灯更加明亮。

“无证明”成为为民服务的最好“证明”

“我母亲住院,之前她的户口迁出来了,不在一个户口本上,医院那边现在需要我们的亲属关系证明,这边可以办理吗?”9月30日上午,在宿城区双庄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公安综合服务窗口,市民陈邦跃正在向窗口民警陈畅咨询亲属关系证明事项。

在听到窗口民警陈畅肯定地答复时,陈邦跃松了一口气。随后他从一堆材料中找出陈旧的户口簿递给陈畅,等候出具亲属关系证明。“以前办事都要带一大堆材料,有时候缺一个证明材料就得再跑一趟,没想到今天这么顺利,直接就给办理了。”陈邦跃高兴地说。

为有效解决企业群众办事“证明多、难出具、来回跑、多头跑”等难点堵点问题,2022年3月,宿迁在全国率先启动“无证明公安政务服务”创建活动。今年以来,宿迁市公安局以推进公安政务服务现代化为主线,持续深化电子证照赋能应用,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推动企业群众“免交证、办成事”,强化“宿警e证通”系统应用,最大程度便民利企。

“您好,请您看一下这边的摄像头。”10月2日,市民邱先生因工作需要来到宿迁市公安局政务服务大厅综合服务窗口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还不需要其他证明材料,真是方便又快捷!”对于宿迁公安“免证办”改革服务,邱先生夸赞不已。

“‘无证明’并非不需要证明,而是不让大家‘跑断腿’去开证明。如果群众忘记携带或丢失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可以通过‘人脸识别’在线核查,实时调取身份证明、居民户籍、婚姻状况、居住证等证明材料,让数据的流转代替群众的跑动。”宿迁市公安局政务服务大厅综合服务窗口民警孙红告诉笔者,除了在线下窗口办理,无犯罪记录证明、边境通行证办理等业务还可以在“宿迁公安微警务”微信公众号“宿警e办”网办平台上提交办理。

据宿迁市公安局行政审批处处长赵伦辉介绍,为深入推进“减证便民”改革,不断拓展信用体系在公安政务服务中的运用,宿迁在市县两级公安政务服务大厅和所有派出所综窗开设了“免证办”专窗,实现对身份证、户口簿、驾驶证、结婚证等42类电子证照的直接调用,全力打造宿迁公安“免证办”品牌。截至8月底,全市126个“免证办”窗口为群众提供各类材料核验1万人次,提供下载打印服务5625人次;“宿警e办”网办平台为群众提供免交证明服务4.8万余人次。

从“你向我证明”到“我为你证明”,宿迁公安让人民群众在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时,从繁琐、耗时的证明过程中解脱出来,让“无证明”成为竭力为民服务的最好“证明”。

“小田变大田”,富民强村“一块甜”

秋收将至,10月3日上午,笔者走进宿豫区新庄镇新庄社区的万亩优质籼米种植基地,层层稻浪迎风翻滚,阵阵稻香扑面而来,满是丰收的味道。

稻田旁,一条条宽阔平整的道路纵横沃野,一个个智慧农业设施正监测着水稻的长势,这些喜人的变化,都离不开近年来宿迁试点开展的“小田变大田”改革。

“以前村里的土地细碎化、分散化问题严重,农户的承包地东一块、西一块,大小不一,平时耕作不方便,大型农机也施展不开。”新庄社区党委副书记林化猛站在田边,看着眼前的丰收景象感慨道,“‘小田变大田’改革不仅改变了耕作方式,也改善了生活环境。”

2023年,宿豫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制定出台“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新庄社区立即行动起来。林化猛介绍,社区按照“承包权不动、经营权连片;尊重农民意愿,自种就近置换”的思路,制定了详细的“小田变大田”实施方案。

“各田块肥沃程度不同,光是在面积上实现由小变大远远不够,建设高标准农田尤为重要。”林化猛说,在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过程中,实施了土地平整、完善井电配套设施、修建机耕道等项目,这些举措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让农民切实享受到规模化种植和籼米产业发展的红利。

随着“小田变大田”改革的深入推进,新庄社区的新变化让人眼前一亮。小块田地变成了大块田地,三角地变成了方块地,零散的土地变成了集中的连片地,社区的土地资源得到整合,有效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错落有致的新农房与集中连片的农田相映成景,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呈现在眼前。

