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沭阳县南湖街道零工驿站内,45岁的张女士打开手机微信小程序轻点几下,当天第三单保洁活就“稳稳到手”了。“现在找活方便,手机上点一点就接到活了!”她笑着说。
传统零工找活常面临“马路蹲守、信息闭塞、权益难保障”等问题。为此,市人社局上线“速找活”智慧平台,打造“零工归宿”品牌,构建起线上线下融合、保障有力的零工就业新生态。平台自6月2日上线以来,累计访问量超8万人次,发布就业岗位12396个。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宿迁各地各部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主动担当作为,以靶向施策的实招破解民生难题,用雷厉风行的实干推动工作落地,靠可感可及的实绩检验学习教育成果。
“有了专家帮忙,今年咱们村的大米准能卖个好价钱!”近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专家团踏访宿城区王官集镇尹黄村,村民们围着专家问技术、话销路。
尹黄村的大米品质上乘,却因知名度不高,价格总上不去,村民们向副镇长陈杰吐露了销售难题。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党员干部的冲锋号。陈杰立即联系省委驻宿城区乡村振兴工作队,对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最终敲定品牌标识升级、包装焕新、稻田观光体验等合作。
“预计今年的种粮收入增加15%!”尹黄村党支部书记陈勇算起增收账,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上次团购的‘苏翠1号’梨口感细腻、风味浓郁,啥时候再开团?”顾客的追问里,藏着对“供销放心团”的认可。
为满足城区市民需求,畅通本地农产品销路,市供销总社依托宿迁供销农展中心,精选优质优价的农产品,联动企业、农场和种植大户,举办团购活动20余场,推动“宿有千香”产品进机关、企业、社区展销10余场,100余种特色农产品销量超5000公斤。
市档案馆推出“不见面查档”服务,提供移动端24小时查档服务,实现“即时查档、即时阅览、即时出证”,让“服务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截至目前,已服务1328人次,办理民生事项920余件,群众满意率达100%。
市交通集团聚焦民生痛点,加快完善出行服务设施,新增10个候车亭,更换市区1500个老化坐垫,维修115个候车亭亮化设施,淘汰58台老旧营运车辆,并推进公交监控中心升级改造,织密服务网络。
如何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效?宿迁各地各部门深入基层察民情、聚焦问题谋实策、提升效能转作风,精准破解民生痛点,系统疏通发展堵点,走稳走实高质量发展之路。
“这笔钱拨付及时、到账迅速,缓解了我们的研发资金压力。”江苏益元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近期获批300万元项目资金,企业技术负责人欣喜地说。
为了给科技企业创新发展注入“资金活水”,市科技局持续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明确“免申即享”“直达快享”两类政策清单,通过减少资金拨付环节、缩短资金兑付周期等举措推动惠企政策加速落地,年内预计兑现专项资金超过5000万元。
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开展“锻造模范机关·护航营商环境”专项行动,组织机关党组织与企业结对共建,截至目前已举办4期先锋助企“政策荟”活动,联合多部门对惠企政策进行解读,覆盖重点企业600余家,并实施61项“小切口”服务项目,培育形成党建惠企典型范例28个,实现机关服务与企业发展的“双向赋能”。
市发展改革委开发宿迁市信用修复“一键帮办”平台,推动服务从“企业找部门”转向部门主动帮办代办,已助力286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工作,高效破解企业信用修复难题。
市城管局印发《全市城管系统整治执法不规范问题工作方案》,排查整改问题7个;起草《宿迁市城市管理领域常见违法行为现场处置和执法工作指引》,推行“教育在先、轻微首违不罚”行政执法新模式,让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学习教育开展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宿迁各地、各部门将满意与否的“表决器”交到群众手中,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成效。
今年7月,持续高温少雨天气致使市湖滨新区皂河镇要武村近2000亩耕地严重干裂。市水利局闻“旱”而动,迅速组织人员抽水抗旱,让干裂的土地“喝”上了“救命水”。
今年二季度以来,面对491.2万亩农田的“渴”盼,宿迁各级水利部门拧成一股绳,架设1363台(套)临时机泵抽水抗旱,解决灌溉用水“最后一米”问题,累计调水22.13亿立方米,守住了农田的“生命线”。
“村里有些老树被虫蛀得厉害,万一砸伤人可怎么办?”“村口那盏路灯坏了半个月了,晚上黑灯瞎火的。”……面对群众“家门口的烦恼”,泗洪县临淮镇坚持开展“古镇夜话”活动,镇村干部和群众坐在小板凳上拉家常,当场敲定解决办法。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泗洪县大力开展“干部下沉 知情解难”行动,3800余名镇村干部下沉治理网格一线,4400余名在职党员化身“洪先锋”,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精准收集和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推动学习教育见行见效。
市洋河新区酒都名苑小区东侧道路原先是一条渣土路,路面坑洼不平,部分路段积水严重。经过改造,这条渣土路变成了沥青路,并且新增停车泊位28个,方便了周边居民出行。
“以前颠簸还堵车,现在道路平坦顺畅,停车位也多了,通勤时间缩短了10分钟。”酒都名苑小区居民李女士高兴地说。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洋河新区持续开展群众满意度提升专项行动,各级干部深入挂钩点走访调研131次,征求意见162条,破解民生难题102个,排定71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并通过定期开展跟踪回访实现群众参与度、满意度“双提升”。(记者 李文静 通讯员 王 灿 房远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