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足球赛,何以成为展现城市文明风采的窗口?8月3日,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八轮,宿迁队对阵无锡队的赛场内外给出了答案。观众自觉维护环境卫生;“优选市集”里,文明之风拂面来;志愿者从高铁站到赛场无缝衔接、暖心服务……这些细节点滴汇聚,生动诠释了文明宿迁的深刻内涵,让城市文明风采在绿茵场内外精彩绽放。
场内,文明成为一种自觉
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八轮,宿迁队主场0∶1憾负无锡队。终场哨响,胜负已定,但绿茵场内的观众席,却悄然成为另一道动人的风景线。
赛后,看台内的一幕暖人心扉。当观众有序离场时,宿豫区延海应急救援队队员陈倩却留了下来。她的目光扫过空荡的看台,落在那些被遗忘的应援棒上,它们滚落在座椅下方,不易察觉。
陈倩默默弯下腰,仔细地将散落的应援棒一一拾起、归拢成堆,统一放到垃圾桶中。“维护赛场清洁,是我作为球迷的义务。”当晚暑气未消,陈倩一边擦拭额头的汗水,一边坚定地说,“虽然球队未能取胜,但我们的支持永不‘退场’!”
这份文明之光,也映照在一位小球迷身上。8岁的袁梓洋是宿迁人,但一直生活在南京。比赛前两天,他和父母特意从南京赶回宿迁,为家乡球队加油鼓劲。
赛后,袁梓洋紧紧握着手里的应援棒。“这些应援棒没用了,我要把它们丢进垃圾桶里。”袁梓洋认真地说。
文明之风,不仅在看台,更在幕后。无论主场还是客场,只要走进宿迁队的更衣室,总能看见同样的整洁有序。球员们自觉分工协作,投入清扫,有人俯身仔细擦拭桌面,有人弯腰认真拖洗地面。当这支队伍整装离开,留下的更衣室地面光洁如新,物品各归其位,不见一丝杂乱。
一场球赛,胜负之外,宿迁在赛场内外展现的文明素养,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这道文明之光,正照亮人心,引领城市向美而行。
场外,文明之风拂面来
8月3日,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八轮宿迁队主场迎战无锡队的比赛在宿迁梦之蓝·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场外备受瞩目的“优品市集”也再次亮相。90余户商家携精选好物前来,在球赛的热浪之外,为球迷编织了一场集消费、体验与文明观感于一体的周末盛宴。
市集内,美食区的香气率先引爆人气,宿迁本地特色小吃与外地风味美食一字排开,引得食客排起长队;本土文创产品展位上,人们驻足欣赏、动手体验,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而结合当天赛事设置的足球主题互动区,更是成为亲子家庭的打卡热点,欢呼声此起彼伏。
除了蒸腾的烟火气,“文明”二字如清风般悄然浸润市集的每个角落,本次现场投放了足量的垃圾桶,身着醒目红衣的志愿者身影穿梭不停。志愿者为外地球迷提供贴心服务,包括指路、捡起遗落的垃圾等,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文明的内涵。带儿子看球赛的市民张明深有感触:“环境清爽,服务贴心,孩子们玩得尽兴,大人也格外安心。”
比赛结束,当热闹散去时,文明清晰显现——许多摊位参展商并未立即离去,而是拿出自备的扫帚与垃圾袋,俯身细致清理自己“一亩三分地”的残余。参展商工作人员郭静认真擦拭着桌面:“球迷玩得开心,我们更要收得干净。人走路净,心里才踏实!”这无声的默契,让繁华落幕后的市集地面依然光洁如初。
当自觉俯身的身影代替了喧哗,当整洁的地面成为无需言说的默契,这场市集便以最日常却最郑重的姿态,为宿迁这座城市的文明写下了生动注脚。
多维保障织密赛事服务网
8月3日的宿迁,因“苏超”的到来洋溢着热烈氛围,而这份激情背后,是整座城市细致周密的保障网络在高效运转。从高铁站台到比赛场馆,从交通接驳到停车服务,宿迁以全方位的筹备工作,让球迷的观赛之旅既顺畅又暖心。
当日17时08分,载满球迷的高铁专列缓缓驶入高铁宿迁站,这趟列车是赛事保障的重要一环。6名志愿者早已在站台整装待命,专列刚停稳,他们便微笑着上前,指引球迷有序走向出站通道。出站通道内悬挂着“激情诠释热爱 文明展示风采”等主题横幅,精心设置的赛事打卡点前,不少球迷驻足拍照留念,瞬间拉近了与这座城市的距离。至晚间返程时段,高铁宿迁站专门开通的绿色通道持续发力,工作人员有序引导无锡球迷进站乘车,让他们的归途高效、顺畅。
“从高铁下车到入场看球,全程无缝衔接。”来自无锡的球迷韦先生点赞道。这背后,是宿迁交通集团的精心部署——在高铁宿迁站站前广场(上海路辅路),18辆定制公交整齐排列,每辆车都配备了一名志愿者。他们不仅负责引导球迷有序乘车、安放行李,还负责解答无锡球迷的相关问题。志愿者李女士介绍:“我们下午四点多就到岗做准备工作了,就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比赛结束后,我们还会在赛场外引导大家乘车,保障返程高效有序。”
停车难题的破解,同样体现着宿迁的服务温度。除了宿迁梦之蓝・奥体中心体育场自身的停车场,宿迁市新闻传媒中心、宿迁国际会展中心、宿迁市民活动中心等8处公共场所均临时开放,不仅提供免费停车服务,还配套设置了临时洗手间和指示牌。
从站台引导到公交接驳,从停车服务到志愿服务,宿迁用细致入微的筹备,让赛场激情与城市秩序达成了完美共生,向外界展现了一座文明城市的待客之道。(记者 倪家乐 见习记者 欧怡娜 云春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