宿豫区振友允乐家庭农场负责人陈允乐在新庄社区种植了900亩水稻,是当地的种植大户。“方正平整的大田有利于引进新技术、新设备进行规模化种植,不仅提高了产量,也增加了收入。去年,我收获了100余万斤水稻,最高亩产达到了1670斤。”陈允乐介绍,他给自家添置了插秧机,水稻插秧已经实现了全面机械化。在他种植的稻田不远处,还建有宿迁籼米病虫害智能监测站、视频监控等设施。“机械化作业加上智慧化管理,让种地这事变得轻松多了。”陈允乐说。

“小田变大田”改革还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以前由于土地细碎,农民的收入普遍不高。现在通过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农民可以获得更高的土地流转租金和分红收入。”林化猛介绍,社区还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统筹管理运营村级资产资源,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乡村产业,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谈及未来发展,林化猛信心满满地表示,新庄社区一直在积极推进“小田变大田”改革。目前,新庄社区正计划对1000余亩土地进行平整,地块的详细测绘和调研工作已经完成,将于水稻收获后全面施工。“对广大农民来说,钱袋子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好,就是改革成效最直接的体现。新庄社区会继续深化‘小田变大田’改革,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乡村产业发展,激活农民增收致富的源头活水。”林化猛说。

党建引领“微治理”,共绘小区“同心圆”

“吴书记,我们家楼上漏水了,能麻烦你带着物业一起过来查看一下吗?”“吴书记,这个月的便民服务日能请补鞋的人来吗?我父亲有双鞋坏了不知道去哪儿补。”……10月6日早上8点,宿城区古城街道金鹰国际花园的业主群内,许多居民@金鹰国际花园党支部书记吴秋瑾,向她提出诉求,吴秋瑾在群内一一回复后,便开启了忙碌的一天。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密度增大,邻里之间交往少,小区居民与物业矛盾日益凸显,社区治理遇到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宿迁深入开展“把支部建进小区”,用党建串联各个治理主体的力量,以“党建引领”替代小区治理“各自为政”现状,将服务延伸至群众间,基层治理结构变得合理有序。

“很多时候,邻里之间的矛盾、居民和物业之间的矛盾源于沟通不顺畅。业主群内的文字看起来太过于‘冰冷’,容易将问题放大,从而激化矛盾。”吴秋瑾说,其实小区治理并不难,只需要把沟通这项工作做好。所以,她一直主张居民有问题不要只在网上“说”,而是面对面交谈。

“随着居民入住率的提高,小区内原有的几个垃圾箱略显‘吃力’,前段时间,物业决定在小区内新增几处垃圾箱放置点。消息公布以后,有些居民害怕自家楼下放垃圾箱会出现有味道、蝇虫多等问题,影响生活,反对将垃圾箱放置点设于自家楼下。物业工作无法推进,一来二去,两边就产生了矛盾。”吴秋瑾表示,居民的担心可以理解,物业想新增垃圾箱的初衷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发现这个问题后,她就带着小区物业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沟通,询问居民想法,征集居民意见。随后,吴秋瑾又和小区物业、业主代表开会研究,最终决定将新增的垃圾箱放置点放在距离楼下稍远一点的绿化带处,最终这一矛盾得到有效化解。

在小区治理过程中,党员是最容易发挥作用、凝聚人心的群体,让党员活动在邻里之间,示范带头作用将发挥得更加充分。金鹰国际花园小区党支部建立以来,吴秋瑾便积极联系小区内居住的党员,让他们从“置身事外”转变成“热心参与”,无论是组织开展志愿服务,还是化解邻里间各种问题,都可以增强小区居民的凝聚力,营造共同创建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

“更多的党员参与到小区治理工作中来,进一步壮大了我们小区党支部的力量,也让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的纽带越系越紧。”吴秋瑾说。

近年来,宿迁坚持党建引领,突出“引领、协调、服务”,深入实施小区党支部“三通”行动,赋能城市基层治理,目前,全市796个城市小区全部设立党支部,每年推动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1万余件,进一步释放“红色引擎”动能。同时,整合多方资源,壮大队伍力量,让小区治理从“独角戏”向“大合唱”转变,让人与人联系得更加紧密,用心用情用力服务群众,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在“家门口”。(《宿迁日报》采访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