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在市湖滨新区,在宿城区上班。以前一路上红绿灯很多,通勤需要25分钟。现在通过迎宾大道,我的通勤时间缩短了一半!”日前,提起迎宾大道给工作和生活带来的便利,市民张女士高兴地说。
城市快速路作为现代交通体系的“核心动脉”,关乎城市能级的提升和民生福祉的改善。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市快速路网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宿迁中心城区已先后建成迎宾大道、上海路、洋河大道、北京路4条快速路,总里程达49公里;在建项目包括宿迁大道、酒都路2条快速路,总里程达20公里。随着一批交通项目的建成,主城区交通拥堵的问题得到极大缓解,道路通行效率显著提升。
快速路一端连着城市能级提升,一端连着民生需求。随着我市快速路网“二环十射”体系加速形成,道路安全、管理等问题也逐步显现。为此,今年6月25日,我市正式发布《宿迁市城市快速路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经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将于2025年12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市第一部关于城市快速路的地方性法规,对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保障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具有重要意义。
《条例》将重点解决城市快速路管理中的哪些具体问题呢?据介绍,《条例》立足宿迁实际,围绕城市快速路规划建设、管养维护、路政管理、应急保障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共二十一条。《条例》以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为核心目标,通过建立部门协同管理机制、科学划定城市快速路管理范围、规范城市快速路管护标准、明确城市快速路禁止行为等方式,有效解决城市快速路管理中的权责不清、标准不一等问题。
“宿迁首次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明确了‘政府统筹、部门协同、专业运营’的管理模式,明确市、县两级政府及交通运输、公安、城管等部门职责,避免交叉管理。”宿迁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城市快速路的养护维修,公安部门负责交通秩序维护,城管部门负责照明设施管理,多部门形成联动机制。《条例》要求,快速路规划同步建设应急基地、智能监测系统,并实行封闭管理,禁止行人、非机动车及低速车辆进入。针对恶劣天气,规定能见度低于50米时车辆必须驶离,从源头降低风险。划定快速路管理范围并设置醒目标志,养护作业避开高峰时段,减少对交通的影响。对擅自占用快速路、违规施工等行为设定处罚标准,违法进入快速路的行人或车辆将由公安部门处罚。
《条例》立足宿迁市“长三角北翼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定位,结合“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着力构建“环射结合、互联互通”的城市快速路网体系,提升中心城市交通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条例》以法治化手段规范城市快速路规划建设、养护运营和路政管理,有效破解城市组团间快速通勤瓶颈,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和空间结构优化。《条例》的出台,将推动我市城市快速路管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从“重建设”向“建管并重”转变,是落实交通强国战略的生动实践,也是提升城市竞争力、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制度创新。
宿迁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张大江表示,《条例》的出台,标志着宿迁市城市快速路管理步入规范化、法治化轨道,对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提升市民出行体验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宿迁将启动北京路西延、上海路东延等项目研究,进一步打通城市交通脉络。(记者 丁国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