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泗阳县李口镇,有一个以烈士的名字命名的社区——其虎社区,社区内的公园被命名为其虎公园,因为这里是烈士魏其虎的长眠之地。对于其虎社区的居民而言,魏其虎这个名字早已融入血脉,承载着无尽的敬仰与怀念。8月4日,记者走进魏其虎烈士陵园,了解魏其虎烈士的一生。
魏其虎,1914年出生,泗阳县李口镇人。1940年至1941年间,泗阳县先后建立三块抗日民主根据地,魏其虎被任命为淮泗第二完小校长。他积极参与抗日活动,经常带学生上街宣传抗日,组织学生“站岗放哨查路条,募捐慰劳送情报”。1941年7月,魏其虎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调任淮泗县文教科督学。次年年初,他调任淮泗县吴集区区长。
在吴集,魏其虎面对日伪军的威胁,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他初到吴集,就被敌人当作庄稼汉抓去筑碉堡,他却借此机会了解敌情,并迅速组织民兵摧毁碉堡。他活跃于日伪军据点之间,屡建战功,“魏老虎”的名号在群众和敌人中广为流传。
1942年夏,面对日伪军的抢粮行为,魏其虎采取“智取”策略,将区队分成几个小队,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成功保卫了群众的粮食。1943年7月,魏其虎带领区联防队成员在赵庄被汉奸团包围,他凭借对地形的了解和巧妙的战术,成功击退了敌人。
1944年初,魏其虎升任吴集区委书记,同年7月又被提升为淮泗县副县长。之后,他调任淮宝县副县长兼独立大队总队长。解放战争期间,淮宝县经历了极为艰苦的“三出三进”斗争。1947年初,魏其虎在黄集遭敌人包围,他果断决定向白马湖转移,在抵抗中,魏其虎腿部中弹,他虽被其他战士掩藏在草垛中,但是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他坚持战斗,直至壮烈牺牲,年仅33岁。
1949年,中共泗阳县委、泗阳县人民政府在魏其虎家乡召开追悼大会,安葬烈士遗骸,赠“人民英雄”匾额与两副挽联,两副挽联分别是:“争民族解放勇敢顽强名不朽,为大众翻身临难不屈气常存”“坚持淮宝三出三进浔河战斗殉国难,努力革命百折不回泗阳故里悼忠魂”。
1981年,泗阳县人民政府为魏其虎烈士立碑。2011年,泗阳县人民政府安排重修烈士墓,更换烈士碑,并就地扩建了烈士陵园。
魏其虎烈士的生命虽然定格在33岁,但他的精神却穿越时空,历久弥新。铭记魏其虎,不仅是缅怀一位先烈,更是守护一段不容忘却的历史,传承一份融入血脉的家国情怀。(记者 倪家乐 通讯员 魏众 邱善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