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宅基地变身“宅金田”群众、集体“双增收”

宅基地变身“宅金田”群众、集体“双增收”

发布日期: 2025-07-09 来源:宿迁网访问量:【字体:

盛夏时节,在泗洪县金锁镇,空气中氤氲着艾草的清香。近年来,金锁镇创新“宅金田”模式,盘活群众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大力发展艾草种植产业。如今,艾草田内的艾草蓬勃生长,不仅扮靓了乡村环境,还带动群众、集体“双增收”。

所谓的“宅金田”,是金锁镇创新利用群众房前屋后的宅基地,将碎片化宅基地整合流转,发展艾草种植产业,实现规模化经营的模式。通过这种模式,金锁镇不仅根治了环境“脏乱差”的问题,还探索出了一条“土地生金”的产业振兴路。

7月4日,记者走进金锁镇河南社区,干净整洁的农房与翠绿的艾草田相映成趣。居民家门口曾经堆满杂物的闲置土地上,如今长满了艾草。居民王辉熟练地拔除杂草,他笑着告诉记者:“每年在艾草田里工作3个月,就可以增收近万元。”

如今,在金锁镇河南社区,像王辉这样在家门口从事艾草种植的居民大约有100人。“目前,河南社区有205亩艾草田,一年收三茬。今年以来,河南社区集体经济增收32万元。”河南社区党支部书记杨乐高兴地说。

“宅金田”这个充满希望的名字,正是对金锁镇创新利用闲置宅基地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生动诠释。金锁镇对自然村庄人居环境进行系统整治,对道路、水系、菜园等进行系统规划,在满足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将溢出的低质态土地由村集体租赁后,整治成集中连片的高质态土地资源,以“订单农业”为基础,通过集体自营、鼓励群众或社会主体入股等多种方式发展特色农业。

位于该镇的宿迁五月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每年可加工艾草7000吨。该公司负责人钱慧说:“虽然公司目前有占地面积2000多亩的艾草生产基地,但是远远不够。是‘宅金田’帮了大忙!”

目前,“宅金田”模式已在金锁镇的15个村(社区)推行,1120亩闲置土地实现统一流转。这些土地种上艾草后,每亩纯利润达1200元,每年可为村(社区)集体经济增收300万元,带动群众增收110万元。

金锁镇四级主任科员裴成炜表示,下一步,金锁镇将建设占地面积达5万平方米的艾草产业园,重点开发深加工产品与农文旅项目,计划在两年内引入10家深加工企业,打造完整的艾草产业链。(记者 丁国灿 见习记者 曹钰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