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深耕乡村“土特产” 打好振兴“特色牌”

深耕乡村“土特产” 打好振兴“特色牌”

发布日期: 2025-07-24 来源:宿迁网访问量:【字体:

宿迁网(记者 骆伯玮 张圣雪)农业品牌建设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去年,宿迁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型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提出实施品牌打造促进行动,加强品牌营销推广,加快将本土农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今年以来,宿迁积极引导各地依托不同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培育一批独具地域特色、承载文化内涵的乡土特色产品,打造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形成“品牌拉动资源集聚、品牌带动产业提质、品牌赋能乡村振兴”的良性循环,力争全年农业主导产业群链综合产值超1200亿元。

719日,笔者来到宿城区陈集镇葡萄产业园,一串串晶莹饱满的葡萄挂满枝头,种植户与农技人员正在查看葡萄长势情况并交流管护要点。

“陈集镇葡萄依托特定的土壤、气候条件和标准化种植技术,在果形、口感等方面皆为上乘品质,市场销量和品牌认可度逐年提升,产品远销俄罗斯、越南等国家。”宿城区陈集镇葡萄产业园负责人王继成说。

回顾发展历程,陈集镇葡萄曾面临种植户分散经营、销售渠道单一等难题。2012年,陈集镇创新采用“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推进葡萄种植规模化,种植“阳光玫瑰”“巨玫瑰”“醉金香”等10余个特色葡萄品种,形成了“主导品种引领、特色品种补充”的品种结构。在销售端,陈集镇通过拓展社区团购、直播电商等新渠道,整合冷链资源,实现错峰销售,构建从“田间地头”到“终端货架”的全链条流通体系,切实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

2020年,“陈集葡萄”顺利通过国家级专家评审,成为江苏省首个葡萄类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2023年,陈集镇成功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2024年,陈集镇农产品(葡萄)基地被授予“江苏省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称号……目前,陈集镇葡萄种植面积超过6000亩,全镇年产鲜食葡萄1000余万公斤,辐射带动2100余名农民增收,全产业链综合年产值近6亿元。从“小果园”到“大产业”,陈集镇持续推进品牌建设,用一串串葡萄“串”起了一条“富民大道”,打造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动产业提质增效的“强劲引擎”。

宿城区陈集镇葡萄产业园的成功,是宿迁“土特产”品牌化发展的生动注脚。无独有偶,近年来,泗洪县以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协同机制,持续扩容泗洪大米的品牌矩阵。据悉,依据品牌价值评价有关国家标准,经过专家评审、技术机构测算、品牌评价发布工作委员会审定,泗洪大米的品牌强度为840,品牌价值超14亿元。

在位于泗洪县的江苏苏北粮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北粮油”)生产车间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金黄的稻谷经过脱壳、筛选、抛光等工序蜕变为精米,再经过灌装、封袋、分装、发货等环节销往全国各地。

“今年4月,‘蟹园’牌大米荣获第十五届IGPE中国国际粮油产业博览会金奖。‘蟹园’牌大米是我们的爆款产品,仅2024年的销售额就接近5亿元。”苏北粮油董事长兼总经理赵冬冬说,作为首批获得“宿有千香”品牌授权的企业,苏北粮油拥有“大米加工、粮食仓储贸易、深加工产品”三大板块业务,通过建立“蟹园生态鲜米溯源系统”,不断加强水稻良种繁育,为消费者带来优质、美味的大米。

近年来,泗洪县培育了“上塘贡米”“家缘大米”等品牌20个,拥有稻米加工企业40余家,集种植、收购、深加工等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优质稻米品牌效益逐渐显现。

截至目前,宿迁已拥有“泗阳白酥梨”“八集小花生”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24个,“沭阳钱集老鹅”“泗阳新袁羊肉”入选江苏省百道乡土地标菜名单。

“今年以来,我市通过挖掘‘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提高‘产’的效益,积极培育特色品牌。”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精准定位市场需求,推动农业从“品质优势”向“品牌优势”跨越,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