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暮色温柔覆盖苏北小城泗阳,褪去白日喧嚣,一个属于街巷的舞台才真正拉开帷幕。在众兴街道各社区球场上,灯光刺破傍晚的薄纱,映照出一个个匆忙转换身份的身影:白天在设备前精心操作的企业工人,此刻正灵活穿梭于对手之间;方才还在锅灶前颠勺的饭店老板,此时正奋然跃起争抢篮板;风尘仆仆的快递小哥换上鲜艳的球衣,在场上奔跑如风……
泗阳县众兴街道举办的首届“泗阳gaiBA”社区篮球联赛,于6月10日火热开赛。18支由274名非职业球员组成的球队,以纯粹的热爱为纽带,汇聚一堂,各显身手。参赛球员来自各行各业,企业员工121人、个体户26人、在校学生18人、其他居民109人;年龄跨度从17岁到60岁。他们在赛场上挥洒汗水、激情拼搏,篮球击地的声响化作夏夜最动人的节拍,更点燃了整座城市的热情——“泗阳gaiBA”以其难以抵挡的魅力,迅速破圈,风靡全城。
破壁:从“他们”的比赛到“我们”的狂欢
“泗阳gaiBA”的独特魅力,彻底击碎了旁观者与参与者的无形壁垒。球员就来自街巷烟火深处,与观众血脉相连。工人、小店主、企业职员、快递员……看!他们就是邻家那个勤奋的叔叔、巷口热情的大哥、楼上青涩的弟弟。当熟悉的街坊邻居在球场上奋力拼抢,每一次精彩的突破或顽强的防守,总能引发全场发自肺腑的欢呼——那不是对遥远明星的仰望,而是对身边“自己人”成就的骄傲与共鸣。
18支球队以社区为名而战,“西湖社区”“东光社区”这些名字不仅印在球员们胸前,更承载着他们的归属感与荣誉感。社区干部亲自担任“社区领队”,化身球队的“后勤队长”与“啦啦队领队”,组织训练、协调保障、带领助威,全队团结拼搏,为社区荣誉而战。
比赛日俨然成为名副其实的“社区节日”。居民们自带小马扎,摇着蒲扇,将球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为自家社区队呐喊助威的声浪此起彼伏。中场休息时,街坊邻里在灯光下分享着冰镇西瓜、特色小吃,热烈点评着刚才的精彩瞬间,久违的谈笑声在球场周围萦绕。社区书记感慨道:“以往社区开展活动,我们走街串巷宣传邀请也难聚齐这么多人。没想到现在仅凭一个小小的篮球,一场球赛,大家就自发聚拢来了,心也紧紧连在了一起。”
追光:平凡英雄的闪耀时刻
在“泗阳gaiBA”的舞台上,聚光灯慷慨地照亮了每一个平凡的奋斗者,赋予他们超越日常的高光时刻。
刚满18岁的倪昌瑞,用行动诠释了青春的另一种可能。高考结束的铃声仿佛是他冲向球场的发令枪。不久前,他刚收到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录取信息,脸上的自豪还未褪去。备战高考期间,他就得知首届“泗阳gaiBA”联赛即将开赛的消息,这份期待被他默默藏在心底。一考完,他立刻加入了“前进社区”球队。
初登赛场,实战经验的匮乏让他失误频频,接连丢球。失落感悄然爬上心头,但社区邻里们此起彼伏的加油声、真诚的鼓励,瞬间温暖了他。这份来自市井的温情,成为了他最坚实的后盾。他越战越勇,眼神愈发坚毅,如今已成长为球队不可或缺的核心。篮球场上的每一次喝彩,都化作了他在社区生活中收获的尊重与归属感。
在运河社区,35岁的快餐店老板张晖,是球队当之无愧的灵魂人物。生活忙碌,却从未冷却他对篮球的赤诚。每天店门落下,便是“小晖哥”篮球俱乐部亮起灯火的时刻。这支由他名字命名的队伍,成员们默契十足,众志成城,在泗阳篮球圈战绩斐然。“是热爱让我们走到一起。现在,这份热爱又让我们俱乐部的17名球员,分别代表各自的社区球队出征!”张晖的话语中充满自豪。
身高1米90的蔡登春,正是“小晖哥”俱乐部的一员,如今作为相文社区的主力球员驰骋赛场。这位30岁的年轻人,谈起自己的专业与职业,带着独特的幽默:“大学学的是音乐,现在学校教的是体育,但骨子里最爱的,还是篮球!”篮球的魅力,一旦全情投入,便能释放出无穷魔力,连接起不同的人生轨迹,点燃共同的激情。颜习寒、石金鑫、赵明……还有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同样拼出了自己的光彩!
“泗阳gaiBA”线上线下同样精彩,“泗阳gaiBA”短视频平台账号在注册一天内,收获超1.1万人关注,发布视频播放次数突破2万次,首次直播比赛直播间人数700余人,获得近6000次点赞。这些平凡人的高光时刻,经由短视频平台的快速传播,产生了奇妙的连锁反应。“饭馆老板的梦幻脚步”“工人爸爸的绝地反击”等话题在本地社交圈持续发酵。屏幕前的观众在这些“身边英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投射了自己的期待。“泗阳gaiBA”的流量密码,正是源于这份真实可触的共情力。一位网友留言:“看他们打球,就像看我们自己的人生——未必华丽,但足够拼,也足够燃!”
共生:小球转动大治理
“泗阳gaiBA”的深远意义,早已超出了体育竞技本身。它像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荡起基层治理创新的层层涟漪,展现出体育作为社会“黏合剂”与“催化剂”的澎湃力量。
篮球架下,自发形成新秩序空间。赛场内外,居民自治的热情被空前激发。社区老党员主动组成“文明观赛劝导队”,维护秩序;沿街商铺自觉协商,规范停车;资深球迷义务担任现场解说,普及规则……一种基于共同爱好和目标的自组织、自管理、自服务模式在球场周边悄然生长。
体育的“搭台效应”,有效催化社区经济微循环。球场周边的人气爆棚,直接转化为小商圈的经济活力。卖冷饮冰棍的小推车生意翻番;附近烧烤摊夜宵时段座无虚席。一家便利店老板笑言:“比赛日营业额能顶平时三天!比过节还热闹。”体育带来的“流量”,正在实打实地滋养着社区的烟火气与生命力。
“泗阳gaiBA”的成功实践,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新思路。众兴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振华在观看比赛后深有感触:“群众并非不关心社区事务,关键在于找到他们真正感兴趣、能参与的载体。篮球联赛这样的活动,让治理主体回归居民本身,实现了从‘被动管理’向‘主动参与’的转变。”下一步,街道计划将“泗阳gaiBA”品牌化运作,并将这一模式拓展至更多领域,寻找社区更多领域不同的“能人”,支持居民在社区共治共享中发挥更大作用。
夜幕下,微风袭来,球场上的博弈渐入佳境。双方球员的每一个精彩瞬间,都会引来观众们的呐喊助威,人与球共同编织的壮阔声浪,在晚风中汇聚成泗阳夜晚最炽热的脉搏。这份炽热属于每一个热爱生活、拥抱邻里的普通人。“泗阳gaiBA”,期待你的参与,有你将会更精彩!(记者 史向华 通讯员 黄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