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安全关乎千家万户,民生工程彰显为民初心。近年来,宿迁以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试点建设为契机,聚焦软件、硬件双提升,推动建、管双促进,通过政企双向发力,切实保障城市燃气安全、稳定供应。
截至目前,宿迁已累计完成160公里燃气管道更新改造任务,在实现燃气老化管道和“带病运行”管道“清零”的同时,从场站、管线、用户三个方面入手,深入推进燃气全流程、全环节、全链条信息监管,推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和企业自建系统在功能上交互对接、在数据上共享互通。
燃气管道更新改造
坚决防止“带病运行”
近日,记者在宿城区项里街道隆城盘谷小区看到,一根根崭新的燃气立管从地面延伸至楼顶,工人站在吊篮内,为燃气立管刷上专用油漆。据了解,隆城盘谷小区的燃气管道更新改造工程目前已完成工程总量的70%。
“生锈的燃气管道有漏气风险,我每次用气都提心吊胆。现在,整栋楼的管道都更换了,我心里踏实多了。”居民邓长珍说,燃气立管的安装,不仅提升了安全性,在家做饭、烧水的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建于2013年的隆城盘谷小区,燃气管道使用时间已超过10年,很多室内管道锈蚀严重,还出现过燃气泄漏现象。宿迁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从今年2月起投入200多万元,逐步将该小区的室内燃气管道统一更换为室外燃气立管。
“隆城盘谷小区居民用户总数为1724户,目前我们已经完成1300户燃气立管的安装。”宿迁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安全副总监刘士刚说。
近年来,为全面提升燃气领域本质安全水平,宿迁组织相关单位和部门“地毯式”排查小区燃气立管、小区庭院管网、市政中压燃气管网,累计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141项,全面完成160公里燃气管道更新改造任务,实现燃气管道“带病运行”问题“动态清零”。
燃气管道智慧监管
赋能城市“气脉”安全
除了硬件设施的更新改造,智慧化监管也是保障燃气安全的关键。走进宿迁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调度中心,一块巨大的显示屏映入眼帘。据了解,这里接入了宿迁市城市生命线燃气监管系统,能够实时了解燃气巡检人员的工作量和巡检轨迹,监测全市各个区域燃气设备、燃气管网、燃气场站的各种信息。
纵横交错的燃气管网如同城市“气脉”,源源不断地为经济发展注入能量,同时也点亮了“万家烟火”。在宿迁的各个角落,百余套智能监测设备星罗棋布,将实时信息同步于此,如同哨兵般保障整座城市的燃气安全。
宿迁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生产运营部经理周玉龙介绍,在这些智能监测设备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管网哨兵”,一种激光型智能阀井监测设备,具有多种预警功能,包括防止外力破坏的施工震动预警、监测积水水位的液位预警、全程导航跟踪位置变化的位移预警、防止被盗的井盖异动感知预警等。当设备发现异常时,会立即触发报警器,辅助巡检人员快速处理,以智慧科技赋能城市“气脉”安全。
“管网哨兵”不仅是一套智能监测设备,更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生动实践。“目前,我们已建成覆盖全市的燃气智能监管网络,累计安装256个智能阀井、138套智能标志桩、10台‘管网哨兵’地下空间监测设备,同时对全市1828个商业用户天然气报警器进行更新改造。”周玉龙说。
及时响应预警指令
高效排除安全隐患
当天中午,烈日炎炎。在宿城区古黄河雄壮河湾公园内的一处草坪上,两名身穿工作服的维修人员挥汗如雨,用仪器检测智能阀井内的异常气体。原来,由于近期气温高、雨水多,阀井内堆积了大量淤泥,所产生的沼气达到一定浓度后,触发了调度中心的报警器。
“在接到调度中心指令后,我们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用燃气检测仪对阀室检漏。经检测,阀室内气体浓度为600ppm。随后,我们又用乙烷分析仪对可燃气体进行分析,并未发现乙烷浓度,所以排除天然气泄漏的可能性。”宿迁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抢修班班长张雷杰说,他们还通过防爆轴流风机在阀井周围进行长时间通风,同时上报附近的街道办事处,建议他们对阀井内泥沙作清淤处理。
据了解,今年我市还将对燃气监测设备进行全方位升级,在全市试点运行燃气工业AI机器人方舱系统,辅助巡检人员快速处置,让燃气管网更“聪明”、让运营维护更高效。相关设备安装在智能阀井等地下空间,依托物联网平台,实时采集燃气管网泄漏、压力、温度等数据。维修人员在手机上即可实现秒级远程控制,对城市地下燃气管网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全生命周期管理,进一步提高燃气管网运行维护效率,确保应急抢修不停气,保障人民群众用气更加安全稳定。
“我们将持续深入推进燃气全流程、全要素、全环节、信息化监管,建立燃气安全隐患‘发现—交办—处置—反馈’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燃气问题发现的精准性和时效性。目前,我们的整体工作效率较之前相比已提升60%。”市燃气服务中心党支部副书记王峰说。(记者 张浩 见习记者 张欣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