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网讯(记者 颜靖尧 朱婉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我市从老年人需求出发,持续满足老年人不断增加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让老年人能够安心养老、幸福享老。近日,记者走访我市部分养老场所,感受宿迁如何让更多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耳穴压豆可以治疗失眠,能够疏通经络、调理脏腑……”5月14日上午9时许,在泗阳县城厢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不少老年人在此体验耳穴压豆。“耳朵酸酸麻麻的,做完感觉放松不少!”孙先生说。
据了解,该养老服务中心占地2000多平方米,于2024年5月投入使用。“考虑到辖区老年人的医养诉求,我们打造了这个养老服务中心,并引入了泗阳县中医院的专业力量。”城厢街道相关负责人丁点介绍。
记者注意到,该养老服务中心设置了长期护理区、老年日间活动区、医疗健康服务区等区域。“为了满足老年人的医养需求,我们组建了多学科专家团队,骨科、心内科、老年科等科室医生会定期入驻。同时,泗阳县城厢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还配备了5名护士、3名护理员。”该养老服务中心的主管护师徐艳介绍,他们创新打造了“中医诊疗+专病照护+院后康复”全链条服务模式,涵盖脑卒中护理等特色项目,实现“预防—治疗—康复”闭环管理。
今年96岁的徐翠华此前一直独居,到该养老服务中心体验后,便决定留在此处生活。“这里有个小菜园,我没事就去浇浇水、除除草。护理人员很贴心,我住得很舒心!”徐翠华说。
临近中午,该养老服务中心的老年食堂飘出了饭菜香。番茄炒蛋、干锅花菜等菜品被热气腾腾地摆放在桌面上。“以前一个人做饭麻烦,经常凑合吃,现在这边有了老年食堂,饭菜便宜又可口,日子舒心多了!”67岁的王先生笑着说。
小菜园内,老年人细心呵护西红柿、黄瓜;食堂内,老年人边享用午餐边聊天……这一幕幕温暖的场景,正是城厢街道创新养老服务的生动写照。
5月15日下午,在宿迁经开区古楚街道的宿迁亲宣颐养院,一群老年人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学起了手势舞,伴随着轻快的音乐,老人们的动作整齐划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据悉,宿迁亲宣颐养院于2023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是一家功能完善的专业性养老服务综合体,建筑面积达2400平方米,配备独立电梯、多功能餐厅、休闲娱乐室、健身锻炼场地,可“一站式”满足老人吃饭、医疗、娱乐等需求。
“目前,有60余位老人在我们这里长期生活。宿迁亲宣颐养院投入使用以来,还联合古楚街道打造了老年人助餐点、残疾人之家等,可为古楚街道的老年人、残疾人提供助餐服务、日间照料等。”宿迁亲宣颐养院负责人林莉介绍。
“现在我打个电话,就有人上门帮忙,可方便了。”今年82岁的沈宝兰独居在古楚街道的开源古楚名苑小区,她告诉记者,宿迁亲宣颐养院的工作人员为她上门安装了燃气报警器、生命体征监测仪等智能设施,如今,她足不出户便能享受到便捷的服务。
养老服务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期盼、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民生事项。近年来,我市围绕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构建了多类型、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格局。据悉,目前,我市共有养老机构152家、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28家、互助养老睦邻点121家、城乡老年助餐点83家。
居家养老的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是老年人关注的重点。去年,我市开展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运营管理专项排查整治行动。今年,我市还会进一步优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让老年人享受“身边、家边、周边”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接下来,我们将在促进养老机构服务提质、优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推进‘智慧养老’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2025年,我们计划完成适老化改造2200户、建成8家适老产品体验中心(店)、提升30个城市社区老年助餐点和30个示范性乡村级互助养老睦邻点的品质,不断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宿迁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