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文明路,温暖满城春。以小区“宠物公厕”巧解治理难题,以“潮汐摊位”促“烟火气”与文明共生,以“社志融合”激活社区治理新活力……近年来,宿迁执创新之笔,绘就一幅幅民生幸福画卷,用细腻入微的“绣花功夫”,将文明种子播撒到城市每个角落,让“文明润城”的答卷浸润温情。
宠物与文明同行
“‘宠物公厕’对养宠人太友好了!”“遛狗省心多了!”7月8日,宿城区幸福街道锦绣怡园小区内,几位居民牵着宠物狗对记者说。循指引望去,角落几处精巧的“宠物公厕”尤为醒目。
这些由约20平方米边角地改造的“宠物公厕”,配有低矮围栏与松软沙土区。该小区物业公司负责人蔡同琳坦言:“这不仅是增设设施,更是文明升级的关键举措。不仅能集中处理宠物粪便,维护健康环境,也为养宠居民提供体面规范之策,共筑小区和谐。”
文明细节持续延伸。2025年2月15日,“猫狗购”宠物便利店落户宿迁电商产业园。店内货架琳琅满目,冻干零食、趣味玩具、智能饮水机、专业驱虫药……分类清晰,井然有序。
该店既支持全渠道比价、买贵补差价,又推出同城小时达配送,让顾客足不出户尽享便捷购物。
从“宠物公厕”巧解治理之忧,到“猫狗购”提供一站式保障服务……宿迁借务实而温暖的创新,持续拓展“宠物友好”版图,提升服务温度。
“潮汐摊位”让“烟火气”与“文明风”共生
7月8日17时,市洋河新区米市南路渐趋热闹。农户薛梅在“潮汐便民摊点”支起摊位,案台整齐码放现摘的黄瓜、番茄。刚刚开张,市民便络绎选购。相邻的豆制品、西瓜摊点相继营业,市民李钧路过,顺手买了小白菜与西红柿。
“以前‘打游击’,现在定点经营,对农户很友好。”薛梅笑言。此处距家近,每日早晚市出摊,收入颇丰。
市洋河新区在华地万象商业街、米市南路设“潮汐便民摊点”,实行“定时定点定范围”管理。华地万象商业街经营时段为每日17时至22时,主营特色小吃、文创产品等;米市南路则为6时至9时和17时至22时,经营早晚餐、农副产品及时令蔬果。
泗阳县城管局双管齐下,严格推行《潮汐便民疏导点设置管理导则》,在居民区布局21处“潮汐瓜果驿站”,实施“早市晚收”弹性管理;推出“三免两优先”暖心政策(免收摊位费、卫生费、占道费,优先帮扶特殊群体),日均惠及瓜农200余户;统一实行“四角定位+白线划区”标准,配公示牌、分类桶,落实“摊走地净”责任制。
潮起潮落间,小摊位在规范中生长,“烟火气”与“文明风”并肩前行,书写着暖心执法的“民生答卷”。
“社志融合”绘就社区文明新图景
7月8日下午,记者走进宿城区幸福街道矿山社区,2000余平方米的综合服务中心内,志愿服务站、红色议事厅、社会组织办公区等功能区域运转高效。作为江苏省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项目的实践阵地,矿山社区以“社志融合”的创新实践,绘制出文明建设的鲜活画卷。
矿山社区创新推行的“1+1+N”先锋服务队伍组建机制,如同精密齿轮,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效率。社区整合专业社工力量,培育出6支特色志愿服务队,形成专业引领与群众参与的有机整体。“5名优秀志愿者进入小区党支部,11人投身物业公司的管理工作,13人担任楼栋长。”矿山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本土人才如同文明种子,在社区土壤中生根发芽,带动更多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专业能力的提升,则为服务注入更深厚的文明底蕴。矿山社区聚焦社工人才建设与志愿者能力升级,通过考证培训、技能实训等举措,推动服务从“热情驱动”向“专业引领”转型。如今,专业社工的精准策划与志愿者的热忱服务形成完美互补:在“党群微家”,社工设计的老年心理疏导课程搭配志愿者的贴心陪伴,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在应急演练现场,蓝天救援队的专业指导结合居民志愿者的积极参与,让安全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这种“专业+志愿”的合力,让服务既有温度又有精度,成为文明建设的坚实支撑。
而“矿山学堂”的持续运转,更让“社志融合”的文明价值具象化。社工团队通过“大走访”精准把握居民需求,每周开设各类少儿课程与成人课程,凝聚教育共识。当孩子们的读书声、老人们的欢笑声、邻里间的互助声在社区回荡,文明已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可感可触的生活场景,融入社区肌理。(记者 倪家乐 见习记者 欧怡娜 云春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