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宿迁,总有一些扎根大地的普通人,以最质朴的方式浇筑着城市文明的基石。从他们既平凡又非凡的事迹中,人们深刻感受到坚韧不拔的意志、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近日,记者走访部分典型人物,记录他们的感人故事。
蒋卫华:“飞檐走壁”勇救女孩
2024年3月13日,市民蒋卫华路过宿城区隆城盘谷小区时,发现一名女孩被困在高楼的悬檐上,不时探头向下张望,随时都有坠落的风险。
由于女孩所在楼层无人应答,蒋卫华只能从较远的窗户翻出,沿着狭窄的悬檐前行。“我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赶紧救人。”蒋卫华说。
悬檐的宽度最多只有50厘米,蒋卫华曾一度踩空,但他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冷静的判断,及时调整姿势,继续向前。
终于,蒋卫华成功接近了女孩,并在关键时刻一把抓住了女孩的衣服。随后,蒋卫华将女孩安全送入室内,直到确认女孩安全后,他才松了一口气。
当蒋卫华从窗户翻回室内时,女孩的母亲和警察已经赶到。女孩的母亲激动不已,抱着女孩向蒋卫华表示感谢。蒋卫华则表示:“这是我应该做的。”事后,女孩的奶奶通过派出所联系蒋卫华,希望当面致谢,但被蒋卫华婉言谢绝。
2024年11月,蒋卫华获评见义勇为类“中国好人”。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肯定,更是对所有见义勇为者的致敬。蒋卫华的事迹让人们看到了普通人在关键时刻所展现出的非凡勇气和无私精神,为社会传递了正能量。
顾春洋:温情守护独居老人
在宿城区银河花园小区,每当提起“小顾”,张秀珍老人的眼中总是闪烁着感激的光芒。这位被亲切地称为“小顾”的人,正是宿城区消防救援大队太湖路消防救援站特勤分队的分队长顾春洋。
张秀珍今年已78岁,丈夫离世。幸运的是,她遇到了好邻居顾春洋。自2019年起,顾春洋便时常登门探望,每次到访都不忘带些生活必需品,从新鲜的蔬菜水果到实用的家用电器,无一不体现出他的细心与关怀。“每次去张阿姨家,我都会留意她缺少什么,然后尽量帮她补齐。”顾春洋说,自己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每逢佳节,顾春洋还会与同事一同为老人送去面粉、鸡蛋等节日礼物,准备热腾腾的饭菜,让老人能够度过一个温馨舒适的节日。顾春洋的善举不仅温暖了张秀珍老人的心,也深深感动了周围的人。
除了对邻居的关怀备至,顾春洋在工作中同样表现出色。面对重大灾害事故,他总是毫不畏惧、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消防救援人员的责任与担当。自2009年12月投身消防救援事业以来,他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了多项荣誉:2020年7月,被评为“宿迁市消防救援队伍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2022年、2023年均被宿迁市消防救援支队评为“优秀消防员”……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顾春洋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温暖更多的人。
郝春霞:跨越山海为“重逢”
2025年4月3日,在宿豫区的宿北大战烈士陵园内,很多人见证了一场“跨越时空的重逢”,这场“重逢”的背后,是郝春霞历时数月的奔波。
郝春霞,原是山东菏泽人,随丈夫来到泗阳,定居在泗阳县爱园镇晏钱村。郝春霞是个闲不住的人,只要有点空闲时间,她就去当志愿者,只要是能帮助别人的事情,郝春霞都愿意做。“帮助别人,自己也会收获快乐!”郝春霞总是这样笑着说。
一个偶然的机会,郝春霞在志愿者微信群里看到了一则令人心酸的寻亲信息。“之后我前往宿北大战遗址公园,看着那些刻在英烈墙上的烈士名字,得知他们中的一些人还没有被亲属找到,就在那一刻,我决定为烈士寻亲。”郝春霞说。
从那天起,郝春霞的生活轨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或埋头于资料中寻找烈士信息,或走访各个村子,寻找烈士亲属的住址。“刚开始的时候,我确实不知道从何下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摸索出了门道。网络、电话,只要能想到的办法,我都会去尝试。”郝春霞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年来,郝春霞已经成功为300余名烈士找到了亲人。
“每一次的重逢,都让我既难过又开心。我深知自己所做之事微不足道,但正是这些点滴汇聚,成就了越来越多的团圆,这或许正是我坚持的意义。”郝春霞说,自己会一直行走在帮助烈士“回家”的道路上,让烈士之魂得以安息,让亲情得以延续,让爱与希望永远传递。(记者 倪家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