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儿童乐园内,孩子们开心地荡着秋千;图书馆中,各种各样的儿童读物吸引孩子们沉浸式阅读;儿童早期发展活动中心里,别开生面的集体生日派对上充满欢声笑语……
“爱幼”是传统美德,也是评价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自2022年起,宿迁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因地制宜启动儿童友好空间试点建设,涵盖教育、娱乐、社区服务等多个领域。截至目前,宿迁已建成56个儿童友好空间试点及138处特色点位。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联合印发通知,公布了第四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宿迁成功入选。
强化顶层设计
厚植儿童友好根基
日前,在宿城区龙河镇罗圩儿童早期发展活动中心内,一场别开生面的集体生日派对正在举行。抓周、过“聪明门”、敲“启智锣”,孩子们在养育师的带领下,过了一个“国风生日”。
“我们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让儿童拥有仪式感的同时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促进他们在社会情感方面健康成长。”养育师朱利媛告诉记者,中心服务周边11个村,目前在档儿童42人。中心每月除了常态化开展集体游戏、集体故事会、集体音乐会、集体生日派对等主题活动外,还设置了“一对一”亲子游戏课程、“一对一”亲子阅读课程,在互动中激发孩子们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目前,宿迁共有0至3岁儿童14.3万人,其中生活在农村地区的有5.7万人。农村地区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普遍面临资源投入有限、覆盖面不足、服务形式单一等问题。
2023年4月,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支持宿迁实施慧育希望项目,投资900万元在宿迁农村地区建设10个儿童早期发展活动中心,通过培育本土养育师队伍,为0至3岁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公益性、专业化的养育指导服务,强化家长科学育儿观念,助力乡村儿童健康成长。截至目前,慧育希望项目开展“一对一”亲子课程20063节、集体活动876场次,累计服务时长34518小时,常态化为1500多名0至3岁儿童及其家长提供科学早教指导服务,累计服务超6万人次。
此外,宿迁还积极推进家庭家教家风“个十百千”计划、家庭教育“蒲公英”计划、“三全”社区家庭教育支持行动……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各类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点1423个,累计举办家庭教育公益课堂2600余场,以“小家”的幸福映射城市的幸福。
宿迁系统构建多维度的儿童友好政策体系,把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写入“十四五”规划,连续四年将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写入市委、市政府“1号文件”并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出台相关政策文件70余项,涉及未成年人保护、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关爱、婴幼儿照护、学生假期托管服务等方面,持续健全完善覆盖儿童成长全周期的政策体系。
聚焦“一米视角”
提升儿童友好品质
在宿迁首个儿童友好试点小区——隆城世嘉小区,随处可见的儿童友好元素彰显着城市的温度。
隆城世嘉小区在实施适儿化改造过程中聚焦“一米视角”:小区的草坪、广场上设有各类儿童娱乐设施;儿童娱乐广场、儿童图书室等场所,让整个小区充满了童趣和亲和力……
“'一米视角’是指孩子们的视角。”宿城区项里街道永阳社区妇联主席王钰说,“通过'一米视角’,我们先后建设了游乐场、小广场等专属于孩子们的'舞台’,以此激发儿童的潜能,增强儿童的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
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体现在宿迁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
宿迁先后出台儿童友好社区、儿童友好学校、儿童友好公园、儿童友好医院、儿童友好图书馆等建设指引文件,规范指导适儿化改造;将适儿化改造融入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增设儿童游憩活动设施、儿童友好标识,更新维护儿童公共设施,优化空间设计……
截至目前,宿迁公共图书馆有少儿文献近22万册,乡镇(街道)、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部设立儿童阅览室或儿童专用书架;宿迁实施医院、学校、社区、公园适儿化改造,用心设计奇趣玩具屋、迷你户外小农场等138处儿童友好点位,为儿童构建安全、有趣、适宜的活动空间。
优化服务体系
构建儿童友好空间
记者在市区一家儿童阅读中心内看到,这里不仅有2万多册儿童读物,还有卡通抱枕、多彩墙绘、读书角等。不仅如此,藏书区、阅读区、新书推荐区、书写区……独特的分区设计,营造了浓厚的儿童友好氛围。
以儿童的喜好为出发点,让儿童畅快地表达情感。宿迁将儿童参与作为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特色行动,不断完善儿童参与机制,成立“我是宿迁小公民”各级各类儿童观察团37个,打造“让爱'童’行 共建宿迁儿童友好城市”儿童参与工作品牌。同时,宿迁组织开展“庆'六一’”“城市点亮未来”“儿童参与 让城市更友好”等主题活动,吸引全市16.2万名儿童参加亲子运动会、“城市探馆”等社会实践活动1100余场次,让儿童探索发现城市的美好,引导儿童全方位参与城市社会生活。
如今,在宿迁的大街小巷,各类儿童设施一应俱全,非遗课堂、手工体验、文化教学等社会服务比比皆是。“孩子在小区附近就能参加各种特色活动,因此愿意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市民贾先生说。
为了全面优化儿童服务体系,宿迁先后实施儿童友好10件实事,兴办惠及儿童民生实事60余件。如今,宿迁的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始终保持100%;2.4万名困境儿童被纳入低保救助范围,131万名儿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率达100%;建成各级各类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103个,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成率达90%,全市配备100名儿童督导员、1408名儿童主任,儿童关爱服务的“幸福圈”不断扩大。
对儿童友好就是对城市的未来友好,宿迁用心、用情为儿童成长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我们将继续坚持儿童优先原则,持续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增强儿童健康、儿童教育等公共服务供给的可及性和公平性,为全市广大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刘娟说。(记者 吴兆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