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网讯(记者 裴凌曼)从学校到乡村、从老师到基层干部、从“田头”走向“镜头”,沭阳县韩山镇戴山村党支部副书记杨小婷在不同角色的转变中,不断宣传家乡、助农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5月14日上午,杨小婷忙完村里的事务后,立刻赶往低收入农户孙云林的家中。孙云林一家今年种植了一些大蒜,但是大蒜收上来之后一直没找到销路,杨小婷打算去帮帮这家人。
据了解,杨小婷原本是一名小学英语老师,2017年,她辞去城里的工作,通过招考成了一名返乡兴村新村干。
“这里是我从小生长的地方,我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回到家乡、建设家乡,我有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杨小婷说,刚回村的时候,村里各项相关指标的排名都是倒数,看到家乡的发展滞后,她想尽自己的一份力,为乡亲们做点实事。
到村任职后,杨小婷深入田间地头、村民家中,了解村情民意。走访中,她得知村里的男孩小天赐被诊断出急性白血病急需手术费,她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并为其办理异地就医转诊手续,还想办法联系到小天赐就诊的医院和当地医保部门,确保小天赐在异地接受治疗也能获得必要的医疗保障。在杨小婷的努力下,小天赐成功申报了2万元的大病救助资金,及时缓解了小天赐家的经济压力。
“以前和学生在一起,现在和村民在一起,只有了解他们真实的需求,才能更好地融入他们,帮助他们。”杨小婷说。
几年来,杨小婷把在教师岗位积累的经验运用到村庄治理中,也融入家长里短中,并在这一过程中寻找乡村发展的突破口。于是,和村民交朋友、拉家常,入户宣传政策,调解矛盾纠纷、深入走访调查也成了杨小婷的日常。然而,比起这些,杨小婷更希望家乡这片土地上丰富的农产品和独特的风土人情能让更多人看到,于是她和同事在工作之余拍起了短视频。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刷短视频的时候,看到一些创意类的视频特别火,点赞量和评论量都非常高,我就突然想到,能不能把这种元素融入对家乡的宣传里呢?于是我就和同事们一起商量共创宣传视频,大家都觉得可以,决定试一试。”杨小婷说,拍摄短视频需要大家一起参与,从写剧本、找拍摄场地,再到出演角色,每个人都干劲十足,这种齐心协力为家乡发展而努力的感觉特别好,在这个过程中,感觉和村民的关系也更紧密了。
广袤的田野,蕴藏着无限的机遇与希望,年轻人的归来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他们把村里的农产品展示在镜头前,还把农民劳作的场景真实地记录下来,收获一众好评。
“如大蒜、蜜薯、蔬菜等村民种植出来的农产品都在直播间卖过。”杨小婷说,从一开始农产品销售困难,到现在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的方式不断增加农产品的订单量,乡亲们的收入明显增加了,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以前总觉得宣传家乡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通过短视频这个新方式,我们成功地让家乡被更多人看到。”杨小婷告诉记者,这一过程中她最大的感受就是,只要肯创新、肯努力,办法总比困难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管遇到什么难题,只要积极探索、勇于尝试,就一定能找到解决办法,把家乡建设得越来越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